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佩衡:早期齐白石画人像工夫很深,上海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国家一级书画鉴定师中国齐白石书画院院长齐良芷弟子汤发周发布
更新时间:2025-03-24 19:34 浏览量:16
世上曾有齐白石,余墨尚存人世间。
若问余墨哪里求,白石山堂少白处!
白石山堂是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全资子公司:是目前收藏齐白石作品最多的一家书画院,全权负责齐白石文创、齐白石风尚等品牌的创立与发展致力于对齐白石书画、艺术、篆刻鉴定及拍卖等资产进行内容挖掘、体系梳理、产业推动、业态创新、价值观重现等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打造基于齐白石文化艺术的产品创新平台的重要环节。
胡佩衡与齐白石合影(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作者简介:胡佩衡(1892年6月—1962年3月),谱名锡铨,又名衡,字佩衡,号冷庵,外号胡涂克图,以字行,蒙古族,原籍河北省涿县,因祖辈做粮商,迁居北京。先后在北平师范、私立华北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平艺专任教职,主办过“中国山水画函授学社”,又在北京琉璃厂创办豹文斋书画店。历任中国画学研究会和湖社画会评议,华北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讲师,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画院画师兼院务委员。
白石老人幼年就喜欢绘画,八岁就从外祖父家借来小说,描绘上面的插图,此外,自己也常常画乡里的渔翁农民等人物。二十岁以后,他已成为雕花名手,并且兼做画工,也学会了画衣冠像。他所画的人像不仅传神,而且能够表现从纱衣透露出袍褂上的花纹来。此时画一个衣冠像可得银子二两,找他画像的人较多,于是他的生活比较富裕起来,也有余钱购买画谱、纸、笔,学习的物质条件也好转了。
中国过去还没有照像或照像还不普遍时,有钱人家都有给祖先留影的风俗,叫“传真”;活着的人也要画像,叫“小照”或“行乐图”。
齐白石早期人物像作品(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这种画像和现在的人像写生大大不同。老人谈到这个过程的细节时非常感慨,我这才知道作画工的难处。原来画“小照”还比较容易,被画的人坐在对面,看着他先钩草稿,钩完请主人提意见,一次不像再钩第二次,钩到主人满意为止。所谓满意,并不一定完全像,而是要抓住对象的特征加以取舍,除外形大致不差外,要取像貌上的优点加以夸张,缺点加以去舍。优点是所谓“富贵”、“白胖”、“清秀”“美须”等官宦人家的“福相”,缺点是指一般劳动人民的“贫苦相”。草稿经主人同意后,再正式画头像。头画完,再根据主人的要求画服饰。衣着画完再画背景,有时画室内摆设,有时画园林风景。画这些零碎景物,如果有真物参考还算幸运,有时单凭主人一说,无所依据非常困难。所以,那时画像比现在单纯人像写生又困难多了。
齐白石早期人物像作品(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老人说,更困难的是画“传真”。“传真”是对躺着的死人画像,要画出他活着时候的像,俗话说“追喜容”。死人和活人大不相同,死人干瘦、皮肤黄黑,尤其是眼睛紧闭。老人说:“我也没有见过他活着时候的样子,硬要看着死人画活人,真是岂有此理!”当时,白石老人只好钩草稿给主人看,一张不像再画,常常画五六张,主人还说不像。老人回忆当时为草稿面对死人着急,常常汗如雨下。
齐白石早期人物像作品(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老人说,一张像常常要画五六天,有的要画七八天。画像还要摸透主人的心理,碰上吹毛求疵习难的主人,让你三番五次修改,最为气人。一张像画完,给银子二两,有的吝啬主人,还要额外再索四条花卉屏。老人说:“当时要不是生活所迫,真不想再干这一行!”
齐白石早期人物像作品(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由于老人画人像的工夫很深,所以,他后来创作的人物画神情都特别动人。画家要掌握笔景工夫,更要对事物进行长期仔细的观察,不断观察,不断锻炼,才可能“腕底自有鬼神”地创作出美妙的作品来。白石老人在绘画上的卓越成就,和长期写生的锻炼是分不开的。老人写生的对象很广,天地万物只要能见到的都仔细观察,生活体验非常丰富。我常常请他画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但从来也没有把艺术大师难为住。
齐白石早期人物像作品(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记得老人七十八岁那年,请他画一本册页,题目是由我说出。一早上,一本已快画完,最后还有一开。画什么呢?我忽然说:“请画蚊子吧!”老人转一下眼珠,稍加思索说:“蚊是害虫,不能偷活在我的手中,让蛙把它吃掉吧!”说罢提笔一挥,画了一只蛙,蛙正准备跳起要吃蚊的样子,但没有点眼球。接着换了一支细笔,我还未看仔细时,很快就画出一只蚊子飞来(图30),“可惜无声”,非常生动。他说:“正看着东西的动物,眼睛最难画,一定要叫它真看到才行”。他拿起画来,挂在璧上,远看一会后,才拿起笔点上蛙的眼睛。的确是一只蛙正看着飞来的蚊子,并且静静地准备着,一跃一定会吃掉蚊子。
当时画罢,使我拍案叫绝,像老人这样富于生活竟能把蚊子都观察熟悉的画家古来少有。老人也非常高兴,题道余第一次画蚊竟能稍似。冷庵泊庵二弟称之曰,万物富于胸中为画家殊不易也!
白石老人在创作上所以能随手拈来,好像“腕底有鬼神”一样,是和“万物富于胸中”分不开的,所以,写生是创作的基础。中国有成就的画家作画能随手拈来,好像不重视生活,“凭主观”乱抹,其实,经常长期观察认识生活是极为重要的条件,而到创作时,观察认识生活的阶段已经成为过去了。正是由于老人有这样惊人的深人生活和写生锻炼,才可能成为现实主义的大师。
(未完待续·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齐白石书画院)收藏书画,就找“白石传人”的齐白石书画院,版权所有,现场创作,齐白石画派,百年传承,一脉相传,只做真迹书画,集聚众家之长,现场创作,可根据藏家要求定制字画,可合影!常年售收高端书画,寻找合作高端书画经纪人、合伙人、大区负责人,主要运作齐白石生前的同款画画毛笔、齐白石画虾专用宣纸、齐白石墨块、齐白石自制颜料配方、齐白石画工笔草虫秘法、齐白石小女齐良芷藏父亲齐白石书画遗作真迹展及齐白石小女齐良芷自藏书画名家专场拍卖、齐白石传人、中国齐白石书画院院长汤发周致敬齐白石诞辰160周年重现齐白石笔下的微观世界书画展等项目,还有运作齐白石、张大千、吴昌硕、徐悲鸿、齐良芷、齐媛媛、齐良琨(齐子如)、齐良迟、齐良已、齐良末、齐秉正、齐秉颐(齐九十)、齐自来、齐秉慧、齐晓溪、齐展仪(齐秉声)、齐秉淑(齐二澄)、齐寿余、齐育文、齐丽霞、齐由来、齐佛来、齐慧娟、齐硕、齐景山、齐水莲、齐燕君、齐社君、齐驸、齐艳芳、齐艳喜、齐晓清、齐晓红、齐江山、齐昆山、齐君山、齐世源、李可染、李苦禅、娄师白、郭秀仪、王森然、王雪涛、卢光照、王漱石、王天池、王文农,杨秀珍、傅石霜、王铸九、崔广五、汤发周等齐白石传人价值百千万以上的书画、印章真迹作品,亦可接受NFT、数字藏品、元宇宙、、跨界品牌联合,文化赋能资源整合等操作,欢迎有实力的网络公司竞标。(图文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本文图片素材选自:齐良芷眼中的齐白石、齐白石书画院、齐白石传人书画网)
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寻事业合伙人,跨界品牌合作,可授权,
让161周岁的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
成就您的品牌升级之路
让您从生意做成文化
注:以上图文节选自讲座《少白公子趣说齐白石》 主讲人:汤发周
乙巳年 【蛇年】编撰于华东上海齐白石书画院(上海浦东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