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10万+种草,艺术电视是真需求还是智商税?
更新时间:2025-03-26 09:47 浏览量:6
前几天的AWE,艺术电视这个细分品类,又刷了一波存在感。
所谓艺术电视,简单理解就是以家居美学为导向,通过简约设计(如超薄机身、艺术边框、可旋转形态),艺术化内容生态(如内置名画、艺术模式),独特显示技术(如哑光屏显)等方式,将电视从传统视听工具转化为一种更具观赏性、艺术性的产品。
在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审美的背景下,这条算不上大众但却几乎是每个电视厂商都有相关产品线的赛道,这几年在网上热度渐涨。
据奥维云网(AVC)此前发布的《2024年彩电市场总结》,2024年中国彩电市场艺术电视销量为24.1万台,销额为24.3亿元,对比2023年均有大幅提升。
该报告还提到,随着生活品质提升,艺术电视有望在未来迎来高速发展,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力量,引领彩电产品从单纯观影工具向家居美学装饰品华丽转身。
而在AWE这种电视厂商们大秀肌肉的舞台上,艺术电视作为明显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电视产品,也往往更容易吸引人们眼球。
比如在艺术电视领域布局积极的三星,此次就展出了其新款The Frame画壁艺术电视。
作为在国内拥有着较高知名度的产品系列,三星The Frame画壁艺术电视以简约设计、哑光屏显为特色,同时搭载个性化艺术展示平台“艺术画廊”,并提供可旋转落地支架和多种磁吸式艺术边框等选择。
另外,三星的“艺术画廊”服务今年还增加了动态名画、氛围视频和其它丰富的微动效内容,而且AI数字艺术功能还支持用户生成属于自己的艺术壁纸。
再比如海信在此次AWE上展出的“罗马假日系列”——R7K、R7Q、R8K艺术电视,同样都兼具颜值与画质、艺术与体验。
除此之外,像是创维的壁纸电视、长虹的壁画+电视、TCL的第三代艺术电视、卡萨帝的壁画电视等等,也都是艺术电视赛道的代表性产品。
虽然艺术电视这个概念已经出现多年,但随着近几年电视厂商们进一步聚焦细分市场,尤其是出于开辟高利润新赛道,摆脱硬件同质化竞争的需要,这个颇为小众的赛道渐成热门。
当然,艺术电视也的确让用户实现了用一台设备同时满足从娱乐到装饰,再到社交属性乃至文化认同的多样需求。
而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艺术电视早已成为一个网红品类。
例如在小红书的“艺术电视推荐”词条下,已显示有10万+篇笔记。
由于艺术电视往往是作为“氛围神器”“生活美学”的存在,因此网上关于它的讨论,也多是围绕“艺术电视哪个好、怎么选”“艺术电视背景墙”等方向。
从网友们表现出的热情来看,当电视摆脱单一的视听观看属性,并在外观和功能上衍生出更多差异点,做到好看又实用时,就很难不吸引年轻人的喜欢。
只不过,由于和整个彩电市场三四千万台的年出货量相比,艺术电视终究属于小众市场,而且由于其整体上仍处于市场普及阶段,网上也存在不少困惑与争议。
比如关于艺术电视价格与价值的匹配度问题,就有网友表示:
花大几千甚至上万元购买艺术电视,远不如买个普通电视,再搭配实体装饰画更划算。
再比如关于艺术电视到底是真需求还是伪场景的问题,则有网友表示:
买之前想象的是每天欣赏名画,买之后实际使用频率极低,一个月就开机三次。
另外,像是艺术电视会不会更费电、艺术作品的收费情况、艺术电视在画质上是不是会有一定妥协等,也都是网友们关心的问题。
对于想进一步推广艺术电视品类的厂商们来说,在进行硬件创新和营造更有吸引力的场景想象的同时,积极化解大家对这一新品类的现存疑虑,或许也是接下来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的必要措施。
当然,对于实在想体验艺术电视,但又对其尚有疑虑的用户,其实也能找到一些简单易实现的“平替”方式。
比如大家家里的电视即便不是艺术电视,但可能也有一些“艺术功能”。像是艺术屏保,或者是一些第三方的APP等,虽然不能在硬件层面提供比如艺术化电视边框、电视支架等,但起码能在显示上满足艺术作品展示这样的尝鲜需求。
总的来说,艺术电视的兴起,既是消费升级与个性化审美的必然产物,也是电视行业突破同质化竞争、探索高附加值路径的创新尝试。
而这一趋势同时也向我们揭示着:电视行业的未来,并不仅是打造更大的屏幕,也是定义更美好的生活。
而要进一步将艺术电视的小众热度转化为大众普及,仍需厂商们在功能实用性与艺术价值感之间找到更多平衡点。
只有这样,艺术电视或许才能打破网红滤镜,在更大的消费市场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