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东八时区》当代艺术五人展闪亮东京

更新时间:2025-03-24 13:14  浏览量:21

《中文导报》记者:张石

2024年3月21日下午,在东京银座单向街书店迎来了《东八时区》中国当代艺术家五人展及座谈会。这场展览由艺术家、策展人蓝京华策划,汇聚了5位活跃于中国宋庄及周边地区的当代艺术家——马越、张润萍、庞振勇、郭全红、梁克刚的作品,他们以多样的艺术语言,敏锐的艺术视角,呈现当代中国自由职业艺术家的充满个性的独立思考与深湛的社会观察。

蓝京华提供。

策展人蓝京华在致辞中强调,这五位艺术家的经历映射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他们以批评家、策展人、行为艺术家、画家的身份参与并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进程。展览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中日非官方艺术交流的一次珍贵机会。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蓝京华、张润萍、马越、郭全红。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庞振勇、王为钢、叶匡政、乔顽顽。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梁克刚(照片由梁克刚本人提供)、王五龙、姜海萍、芦晓川

中国最初出现第一批的“盲流”艺术家时,从“85新潮”到“圆明园”再到“宋庄”,他们5个人就先后介入中国自由职业艺术家群体了。梁克刚参与过“85新潮”,马越、郭全红入驻过“圆明园”,张润萍与庞振勇则举家搬到“宋庄”。我觉得他们5个人不同的艺术经历可以代表中国自由职业艺术家的状态和形象。

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自觉不自觉地参与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他们有的以批评家、策展人(梁克刚),有以行为艺术家(马越),有以画家(张润萍、庞振勇、郭全红)等等不同身份长期介入中国当代艺术,至今仍旧处于创作旺盛期,他们5人可以说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程的范本。他们的珍贵不仅在于他们的高超的艺术造诣和高超的技术,而在于他们的独立艺术家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对这个时代的独立观察、用艺术表达他们对社会的深切关怀和不同看法。

今天我们在东京银座能够看到来自中国最后的乌托邦“宋庄”的自由职业艺术家们的作品,是一件非常珍贵的事情!这也是中日当代艺术地下自发的一种交流方式。非官方的才是最真实的!这是宋庄与东京的艺术碰撞,让我们好好珍惜这个机会。

参展画马越为艺术家,作家。1993年入驻圆明园画家村,曾组织成立“当当当艺术工作组”策划实施大型现场艺术《样板群众》《重要的是汽车》等活动。自2005年起,参与策划“第一届——第八届宋庄文化艺术节”。创办“宋庄剧社”《宋庄ART》杂志。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艺术展览,油画及雕塑作品被多家国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出版有长篇小说《长在宋庄的毛》、《瓦斯狗》等,并参与话剧《长在宋庄的毛》的演出及创作。2019年策划并实施《为你画块肉》行为,主持13位艺术家写生创作16幅观念作品被当代艺术文献馆整体收藏,在当代艺术界产生影响。

马越这次的参展作品有《网事随风》247cmx35cm 设色纸本 2023,《天道酬亲》55·5cmx77·5cm2024,《我是你的人》388cmx50cm 设色纸本 2024等

《网事随风》

《我是你的人》

马越这次的参展作品重要是书法作品,《网事随风》运用传统水墨技法,捕捉时间的流动与记忆的消逝,《我是你的人》则带有明显的身份认同探讨,通过流畅的笔触与深邃的色彩传递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与依附,无论“他人即地狱”(萨特语)还是他人是桥梁,人们总是在相互依托中生存,因此“我是你的人”,让笔者想起刘欢演唱的《离不开你》:“我俩,太不公平,爱和恨全由你操纵。可今天,我已离不开你,不管你爱不爱我。”(朱一工作词),而《网事随风》,《天道酬亲》两幅作品,则通过对传统语言和成语的改变,体现了对即成语言的颠覆,力图通过这种颠覆,还原被淹埋的真实。

参展画家张润萍为中国创造性当代艺术家、美国国家油画协会会员、法国中西文化研究院研究员。1981年至今参加过几十次中外艺术展览,多次获奖。在2021年美国第11届国际风景大赛中获得特别认可奖,2021年美国国际色彩大赛获得优异奖,入选2021年美国加州艺术联盟金牌大展,2024年燕郊张润萍美术馆个展,作品广获国内外收藏家收藏。

《童言无忌》

这次参展作品有《童言无忌》50x60cm布面油画2024、《李银河》50x60cm布面油画2024、《2016被拆解的乌克兰飞机》50x60cm布面油画2024、《卡夫卡系列7:游泳者》50x60cm布面油画2024、《包丽与牟林翰的牟林翰》50x60cm布面油画2023等。

张润萍的油画作品直面现实,以细腻的笔触与独特的色彩叙事,将个体经验与社会议题交织在一起,具有表现主义的风格。在经过艺术家锐利的艺术笔触结构和重构的世界中,存在发出自己独特与本质性的呻吟。她的《童言无忌》通过通过三只焦灼的眼睛,凝视空虚的未来,而背后则是不堪回首的支离破碎的世界。《卡夫卡系列7:游泳者》描绘的是一个机器人的形象,他殚思极虑的眼睛在幽蓝的凝视中怔忡,绞痛的思索使他将一滴鲜血滴入墨水瓶,一枝笔叼在嘴里闲置,让我们想起卡夫卡的名言:“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刻着:我能摧毁一切障碍。我的手杖上则刻着:一切障碍都会摧毁我。”

《卡夫卡系列7:游泳者》

郭全红的参展作品有纸本《吹气球的男人》2019、68cmx68cm 纸本《柔与光》2023、 68cmx68cm 纸本《大船》、2022、 68cmx68cm 纸本《在路上》2019等。

《吹气球的男人》

郭全红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受过完整的西洋与苏联油画的系统的训练, 为职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世界和平艺术家联盟(中国区)主席。1995年入住宋庄画家村。他经历了从圆明园画家村到宋庄艺术村的波澜壮阔的艺术漂泊、艺术探索、艺术革新的全过程,使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和艺术底蕴及现代派艺术的大胆构思与升华。作品多次获奖。在艺术表现上,郭全红大胆尝试使用中国水墨画的工具、画法与西方传统油画画法相结合的方法、尝试使用在水墨画使用的宣纸上作画,使其画作获得水墨画柔和、流动、写意传神的感觉,层层晕染,逐步渗透,斑斓纹样,淡淡涟漪,浓淡蔓延,圈圈泛开,赋予画面以气氛的不断嬗变和精神的无限延伸的效果,然后再施以丙烯,使画面的化学变化获得一种稳定性,柔软的颜料各层层次相互粘接,形成透明或半透明的效果,在东方绘画的神韵中获得西方油画的准确细腻,在平面的画纸上获得多层次的立体效果,在现代时空中获得复古情调的凸凹。

这次的参展作品《吹气球的男人》,整个色调灰暗模糊,人物表情茫然若失,而一个空虚的气球占据了画面的中心,鲜红的色彩也与整个画面的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似乎告诉你空无比现实更耀眼,它构成所有生命与世界的核心。《大船》描绘的是一艘破旧的老船,它灰暗的色彩陈旧、黯淡着波浪与天空,似乎告诉你,如果历史在现实中航行,今天也会像古昔一样锈迹斑斑。

《大船》

庞振勇为职业艺术家,1981年开始参加国内外展览,多次获奖,在国家《美术》等刊物发表二百余幅作品。先期钻研油画写实创作,后期致力于表现重置构建,把一切现实与非现实世界用特定原创方式表达,为加拿大国际艺术家协会会员,2019年参加第134届法国巴黎大皇宫国际沙龙当代艺术大展,作品《复活》获得银奖。

庞振勇参展作品《绿马桶》布面油画80x60cm 2020、《7根铜线》布面油画120x90cm2019、《超导》布面油画80x60cm 2022、《四月无春》布面油画150x120cm 2022、《行走的时间》布面油画150x120cm 2018 。

《四月无春》

庞振勇的绘画以规整的图形和鲜明的色彩及明晰的边界描绘“珠珠相映,相互摄入,互为缘起”的华严世界,规整中有相互嵌入;边界中有圆融无碍,层层递进,在解构中结构。如他的《四月无春》,以“没骨”式不同的色彩描绘出人、蝴蝶、窗、树的明显边界,而在整个画面中又是两镜相映,互摄互入,相互构成而又互为背景。

《行走的时间》

梁克刚主要从事艺术策展和艺术批评、美术馆管理等专业工作,是目前中国国内最活跃的观念艺术家之一。1985年-1989年在中国“85新潮美术运动”中,因全程参与山东省青岛市的先锋艺术团体“露天画展”而成为该地区的代表性的前卫艺术家。2007年之后,他的关注社会批判现实的行为艺术作品《房奴》、《一个亿》、《奢华之囚》、《拍卖一罐法国空气》等都在当时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寂静之蓝》

参展作品有《寂静之蓝》。庞振勇的装置作品《寂静之蓝》结合钢制结构、火焰与液化气燃具,成为全球首个以“火焰”为材料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对日常的一种淡漠的认同和深度介入,他用深邃的蔚蓝反叛艳丽的橘红,“记取暖香如梦,耐他一晌寒严。”(纳兰性德《清平乐·麝烟深漾》)

《寂静之蓝》

纵观这次画展,让我们看到宋庄艺术奇拔的想象,神秘的构思,敏锐的感觉,深邃的哲思,得到了一种全新的感受。

展室入口。

座谈会

合影

在21日下午,还举行了艺术家们的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艺术家除了参展艺术家外,还有著名诗人叶匡政、抽象画画家王为钢、画家王君、摄影家姜海萍、居住在日本的设计师、艺术家乔顽顽、画家、摄影家王五龙、艺术家谭拉丁、画家芦晓川等,他们讨论了中国现代艺术的处境、中国艺术与日本艺术的关系、日本人与中国人不同的性格对艺术的影响等问题。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