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蒙娜丽莎》“住单间”
更新时间:2025-03-26 10:16 浏览量:15
1998年3月26日(农历二月廿八),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负责人宣布将为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建造一间单独的展室。当时《蒙娜丽莎》在卢浮宫德农厅展出,因参观人数众多,展厅常出现拥挤现象,影响人们欣赏画作,所以博物馆决定为其单设展室。计划中的新展室面积预计为200平方米,于2000年完成。
创作者是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时间是1503至1506年。采用油彩木板画,具体尺寸无明确官方数据,经数学家计算面积为4081平方厘米。现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议政厅。
人物原型一般认为是佛罗伦萨布商弗朗切斯科·戴尔·乔孔多的妻子丽莎·盖拉尔迪尼。
1503年,达·芬奇受弗朗切斯科之邀为丽莎创作肖像画。达·芬奇为捕捉到她发自内心的微笑,采用了讲笑话、请喜剧演员表演、乐队演奏等多种方式,历时四年反复加工创作完成。
画中人物蒙娜丽莎身姿安详稳重,两眼望着远方,双手交叠放在身前。她没有眉毛和睫毛,符合当时贵妇的潮流。其头发漆黑柔顺,笼着薄纱,纤秀又丰润的手指与周围环境色泽不同。
背景是山崖、小径、石桥、树丛与潺潺流水,向远方延伸,充满诗一般的意境。在背景中的桥拱上可以看到数字7和2,也可能是字母L和数字2
《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美学方向的代表,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也适时地表现了基于人文主义内涵的形式美。
许多艺术家以《蒙娜丽莎》为蓝本进行创作,如达达主义者马歇尔·杜尚创作了《有胡子的蒙娜丽莎》,超现实主义者萨尔瓦多·达利创作了《达利的蒙娜丽莎自画像》等,推动了不同艺术流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