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画家会创作奇怪又丑陋的作品?
更新时间:2025-03-23 11:46 浏览量:7
当人们听到“画作”这个词时,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是经典的画面——有着细腻勾勒出的树木的风景画、气势恢宏的肖像画,或是充满生活温馨与喜悦的静物写生画。但如果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幅画呢?画面上颜料的笔触杂乱无章,无法构成人们熟悉的形象;或者画中的人物形象刻意扭曲,线条不够清晰,色彩看起来“脏脏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觉得这“不好看”。许多人会问:“这也能算艺术吗?” 而且如果这就是艺术,那为什么画家们要画这些如此奇怪又“丑陋”的画作呢?
《独白》科利斯特拉托夫·德米特里
现在,向大家揭示一个真相:
在当代艺术中,“不美的东西” 是对艺术修养的一种特殊考验。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这种 “不美的东西” 应该引发的不是反感,而是兴趣和好奇心。剧透一下——你不一定要喜欢它,但它理应唤起你的兴趣和好奇心。
“不美的东西” 只是不熟悉而已
“美” 这个词的含义是模糊的。一方面,当我们说某样东西 “美” 的时候,我们的意思是这样东西符合某些被普遍认可的 “美” 的标准。另一方面,被普遍认可的 “美” 常常因为它的无处不在而显得平淡无奇。它完全缺乏新鲜感——没有新的思想、创意和情感。这就是它的巨大缺点。这样的 “美” 不利于发展。它就好像把我们困在一个安全的泥潭里。你不会沉下去,但也无法发现新的彼岸。
《我的春天》戈尔布诺娃·玛丽亚
人们常常倾向于将过去的艺术作品视为高雅且 “美丽” 的。而在那些没有深入了解当代艺术背景的普通人眼中,当代艺术家及其作品 “一无是处”。但不知为何,他们忘记了(或者不知道),过去所有这些美丽的作品曾经也属于当代艺术,而且在当时也并非受到所有人的喜爱。
此外,我们每个人对美的感受都不同,这意味着美是主观的。对一个人来说完美和谐的东西,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很无聊,甚至会让人反感。
回想一下,比如说,你第一次看到一种之前不熟悉的时尚潮流时的情景。有些人会惊恐地想起,他们第一次看到超大号衣服——大得离谱的夹克或连衣裙,就好像是从别人肩膀上扒下来的——时的情景。
或者,比如看到厚底运动鞋,很多人觉得它们笨重又难看。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眼光适应了,时尚评论家们解释了它们的意义,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东西就成了日常(完全可以接受的)穿搭风格的一部分。
艺术领域也是如此。常常,我们觉得 “脏”、“丑陋” 或 “难以理解” 的画家作品,其实只是超出了我们的视觉习惯范围。要接受它,我们需要时间、背景知识,以及(最重要的是)理解这幅乍一看很奇怪的作品背后的内涵的意愿。
《失眠》米哈伊尔·卡班 - 彼得罗夫
为什么当代艺术家摒弃了 “美” 呢?
美并非最重要的
当人们评价经典绘画作品时,他们依据的是传统的标准和价值观(就像在学校里学的那样):精湛的绘画技巧、色彩与线条的和谐、对物体形态的精准呈现。但当代艺术早已超越了对现实世界的写实描绘。而且,它也超出了单纯的审美享受范畴。如今,画家的画作远不只是 “漂亮的图画”(或者说根本不是关于这个)。它是画家表达情感、想法、思想,讲述故事,引发思考,甚至是制造震撼的一种方式。我们就应该以这样的方式来理解当代艺术家的作品。“画作” 就等于 “表达”。
《III(白色)》画家维克多·波诺马连科
一些艺术家故意避开传统意义上的美,以便吸引人们关注更深刻的问题。比如,画家可能会创作一幅粗糙、令人不悦的作品,以此来展现周围世界的冲突、痛苦或混乱。
挑衅比美更重要吗?
有些画作就是专门为了让观众迷失方向、感到烦躁,甚至是受到震撼而创作的。这种挑衅是一种让人们停下来思考的方式。例如,弗朗西斯·培根的画作中扭曲的人物和面孔看起来很吓人,但它们完美地传达了内心的冲突和人类的恐惧。它们的目的不是要 “讨人喜欢”,而是要唤起真实的情感反应。
《受难的三幅习作》弗朗西斯·培根
并非所有当代艺术家都想唤起观众的负面情绪。通常画家只是在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事件或现象,而研究的成果就呈现在画布上。画家大多时候根本不会考虑未来的观众(也不会考虑观众是否会觉得 “美”)。但就在创作画作的那一刻,画家面前有一个对他来说非常明确的任务,而他正在完成这个任务。
《夏日傍晚》康斯坦丁·伊纳尔 - 伊帕
“我家孩子画得都比这好!”
这可能是那些第一次接触当代艺术作品的人最常说的理由之一。但当代艺术不仅仅是技巧。它是一种理念。正是概念区分了艺术作品和儿童画。比如说,为什么卡西米尔·马列维奇的画作《黑色正方形》会成为传奇,尽管从技术角度看,它只是白色背景上的一个黑色矩形?原因在于,这幅作品背后蕴含着关于对生活、艺术和空间的全新理解的巨大哲学内涵,在创作之时具有革命性意义。
抽象绘画常常看起来很简单,因为它摒弃了传统的规则。但在这种看似简单的背后,隐藏着画家漫长的探索过程、文化背景以及想要表达新事物的愿望。
《玛丽们》(出自 “名字” 系列)佩斯特列夫·亚历山大
艺术超越规则
在当代艺术中,很难说什么是 “正确的” 或 “错误的”。它存在于我们熟悉的对称与美的框架之外。一些艺术家把画布当作实验的开放平台。他们混合 “不相容” 的颜色,打破比例,运用不寻常的纹理。这就好比烹饪中出现新菜肴一样:厨师把乍一看很奇怪的食材混合在一起,创造出了杰作。画家也是如此,只不过用的是自己的工具——颜料、线条和质感。
《在坦布里》克列斯季娜·娜杰日达
“不美的” 画作——是一种情感表达
当你看到一幅让你觉得粗糙或令人反感的画作时,不要急于给它贴上 “糟糕的艺术” 的标签。了解一下这幅画创作的背景。读一读画家在自己的账号或网站上所传达的理念。也许这幅作品试图带你走进画家充满痛苦、焦虑和恐惧的世界?而你真的因此感到痛苦、焦虑和害怕?没人强迫你买下这样一幅画。但仅仅通过画布和颜料,画家就能唤起你如此强烈的情感,这一点你绝对应该为之惊叹。没错,这不是你喜欢的风格。没错,你也不想每天都看到这样的画。
或者,也许恰恰相反,在乍一看很奇怪的画面背后隐藏着讽刺,或是对传统刻板印象的挑战?又或许,这只是像画家米哈伊尔·季霍诺夫的作品《窗外的一瞥》那样,是对童年的怀念?
《窗外的一瞥》米哈伊尔·季霍诺夫
如何学会理解当代艺术?
反感源于不理解。如果你问 “为什么要画不美的画?” 这仅仅是第一步。有些人永远不会再迈出下一步。而有些人会迈出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当代艺术促使我们发挥想象力,不再仅仅从 “喜欢/不喜欢” 的角度看待事物,而是开始问 “为什么” 和 “为了什么” 这样的问题。画家们创作这样的画作,是为了让我们不再仅仅是艺术的单纯消费者,而是成为艺术的共同创作者,愿意去思考、反思,达成共识或展开争论。
《丰坦卡河》伊戈尔·卡米亚诺夫
谁知道呢,艺术的魔力可能比你想象的更近。你只需要为它打开你的双眼和心灵。
2025.3.23 瓦洛佳孟 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