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戏曲艺术研究院2人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更新时间:2025-03-20 10:09 浏览量:7
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张家口戏曲艺术研究院的晋剧代表性传承人董丽萍、李萍成功入选。
传统戏剧晋剧,汉族地方戏曲,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又名山西梆子。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也称为“中戏”,外省称之为山西路梆子,主要流行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晋剧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柔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
董丽萍
2006年5月20日,晋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Ⅳ-18。晋剧是在清康乾年间山陕梆子腔流布到张家口,与当地民歌、秧歌剧等民间艺术融合而成的地方戏曲,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包容了山陕梆子、中路梆子的基本形态,吸纳京剧、河北梆子、北路梆子等剧种的优长,导入当地秧歌、民歌等地方民间艺术元素,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唱腔优美流畅,道白字清韵圆、音乐格调鲜明多彩,表演行当突出个性。其剧目丰富,文武戏皆备。传统戏有500多个,现经常上演剧目有百余个。近年来有新编历史剧《龙城二娇》《太阿剑》《董存瑞》等。
李萍
董丽萍,张家口戏曲艺术研究院导演,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剧传承人,德艺双馨文艺家。领衔主演作品有《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杨门女将》《春草闯堂》《三请樊梨花》《龙城二娇》《梳妆楼》等多部优秀传统和近代原创剧目,曾荣获河北省演员“百花奖”“红梅奖”,和戏剧节表演一等奖。主要导演作品有《雪如意》《魏象枢》《老戏台》《金笊篱》《送驴记》《少年董存瑞》等,其中几十部大小型剧目,五部剧目荣获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资助项目和“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十三部荣获省级奖项,为晋剧的保护传承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李萍,国家一级演员,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主要演出剧目有《梳妆楼》《窦娥冤》《三娘教子》《天漠滩》《打金枝》《下河东》等,主要导演的剧目有《泥河湾》《毛毛匠》等。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文华表演奖,第四、五届河北省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第六届河北省戏剧节演员荣誉奖,第七、九届河北省戏剧节优秀导演奖,“张家口大好河山”杯冀蒙晋陕四省区东、西路二人台邀请赛最佳艺术指导奖,并被授予河北省“四个一批”人才、河北省“十大优秀青年”、河北省剧协“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等荣誉称号。
晋剧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戏曲形式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董丽萍和李萍的入选,不仅是对她们个人艺术成就的认可,也是对晋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的肯定,鼓励传承人继续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者 郝莹玉 通讯员 李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