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AI点亮艺术创作:陕西12所高校联袂献展,探索美学新范式

更新时间:2025-03-24 09:13  浏览量:7

3月23日,“新质力·新范式·新创力”秦岭智镜论坛暨第二届陕西省生成式人工智能艺术展,在西安大华1935的N3展厅联展。此次活动由西安邮电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财经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宝鸡文理学院、安康学院、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共12所陕西省高校主办,多所科技艺术企业协同承办。他们以 AI 技术为笔,饱蘸陕西深厚文化底蕴,绘就了一场科技与艺术交织的精彩盛宴。西安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秦安,向各方高校代表、企业嘉宾对此次联展活动的支持与关注,表示真挚的感谢,并启动本次活动的开幕仪式。

活动伊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动漫与数字艺术专委会主任、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系主任邓强,西安邮电大学数字艺术学院院长闫兴亚,复悦置地总裁助理、西安公司董事长、复悦商管西安大华项目总经理韩佳卫先后发言。专家们强调了在数字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艺术创作、艺术教育、文旅产业等领域创新发展的关键推动作用。

科技联动艺术,共商启发新思。在“新质力·新范式·新创力”秦岭智镜圆桌论坛环节,专家学者、高校师生及行业精英聚焦“AIGC在数字艺术教学中的应用”、“AI艺术赋能地方文化IP开发”、“文旅资源智能化转译”等前沿议题展开讨论。高校代表们认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逐渐嵌入数字艺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坚持“技术为器、人文为魂”的教育发展理念,通过课程体系重构、师资能力升级、产教深度融合三大支柱,实现传统艺术教育的智能转型。既要主动拥抱生成式AI、元宇宙等技术变革,又要守住艺术教育的本质内核,培养具有数字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人文关怀的复合型人才,在智能媒体时代打造不可替代的专业价值。

本次联展共展出12所院校师生的近三百幅作品,打破了传统艺术表达与多元地方文化的创作边界,以创新之姿重新诠释陕西文化的深厚底蕴。展览依据作品形式划分出静态作品区、动态作品区与 VR 展区,全方位展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独特魅力。

静态作品区宛如一座静谧的艺术宝库,如西北政法大学的《春绿·梦话长安》,将东方女子与自然山水相融,营造出梦幻诗意的中式意境;西安美术学院的《承唐》,如漩涡般的纹饰增添神秘感,蓝与橙的对比使画面富有张力,整体营造出奇幻深邃的视觉氛围。

动态作品区则充满活力与动感,西安邮电大学的短视频作品《小精灵探秘陕西味之洛川苹果篇》,将洛川苹果拟人化,有效形象地使消费者快速感受产品优势;西北大学的动画作品《长安忆》在数字画卷中重绘古城千年风华,让沉睡的历史在智能光影中苏醒,带观众穿越时空,对话盛唐。

VR展区将静态作品转译,以动态效果进行主题演示,实现了观众具身化、沉浸式的现场体验。《秦佣狂想曲》打破常规,将严肃的兵马俑与活泼的音乐会相结合,视觉与听觉的强烈反差感,令人耳目一新。古老文物与现代艺术的融合,也引发观众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据了解,本次联展将持续至2025年3月26日,免费向公众开放。具体对外开放时间为3月23日至3月25日10:00-20:00,3月26日09:00-12:00,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艺术创作感兴趣的市民朋友可前往大华1935N3馆进行参观游览,感受这场科技与文化碰撞出的艺术魅力。此次活动将进一步推动AI 艺术深度赋能地方文化,也为高校教学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引领 AI 艺术发展新潮流。

供稿:邾雨琪 史婷斐 吉璇

原标题《 AI 点亮艺术创作 12所高校联袂献展 探索美学新范式》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