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树盆景创作心得:艺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更新时间:2025-03-19 18:40 浏览量:6
柏树盆景创作心得:艺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吴 寅 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柏树庄重肃穆,傲骨峰蝶,凌寒不凋的风骨契合了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备受盆景人喜爱。
20世纪80年代末,盆景界兴起柏树盆景创作热潮。时至今日,在各级盆景展上,柏树盆景俩然成为主角。随着苗培柏树素材渐渐为盆景人重视,将柏树制作成文人树开始流行。然而,看了很多这类文人树作品,总觉得不对胃口。或许因为我不是文人吧,套句网络语,那种文弱的感觉,框不住我放荡不羁的灵魂。于是便有了以柏写意的想法,经过这些年的摸索,也收获了一些不成熟的作品,总结出一些制作写意柏树盆景的心得。
图2 真 柏
写意即写心,重心象、意象,而不拘形似。故而写实易,写意难。实可着手,可着力,意则空灵飘渺,不可及也。“酒可消闲时得醉,诗凭写意不求工”,好诗多写意,书画亦然,张大千的泼彩山水画、八大山人笔下的白眼鱼,都是写意的代表。创作盆景,也是先立意,之后才是雕、扎、扭、拉等细活。以写实为主的古柏盆景很多,而且非常讨喜。写意难,以景树去摹写作者的情感追求更难。制作一棵大型柏树盆景,仅雕刻舍利就要花费几天,甚至几十天的时间,最终效果自然雄浑霸气。而写意的柏树盆景,追求的是枝干的凝练、线条的美感。把作者内心的情感通过线条墓写出来,以求天人合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试以几件拙作为例分析。
图3 真 柏
图4荡胸生层云
作品《荡胸生层云》(见图4)的原始素材主干硬直且长。我多次想把主干截短,做成三干丛林盆景,但心有不舍。几年后,我去内蒙古草原游玩,曦光中,层层薄雾,飘飘荡荡,颇感神奇,忽然从薄雾中冲出几匹骏马,掀起一阵劲风。一个成语立时在脑海浮现——风墙阵马,进而想到了这棵柏树,何不在直干做弯,拉起一半,其势不正如骏马奔腾?
回家后,只用半天时间,便在主干居中处做弯,拉了起来,再将其余小枝略做调整,整树造型大变,枝干流畅,树势飘逸,若骏马,若风帆,若谷间流云,“荡胸生层云”的画意跃然眼前。让我为难的是结顶的处理,结顶须与下部保持一定比例,过大或过小都不协调,所以每年都要修饰顶枝。
图5 枯 荣
作品《枯荣》(见图5)全株布满舍利。许多人认为,枯枝舍利最能表现古柏意象。的确,自然界里的古柏由于存活太久,自然生机流失,或多或少有枯枝舍利出现,正是这种枯枝舍利,为古柏披上了神秘色彩,日本盆景界更是推崇柏树的舍利神枝,进而研究出诸多制作技巧,影响到中国盆景界。
这件盆景题名原为《疾风著桔荣》,初始造型枝条奔涌,枯荣相间。经过几年时间的观察,总觉得风意很浓,枯荣也贴切,但不耐细看,难以让人回味。某日,突然联想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于是大胆下手,把主干拉回,副干更是来了个夸张的“Z”字形造型。调整后的作品线条凝练,曲折有力,飘逸清雅中又透出苍劲古拙。
图6碧 落 云 天
作品《碧落云天》(见图6)的造型比较奇特,双干缠绵交错,斜逸而出,若深渊起较,意欲凌云,既有不屈之争的斗志,又有随意而为之的洒脱。下坠的小干,既破了双主干的势,又点了整个画面的题,可谓神来之笔。主树树顶的有意加重处理,回应一下碧落云天的意境。
图2、图3、图7所示作品都是我在写意盆景创作中的一些探索,既要将守法度,技法到位,又要思想奔放,书写真意,正如古人所云,太严则伤意,太放则伤法。只有不停地自我修炼,才能挥洒自如。
“物随物敞,尘随尘交”是石涛(画语录》中的名言。盆景创作同要随缘处世,顺其自然,不计较名利得失,才能不工而工,创作出师法自然,摹写本心的佳作。
图7真 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