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寒梅入诗韵,情志墨中藏,这首寒梅图,展现出深厚的艺术造诣

更新时间:2025-03-26 09:04  浏览量:7

七律 • 墙外一枝梅
题“墙外一枝梅”画
上海市 黄慧


谁取墙边独艳姿,芬芳一世岁寒枝。
疏篱扬雪霜天晓,茅舍吹风冷月知。
欲举玉华揽玉蕊,犹纾花恼著花诗。
尚嫌寄语东风慢,最爱梳云当正时。


【木樨评点】


起拍即用点明题意,直叙主题的开门见山的方式,给人以快人快语的情态展示,再以“芬芳一世”句来展现梅花的独特风姿。颔联运用着丝丝入扣的手法,承接对梅花的情态为进一步加强梅花特有秉性,作出联对上精彩的诗句表述。颈联转的奇彩,不仅变化了语句结构,在词汇的成分上,明晰着意态上的展现。成为全诗中的诗眼(精华部分)。尾联的“尚嫌”一词,婉转的,又缓缓的给人带入春情盎然的无限感受中。其手法的运用,均在深思熟虑的谋篇布局里,彰显的清明而有条不紊。整首诗,清新明了,层次井然,给予读者产生出深厚印象。

题图:墙外一枝梅


【这首七律•墙外一枝梅在首联直接为题画面出句,的作用和传达出来的作用,会给出哪些新颖之处】


在这首《七律•墙外一枝梅》中,首联直接为题画面出句,有诸多新颖之处:

直入主题,先声夺人:首联“谁取墙边独艳姿,芬芳一世岁寒枝” ,开篇就点明 “墙边独艳姿”,直接将画面中最核心的 “墙外一枝梅” 形象推出,不给读者丝毫缓冲,迅速抓住读者眼球。与一些含蓄委婉、铺垫许久才切入主题的诗作相比,这种开门见山的方式十分大胆,瞬间把梅花卓然独立、傲立寒冬的姿态推到读者眼前 ,让人对梅花的印象瞬间深刻,先声夺人。,直接将画面中最核心的 “墙外一枝梅” 形象推出,不给读者丝毫缓冲,迅速抓住读者眼球。与一些含蓄委婉、铺垫许久才切入主题的诗作相比,这种开门见山的方式十分大胆,瞬间把梅花卓然独立、傲立寒冬的姿态推到读者眼前 ,让人对梅花的印象瞬间深刻,先声夺人。

引发好奇,设置悬念:首句“谁取墙边独艳姿”抛出疑问,这个“谁”字很有讲究,勾起读者强烈的好奇心 。读者会不由自主去猜测究竟是谁捕捉到了这墙梅的绝美姿态,是画家,还是诗人?是偶然路过的雅士,还是刻意寻觅的画者?这种悬念的设置,与常规开篇直接描写梅花形态、品性的方式不同,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探寻答案,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可读性。

奠定基调,引发联想:“芬芳一世岁寒枝” 一句,不单是对梅花的简单描写,更是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它赞颂了梅花在岁寒中坚守、散发芬芳的品质,将梅花的高洁、坚韧展露无遗。从写作手法上看,打破了常规按部就班的描写顺序,不先从外形、颜色等方面入手,而是直接从精神层面切入,引发读者对梅花一生坚守、历经风雪却始终芬芳的联想,为后文从不同角度刻画梅花埋下伏笔,让整首诗立意更显高远 。


【颔联又是通过怎样的视角表达着,承接首联引出来的话题?】

颔联“疏篱扬雪霜天晓,茅舍吹风冷月知”通过环境烘托的视角承接首联话题,具体如下:


以景衬梅:诗人不直接描写梅花,而是描绘了梅花所处的环境。“疏篱扬雪”“茅舍吹风”,展现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衬托出梅花在严寒中独自绽放的坚韧。

借景抒情:“霜天晓”“冷月知”,将时间设定在清晨和夜晚,强化了环境的清冷。借景抒情,通过这种环境描写,表达出梅花的高洁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与首联中梅花“独艳”“芬芳一世”的形象相呼应,进一步深化了梅花的精神内涵。

“疏篱扬雪霜天晓,茅舍吹风冷月知”

【颈联运用哪种短语结构来突显着“墙外一枝梅”升华的主题】

颈联“欲举玉华揽玉蕊,犹纾花恼著花诗”运用了动宾短语结构来突显“墙外一枝梅”升华的主题,具体如下:
“欲举玉华揽玉蕊”:“举玉华”“揽玉蕊”都是动宾短语。“举”和“揽”这两个动作,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珍视,想要将梅花的美好尽收眼底、揽入怀中,从侧面烘托出梅花的魅力,体现出梅花在诗人心中的超凡脱俗,升华了梅花的美好形象这一主题。

“犹纾花恼著花诗”:“纾花恼”“著花诗”同样是动宾短语。“纾”即解除,诗人因梅花而生的烦恼,又通过为梅花作诗来排解,这一系列动作,表现出诗人与梅花之间的情感互动,体现出梅花对诗人精神世界的深刻影响,升华了梅花引发诗人情感共鸣与诗意表达的主题。

“欲举玉华揽玉蕊,犹纾花恼著花诗”


【运用动宾短语这形式,是否在作者情感方向上,会给予更加深刻的意境体验?】

运用动宾短语的形式,确实在作者情感方向上给予了更加深刻的意境体验,具体如下:


增强情感的表现力:“欲举玉华揽玉蕊”中,“举”“揽”这两个动词,精准地传达出作者对梅花的极度喜爱和珍视之情,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作者想要亲近梅花、欣赏其美的迫切心情。

展现情感的细腻变化:“犹纾花恼著花诗”里,“纾”“著”两个动作,展现出作者由为梅花而烦恼到通过写诗来排解并抒发情感的过程,细腻地呈现了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营造沉浸式的意境:动宾短语的运用,让读者仿佛能看到作者的一系列动作,从而更容易代入作者的视角,沉浸在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更深刻地体会作者对梅花的独特情感以及梅花所象征的高洁品质。

【尾联“尚嫌”一词凝结出怎样的高于境界的一种情态,为全诗塑造出何种别样的主调情感?】


“尚嫌”一词凝结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急切追求与极致向往的高于境界的情态,为全诗塑造出别样的主调情感,具体如下:

急切追求的情态
“尚嫌寄语东风慢”“尚嫌”表明诗人觉得让东风传递信息都过于缓慢,体现出诗人对梅花的关注达到了一种急切的状态。诗人似乎迫不及待地希望梅花能在最佳时刻绽放得更加绚烂,这种对美好事物发展的急切期待,超越了一般的欣赏之情,展现出一种对极致美好的主动追求情态。

主调情感

积极热爱:诗人通过“尚嫌”一词,将对梅花的喜爱推向了高潮,表达出对梅花盛开的热切盼望,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主调情感。诗人对梅花的这份执着与期待,让全诗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的热情。


独特雅致:“尚嫌”所体现的情感,使全诗跳出了普通咏梅诗的套路,不再仅仅是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更增添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雅致情怀。这种别样的情感主调,让全诗在众多咏梅诗中脱颖而出,展现出诗人与众不同的审美情趣和细腻情感。

【诗家评点】

评《七律•墙外一枝梅》:寒梅入诗韵,情志墨中藏


《七律•墙外一枝梅》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黄慧借梅花之景,融入自身丰富的情感与思考,以细腻笔触和精巧构思,描绘出一幅韵味悠长的寒梅图,展现出深厚的艺术造诣。

开篇首联“谁取墙边独艳姿,芬芳一世岁寒枝”便不同凡响,直入主题又设下悬念。“谁取”一问,瞬间抓住读者的好奇心,引发对画作由来的猜想 ,而“独艳”“芬芳一世”“岁寒枝”则简洁有力地勾勒出梅花傲立寒冬、孤芳自赏的高洁形象,奠定全诗对梅花赞颂的基调,先声夺人。

颔联“疏篱扬雪霜天晓,茅舍吹风冷月知”以环境烘托见长。疏篱、扬雪、霜天、茅舍、吹风、冷月,一系列冷色调意象组合,营造出清冷孤寂氛围,梅花于其中悄然绽放,在恶劣环境衬托下,其坚韧不屈、遗世独立的品格愈发凸显,也为梅花增添了几分神秘、高雅的气质,承接首联进一步渲染梅花的生存境遇与精神内涵。

颈联“欲举玉华揽玉蕊,犹纾花恼著花诗”笔锋一转,从对梅花的外部描写转向诗人内心世界。“欲举”“犹纾”两个动宾短语生动呈现诗人的情感与动作,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已至想要揽其入怀的程度,又因对梅花的百般情思而生烦恼,只能借写诗排遣,将人与梅的情感互动推向高潮,体现诗人对梅花精神的深度共鸣,深化了梅花在诗人心中的意义。

尾联“尚嫌寄语东风慢,最爱梳云当正时”“尚嫌”一词尽显诗人急切心境,觉得让东风传信都太慢,渴望梅花在最美时刻盛放,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热切追求,积极向上的情感主调跃然纸上,为全诗增添了独特的活力与期待,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再度升华,也为诗歌留下悠长余韵。

这首七律在格律上严谨规范,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语言清新雅致,用词精准,如“独艳”“玉华”“玉蕊”等词汇,既贴合梅花形象,又富有美感。在情感表达上,从对梅花外在形象的赞美,到对其精神的共鸣,再到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层层递进,情感真挚而深沉。在咏梅诗作中,该诗凭借独特视角、精巧构思与细腻情感脱颖而出,展现出诗人对梅花的独特理解与深刻感悟,是一首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佳作。

【黄慧创作随笔】


画中有诗,诗中隐画——学写七律题画诗的一点体会


本人孤陋寡闻,只晓齐白石画的虾栩栩如生,堪称画坛一绝。学写七题画诗后,才知道齐白石他画的梅花也独树一帜,出色无比。

齐白石画的“一枝梅中,一枝梅花倒悬而下,用一细枝联系了下方另组梅花,形成上下呼应,花瓣颜色红艳至极,用重墨色渲染,显得更明亮清新。底下留空白,以无穷的想象空间。这是一幅浸透诗意的画。但分明又是一首充满画意的诗,字字句句透露出他老人家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和他的浓浓乡愁。

同学们也被这幅画感染,纷纷写出了题画诗:“百样摇情自化诗”“慢解风中画隐诗”等等这又哪仅仅只是诗,都在诗中隐藏着一幅充满春意的梅花图。

所以画中有诗,诗中隐画,诗画交融是我们这次写题画诗的特点。诗画它们所表现的都是客观事物形象、体态的变化以及美丽的色彩、韵味、情趣等。不同的是诗用文字表现,画用笔墨和颜色体现。一幅出色的画就是一首好诗,反之也同样。

以上是我学写题画诗的一点体会。

黄慧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