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艺术周重磅大展开启!设计互联呈现大型摄影回顾展“刘香成 镜头·时代·人”
更新时间:2025-03-23 21:01 浏览量:7
3月22日,设计互联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举办国际知名摄影师刘香成大型摄影回顾展“刘香成 镜头·时代·人”。本次展览以“面孔”“姿态”“时机”“刺点”“人群”“风土”六个单元呈现,囊括160幅经典作品,是首次在深圳呈现贯穿其近五十年拍摄生涯的珍贵作品。该展旨在带领观众领略历史的变迁,从历史事件的波澜壮阔到日常人文的细腻情感,从时代人物的风云际会到平凡人物的独特光辉,深入探索那些由刘香成镜头定格的瞬间。
以镜头记录时代变迁
“我希望我的摄影能够帮助世界理解更真实的上升时期的中国,也让中国人更加了解自身所处的时代。”刘香成这样说。
刘香成是1978年以来第一位在北京任职的《时代》杂志摄影记者,曾获包括“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在内的多个摄影类奖项。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亲历者与记录者,刘香成凭借敏锐的观察力与独特的视角,不仅捕捉了中国与世界在重大历史时刻交汇的瞬间,也精确展现了普通百姓在时代洪流中的情感与生活变化。
就摄影师这一职业身份来说,镜头是刘香成记录时代的工具,而他将叙事的焦点对准了一个个在时代浪潮中浮沉的人。他用镜头捕捉的“决定性瞬间”,总是能够在摄影记录时代的功能之外,透出别具内涵的诗意。在这次展出作品中,我们看到刘香成的不少作品以“小切口”展现大时代。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凭借对历史脉络和文化深度的掌握,刘香成的作品成为跨国日常与历史现场之间的重要视觉桥梁。他的摄影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静态记录,更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即时见证。 刘香成擅长通过平静而诗意的摄影语言,揭示了历史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氛围和人文景观。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看待历史事件的视角,也在瞬间凝固了时代变迁的情感温度,让观众在充满张力的影像中感受到历史的冲击力。
平凡即景,折叠在历史缝隙中的生活细节
得益于在多元的教育与文化背景下成长,刘香成的作品总能将他对中国与全球其他地区的敏锐观察力转化为一张张独特的影像。
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伊始,这些作品展示了中国、苏联、印度等国家的街头与市井,带领观众进入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呈现平凡生活中的时代印记与人性温度。从上海南京路到莫斯科红场外,刘香成在大众熟悉的街道与景点记录着社会的日常状态,并通过细节展示不同文化中人类情感的共通性。他运用表象揭示本质,捕捉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时代变迁与人性的微妙变化,让观众得以感受社会大变局期间个体的内心世界与精神面貌。
构筑平静而诗意的纪实美学
刘香成的摄影作品呈现出“平静而诗意的纪实美学”,通过六大主题单元,揭示了历史、社会与人性的多重维度。每个主题单元不仅记录了特定历史时刻,更展示了摄影师如何通过镜头表达深刻的社会观察与情感共鸣。
“面孔”单元通过捕捉人物表情与面容的细微变化,展现了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情感变迁;“姿态”单元通过人物的肢体语言与姿势揭示了不同时代的人的精神面貌,从而捕捉到历史进程中的情感温度;“时机”单元通过精准的时刻把握,记录了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瞬间。
“刺点”单元以细节为核心,展示社会生活中的不经意瞬间。北海公园里无所事事的时髦青年们,上海牌轿车引擎盖下工作的女车工,这些作品通过未被察觉的小细节,揭示了时代的隐秘层面;“人群”单元;采用群像形式,展现社会与历史的宏大画面; “风土”单元展示了刘香成在旅行中的作品。他通过镜头捕捉到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日常景象,反映了全球化时代下的文化碰撞与人类情感的共通性。
本次展览不仅是对刘香成近五十年摄影生涯的深度回顾,更是一次跨越历史、文化与情感的视觉旅程。展览呈现了从宏大历史事件到平凡日常生活的多维画面,彰显了摄影家刘香成作为历史见证者与情感捕捉者的独特身份。每一张照片,都是他与时代、与人性的深刻对话,也是他通过镜头赋予社会变革与个体情感的历史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刘香成不仅记录了一个个历史瞬间,更为观众提供了反思与共鸣的空间,使得每一位走进展览的观众都能感受到历史的脉动与人性的温度。
据悉,展览由招商文化指导,设计互联主办,上海陆家嘴集团与浦东美术馆出品,将持续至6月8日。展出期间并配套推出系列讲座与对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