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到这里“听”香港艺术家的追梦故事

更新时间:2025-03-24 13:35  浏览量:7

3月21日起,香港艺术馆推出新展览“圆梦前行:香港艺术二三事”,以一段跨越60年的香港艺术历程为核心,与观众一起回顾多位香港艺术家的追梦足迹。

图为香港艺术馆馆长(学习及国际项目)区碧鸿(右二)、香港建筑设计师萧健伟(左一)、陈树仁(右一)和平面设计师唐承刚(左二)合照。


展览设于一个精心设计的独特空间内,展示香港前辈艺术家陈余生、夏碧泉、唐景森和当代艺术家李慧娴的馆藏作品,让观众透过投影及互动方式发掘过去的经典瞬间和艺术家的轶事,认识香港艺坛发展和演变。展览也呈现了四位香港艺术家如何坚持梦想,并通过创作表达对艺术与生活的见解。他们各自在雕塑、绘画和陶瓷等媒介中创造出非凡成就,反映了香港艺术的多样性。

图为香港本地建筑设计师萧健伟与陈树仁、伙拍平面设计师唐承刚为展览精心设计的独特空间,让观众透过投影及互动方式发掘过去的经典瞬间和艺术家轶事,认识香港艺术的发展和演变。

陈余生(1925年至2020年)42岁才开始习画,早年多以塑胶彩进行创作,迅速建立起鲜明而独特的个人风格。陈氏的数码艺术作品《彩龙》是他在千禧年后的代表作品之一,展示了他在数码艺术领域的无穷创意。

陈余生数码艺术作品《彩龙》


夏碧泉(1925年至2009年)凭着孜孜不倦的精神自学成才,逐步踏入艺术殿堂。其作品不仅充满生活气息,既幽默风趣,还展现了他对社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夏氏将竹、废弃铁器、旧工具等重新组合成雕塑《无兵司令》,展示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实践。

夏碧泉雕塑《无兵司令》


唐景森(1940年至2008年)是香港雕塑艺术的先驱之一。他善用打磨技巧,赋予作品丰富肌理与动人线条,使每一件雕塑成为自然与生命的礼赞。展览展出他的第一件木雕作品《球》,以一把雕刻刀和一小块木头,开始了这段以双手雕琢梦想的旅程。

唐景森木雕作品《球》


当代艺术家李慧娴的陶艺作品以其质朴的魅力和生活感见称,充分表现对社会的敏锐观察。此番展出的作品《仪式》巧妙地将敬天礼仪与陶艺结合,创作出一组扑拙传神的陶偶。

李慧娴陶艺作品《仪式》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