峰起云泳|溯源海派艺术的精神
更新时间:2025-03-19 15:31 浏览量:5
19世纪中叶上海开埠之后,经济社会迅速繁盛,吸引大批画家云集上海,“自海禁一开,贸易之盛,无过上海一隅。而以砚田为生者,亦皆于而来,侨居卖画”。他们把诗书画一体的文人画和市井生活的民间美术结合起来,又从刚健雄强的金石艺术中汲取养分,以普罗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塑造出雅俗共赏的艺术新风貌,被后世称为“海派艺术”。海派艺术在我国近现代美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代表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品格。
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吴湖帆等我国本土的近现代海派艺术大师,在借古开新、中西兼容、雅俗共赏之中,开创出独特的艺术叙述模式和文化思考语境,体现出东西方艺术的交流与融合,以及海派艺术兼容并蓄与包容开放的态度。林风眠、刘海粟、吴大羽、倪贻德等游学欧美的近现代海派艺术大师,在现代主义美学的影响下,依托专业美术院校和艺术团体,构建起海派艺术的时代标程,他们从教学实习和创作研究,全面拓展出我国近现代美术发展的纵深格局。
海派艺术的精神体现于:第一是融合中西,既吸取了我国传统艺术的文化精髓,又借鉴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技法,将东西方艺术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第二是反映现实,在创作中注重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变革,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是我国美术发展史上的一股清流。第三是大胆创新,以透视、色彩、线条等手法创造出生动真实的画面感,既保留了我国传统艺术中的金石韵味,又融合了西方现代艺术中的光影效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装饰风格。
开埠后的上海宛如温暖的港湾,滋养着一批又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艺术家。进入20世纪后,海派艺术的范围逐渐从绘画领域扩散到戏曲、文学、音乐、电影、美术教育等领域,乃至社会风尚、生活方式、言谈举止等,于是有了“海派文化”的概念,进而成为上海的文化主流。海派文化是在传统江南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开埠后传入上海的近现代工业文明而逐步形成,既有中华文明的古典雅致,又有工业文明的现代时尚。
上海自开埠以来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这使得海派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借鉴性,能够源源不断地吸收新元素,推陈出新。“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海派菜系”融合了全球各地的美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口味;“海派京剧”既保留了京剧的精华,又融入了上海的地方戏剧元素;“海派影视”以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不断推出具有国际水准的影视作品;“海派雕塑”在继承我国传统雕塑技艺的基础上,以不同风格、不同材质的特色形成了鲜明个性和精神实质……
雕塑是“立体的诗”、“动态的书”、“有形的音乐”,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雕塑以静默的姿态诉说着不同的故事,每一道线条、每一块肌理蕴含着无尽的情感与力量。雕塑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作为多维度的造型艺术,深刻地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变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作用。
二十世纪以来,生活和工作在上海的雕塑家既吸纳融合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华,又凭借国际化的视野探索,进而塑造出承载上海城市精神的艺术语言。海派雕塑成为海派艺术现代化的实体表现,在上海这座国际文化交融的大都市,以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海派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与上海这座城市的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进程中,海派雕塑为雕塑艺术融入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一代代雕塑家地不断探索,创造出众多全新的艺术形象。无论是聚焦于抽象性雕塑作品,还是专注于意象性雕塑作品,海派雕塑在创作过程中逐渐摒弃具体的形象与细节,表现情感,抒发意兴,以更趋符号化的创作与感觉、理念融为一体,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语言,在改变传统雕塑空间的同时,拓展出现代雕塑艺术的边界。
艺术是文化的瑰宝、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载体,雕塑艺术相较于书法艺术、绘画艺术、摄影艺术,不仅材料成本高,而且创作难度高,属于“昂贵”的艺术,所以雕塑家远远少于书法家、绘画家、摄影家。相对于书法展、绘画展、摄影展,雕塑展举办得更少,社会公众难得接触。但是,雕塑艺术却是上海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在公共场合的雕塑作品,不仅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普通人的审美能力,而且能够耳濡目染地提高全社会的审美情趣。
近期,“浪潮的塑造”展览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举办,这是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年上海市青年策展人成长计划”入选项目,30多件精选的展品包括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的馆藏名家作品和活跃于上海的中青年雕塑家最新作品,展现20世纪以来上海雕塑艺术的不懈探索。此次展览聚焦于铸就时代品格、颂扬上海城市精神、赞美人民美好生活,在材质和风格上尽显多样,通过空间营造、形体塑造、媒介运用等多个维度,对上海城市精神、海派文化特质进行多元化表达,折射出海派雕塑溯源海派艺术固本培元的时代精神,映照出海派文化复兴中华文化守正创新的历史光辉。
展览期间,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还会举办专题艺术讲座、艺术家导赏、对谈活动、美术馆现场教学课、泥塑体验活动等,让观众进一步了解海派雕塑的发展历程,感受上海雕塑家的传承与创新,在享受艺术滋养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