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件绞胎瓷作品入藏中国美术馆
更新时间:2025-03-26 13:06 浏览量:6
河南日报社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郭明瑞 通讯员 杨帅
3月22日,河南省修武县的国家级非遗当阳峪绞胎瓷传承人柴战柱大师创作的作品《硕果》《孔雀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馆长吴为山亲自签署收藏证书。
中国美术馆作为我国艺术领域的国家级美术殿堂,1958年开始兴建,致力于收藏、研究、展示中国近现代及当代艺术家的优秀作品。馆内藏品丰富,涵盖了绘画、雕塑、书法、摄影等多个艺术门类,全方位展现了中国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与创新成果,是中外艺术交流的重要窗口,也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艺术创新发展的核心阵地。
据了解,《硕果》由红绿白三种瓷泥精心制胎、雕刻烧制而成,其花纹细腻流畅,釉色晶莹剔透,造型饱满,神似南瓜等饱满果实,生动呈现出丰收盛景。该作品已入选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材。《孔雀壶》选用当阳峪黑、白两色瓷泥,纯手工运用上百条线条编花,仿照宋时孔雀开屏的羽毛纹,序列精巧、层叠紧密,工艺浑然天成。它以独特羽毛纹为亮点,完美复原宋代绞胎瓷原始风貌,将中国绞胎瓷传统工艺精彩呈现,集艺术性与收藏价值于一体,作品获大地金奖、云工奖获中加文化节金奖并被加拿大博物馆、香港东方艺术博物馆珍藏。
柴战柱说,昨天的艺术品是今天的文物,今天的艺术品是明天的文物。此次两件作品入藏中国美术馆,彰显了焦作绞胎瓷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魅力,进一步提升了焦作陶瓷文化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