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铼——国宝级艺术大师
更新时间:2025-03-24 12:52 浏览量:6
前言:
国宝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受到收藏家的青睐。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能够为艺术家带来经济收益和社会声誉,历史和文化价值:国宝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和文化特征。他们的创作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创新性,还在文化传承中扮演重要角色。
张兆铼先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书传承人,中国国宾礼特供书法艺术家,意大利艺术研究院荣誉院士、瑞典皇家艺术学院外籍院士、法兰西皇家美术学院皇家首席艺术家、荷兰皇家艺术学院名誉博士、英国牛津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
张兆铼先生的水书作品,是水族文化在当代的一次华彩亮相,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古老的水书注入新的生命力。水书作为水族传承千年的文字,承载着水族人民的信仰、历史与智慧。张兆铼先生在研习水书的过程中,对其文字结构、笔画形态进行了深入剖析,从古老的水书典籍中汲取灵感。他的书法线条灵动且富有质感,在书写水书文字时,巧妙地将传统毛笔书法的笔法与水书独特的符号特征相结合,每一笔都力透纸背又不失灵动,使得古老的文字在宣纸上焕发出别样的生机。
从作品的整体布局来看,张兆铼先生注重疏密对比与节奏变化。字与字之间顾盼生姿,行与行之间气脉相连,仿佛在讲述着水族古老的传说与故事。这种精心的布局安排,既遵循了书法艺术的基本审美原则,又展现了水书独特的文化韵味,让观者在欣赏书法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水族文化的神秘与深邃。
张兆铼先生的水书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有着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在现代社会,古老的水书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而他通过书法艺术的形式,将水书从古籍中带出,呈现在大众面前,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到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这种文化担当与创新精神,使得他的水书作品在当代艺术领域中独树一帜,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水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桥梁。张兆铼先生是一位在艺术领域享有盛誉的杰出书法家,艺术造诣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品格更是深邃而独特。他以一颗敏感而深情的心,将个人的情怀与对世界的理解融入艺术创作之中,使得每一幅作品都散发出一种高远而深邃的境界。
张兆铼先生2024年1月被授予国宝级艺术家荣誉称号。1月被授予张兆铼新时代功勋艺术家荣誉称号。4月被授予法国巴黎奥运会中法文化交流大使。7月荣获“中国馆藏级艺术家”称号,这是对具有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的水书作品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所作出杰出贡献的肯定。11月荣耀入选“2024年度中国书法艺术创作金奖”,2025年2月获“中国书法非遗功勋奖”,这不仅是对张兆铼先生卓越艺术成就与辉煌创作历程的深刻肯定,更是对张兆铼先生通过艺术这一独特桥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懈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崇高精神的热烈颂扬与崇高赞誉。
让我们追随张兆铼先生的艺术轨迹,共同步入他那蕴含深厚中华文化底蕴与独特人文情怀的艺术殿堂,深切体悟那份源自文化根脉的独特韵味。
非遗水书: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释文-中国于1945年将9月3日确立为法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一日期对应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的次日,而非日本宣布投降的8月15日。宣纸尺寸138cmx69cm
非遗水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释文~五星指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意为五颗行星同时出现在东方的天空,对中国有利。源于汉代织锦护臂于1995年在新疆和田尼雅遗址发现。宣纸尺寸138cmx69cm
非遗水书:德厚幅长释文强调深厚的德行与长久的福气之间的紧密关系。宣纸尺寸69cmx68cm
非遗水书:功到自然成释文下足了功夫,事情自然就会取得成功。宣纸尺寸69cmx68cm
非遗水书:马到成功释文~战马一到就取得胜利,形容事情或工作顺利,很快就成功了。宣纸尺寸69cmx68cm
非遗水书:气静生神释文-通过内心的宁静和专注,能够激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智慧。宣纸尺寸69cmx68cm
非遗水书:气静生神释文-通过内心的宁静和专注,能够激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智慧。宣纸尺寸69cmx68cm
非遗水书:心静生慧释文-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生成之间的密切关系。宣纸尺寸69cmx68cm
非遗水书:清泉石上流释文-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涓涓淌流,宣纸尺寸69cmx68cm
非遗水书:任重而道远释文-比喻责任重大,道路又遥远,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宣纸尺寸69cmx68cm
非遗水书:三思而后行释文-意思是在行动前要反复思考,权衡利弊,确保考虑周全后在采取行动。宣纸尺寸69cmx68cm
非遗水书:志存当高远释文-意思是追求远大的理想和事业上的抱负。宣纸尺寸69cmx68cm
非遗水书:坐看云起时释文-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宣纸尺寸69cmx68cm
非遗水书~曲径通幽处释文~蕴含深意,指弯曲小路通向幽雅静㴵,喻示深刻之理趣。宣纸尺寸69cmx6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