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清代书家笪重光:十七帧墨宝中的笔韵风华
更新时间:2025-03-10 09:49 浏览量:7
品鉴清代书家笪重光:十七帧墨宝中的笔韵风华
清代书坛,笪重光独树一帜。其笔下十七幅经典书法,似一部无声乐章。或灵动如潺潺溪流,或苍劲若峭壁古松。每一笔,皆藏岁月沉淀;每一字,俱显艺术匠心。让我们踏入这场书法盛宴,领略笪重光的翰墨魅力 。
——题记
清代书法经历了从帖学到碑学的转变,早期延续明季书风,中期帖学渐衰,碑学兴起,晚期碑学达到中兴。书法家们如王铎、傅山等在继承明代遗风的同时,也开创了新的书法风格,形成了雄浑渊懿的书风。清代书法集历代之大成,篆隶之风大盛,是书法发展史上的又一个中兴期。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清代著名书法家笪重光书法作品。
笪重光(1623-1692),字在辛,号君宜、蟾光、江上外史等,江苏丹徒句容人(一说江苏丹徒)。顺治九年(1652)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因弹劾权臣明珠罢官归隐。工书画,晚年隐居茅山修道,著书画理论《书筏》《画筌》,为清代艺术史重要文献。《清史稿》卷二百八十二有传,康熙帝南巡时曾随行。
笪重光书法别具一格。其行草用笔灵动多变,线条流畅且富有韧性,提按转折间尽显功力。结体疏密得当,欹正相生,布局虚实相生,整体呈现出清新洒脱又不失典雅的艺术风貌,极具审美价值。《书筏》论书独辟蹊径,提出“精美出于挥毫,巧妙在于布白”,奠定其清初书论开拓地位。
书法代表作品有:《录胡安 “客窗杂兴” 七言诗轴》《自作七言诗轴》《行书山中纪闻诗轴》《行书七律诗轴》《拟白居易诗轴》《草书杜甫江上五绝诗轴》《行书韦庄王道者七律诗轴》《录唐李涉别南溪行书诗一首》《答长安友人作五律一首》《行书 “宇内存知己” 五言诗扇面》《行书五言诗扇面》《行书七绝诗轴》《小楷嘉州集》《笪重光书扇查士标疏林夕照册页合装轴》《行书七言联》《行书七言诗》等。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录胡安客窗杂兴七言诗轴》赏析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录胡安客窗杂兴七言诗轴》行书, 纵122.5厘米横55.9厘米,南京博物院藏。此轴笔力苍劲又不失灵动,布局疏密得当,尽显其深厚功底与独特艺术格调,极具观赏与研究价值 。
释文:“酒渴呼童吸(汲)井华,借眠月径影初斜。小窗红叶时飞下,误作春风扫落花”。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自作七言诗轴》赏析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自作七言诗轴》以绢本为载体,呈现独特质感。此作纵160.2厘米,横46.6厘米,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笔锋游走间,尽显潇洒自如,线条刚柔并济,字里行间满溢才情,彰显出非凡的艺术魅力与深厚底蕴。
释文:“野水桥边旧业存,数间茅屋向乾坤。太平一半深山得,何必承明始是恩。郁冈笪重光书”。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行书山中纪闻诗轴》赏析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行书山中纪闻诗轴》魅力非凡。它以纸本为依托,纵160厘米、横46.7厘米,现珍藏于南京博物院。其行书笔势灵动,似行云流水。释文所记山中见闻,经笪重光笔墨演绎,生动鲜活,尽显书法与诗意交融之美。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行书七律诗轴》赏析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行书七律诗轴》为其佳作,纸本材质,尺幅达纵186.1厘米、横88厘米,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此作笔锋运转自如,墨色浓淡相宜,虽释文略去,单看书法,亦能感受其雄浑大气与深厚功底。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拟白居易诗轴》赏析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拟白居易诗轴》纸本行书,纵94.5厘米横42.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作书于1686年,时笪重光64岁。其行书学苏、赵,行笔工稳圆润,字姿丰厚端丽,兼具笔健姿媚,已现清初馆阁体端倪,风格独树一帜,他也因此位列“康熙四家”。
释文:人喜生男好,生男结姻苦不早。人知养女爱,养女嫁年索穿戴。富室繁华若自然,贫家莫怪多愁态。一重欢集一重悲,今生未了前生贷。掉脱乡闾省牵累,免呼儿妇添门婿。颠鬓芟除着处安,东边持钵西边,又防老大失依栖。衰疾谁为供廪饩,波波碌碌构庵居。出世还如出世未,嗟哉人生七尺身。生营子孙死莹隧,但听精英不肯来。不怕未而使聪慧,我为君谋长久计。希夷且向空中寄,本无壁落任游行。漫说僊班分果位,只待虚空粉碎时,与尔虚空同一气。丙寅孟夏,始青道人书于鷃笑斋。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草书杜甫江上五绝诗轴》赏析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草书杜甫江上五绝诗轴》册页,纸本行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其上仅题 “江上,笪重光书”,释文为杜甫诗句 “凿井交粽叶,开渠断竹根。扁舟轻袅缆,小径曲通村”,尽显古朴与诗意,彰显笪重光深厚的书法功底与对杜诗的独特演绎。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行书韦庄王道者七律诗轴》赏析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行书韦庄王道者七律诗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作落款为 “笪重光书”,钤有 “鴳笑斋”“江上笪氏图书印”“润州笪重光印”“一字太辛”“始青道人” 等印章,从钤印中,能一窥其创作心境与艺术追求。
释文:“云遥指海中央,金鼎曾传肘后方。三岛路岐云有月,十洲花木不知霜。因携竹杖闻龙气,为使仙童带橘香。应笑我曹身是梦,白头犹自学诗狂”。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录唐李涉别南溪行书诗一首》赏析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录唐李涉别南溪行书诗一首》纸本行书,纵121.8厘米横37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其行笔自然,点划圆润,兼具苏米风格又信笔任墨,气势沉着。书学见解尽显于作中,王文治盛赞其书风,此作一气呵成,神完气足,足显其非凡造诣。
释文:如云不厌苍梧远,似雁逢春又北飞。唯有隐山溪上月,年年相对两依依。江上外史笪重光。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答长安友人作五律一首》赏析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答长安友人作五律一首》纸本行草书,纵242.8厘米横52.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作是写给吴湛的五言律诗,钤印丰富。其注重用笔,如《书筏》所述,字的捺撇各具姿态。作品出入米、董,字体修长、点画丰腴,秀雅中尽显强健笔韵。
释文:“比来佳自胜,别去念何如。江上一分手,山中两得书。情随篱景老,秋与故人踈。燕许无先后,垂名及盛初。答长安友人作书为冉渠老公祖年台笑政。欝岗治弟笪重光”。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行书宇内存知己五言诗扇面》赏析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行书宇内存知己五言诗扇面》此扇面以行书呈现,笔锋游走间尽显潇洒之态。虽尺幅小巧,却凝聚着笪重光深厚的书法功力,寥寥数笔,尽显独特艺术魅力。
释文:“海内存知己,相依有我翁。挂冠犹健在,高枕羡愁空。海鹤窥新幌,江云引旧聪。浩然一杯酒,思与李膺同。寄李给谏诗,为梅庵道坛书正”。笪重光。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行书五言诗扇面》赏析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行书五言诗扇面》页,纸本行书,纵16.5厘米横50.5厘米,江苏省美术馆藏。其取法魏晋,兼摹各家,笔意遒劲,天真尽显。于扇面方寸间,行笔流畅,点画圆润,气势沉稳,将《书筏》见解融入笔端,尽显变幻之妙,毫无尘滓气。
释文:“白云钟声扣,青天鸟自鸣。山川一望际,万象眼中明。书为旭峰吟长”。笪重光。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行书七绝诗轴》赏析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行书七绝诗轴》页 纸本行书,纵 127.5厘米横55.8厘米,无锡博物院藏。其笔触灵动,字里行间尽显深厚功底,尺幅间蕴藏独特艺术魅力,令人观之难忘。
释文:“剑光出匣耿秋莲,磨砺峥嵘濯涧泉。又是一番风雨过,青枫月下竹娟娟”。重光。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小楷嘉州集》赏析
笪重光《小楷嘉州集》之一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小楷嘉州集》昆仑堂美术馆藏。彼时董书盛行,笪重光未随流俗,却因早隐未受关注。直至清代中期,同乡王文治对其书法推崇有加。因其小楷书传世稀少,这本《小楷嘉州集》更显珍贵。
笪重光《小楷嘉州集》之二
笪重光《小楷嘉州集》之三
笪重光《小楷嘉州集》之四
笪重光《小楷嘉州集》之五
笪重光《小楷嘉州集》之六
笪重光《小楷嘉州集》之七
笪重光《小楷嘉州集》之八
笪重光《小楷嘉州集》之九
笪重光《小楷嘉州集》之十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笪重光书扇查士标疏林夕照册页合装轴》赏析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笪重光书扇查士标疏林夕照册页合装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合装轴集笪重光书扇与查士标画作于一体,两者相得益彰,兼具书法的笔韵与绘画的意境,承载深厚艺术价值,尽显独特魅力。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行书七言联》赏析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行书七言联》立轴 纸本,纵120厘米横18厘米2联。其上钤有 “笪”“江上外史”“万善堂” 印,落款表明是笪重光赠与异老词宗。此联行书笔力稳健、气韵流畅,尽显大家风范,极具艺术收藏价值。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行书七言诗》赏析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行书七言诗》立轴。尽显其深厚书法造诣。笔锋游走间,墨韵流淌,字体或刚劲挺拔,或灵动飘逸。每一笔都倾注着他对书法艺术的独到理解,在尺幅之间构建起诗意与书艺交融的美学空间,令人观之难忘。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著作书筏》赏析
清代书法家笪重光《著作书筏》乃重要书论著作。文中 28 则论述笔法、墨法等方面,精准深刻、言辞简洁,尽显其深厚功底与修养。其中不乏理论结合实践的妙语,如笔法之论。王文治赞其可与《书谱》比肩,足见价值非凡。
欣赏了笪重光的书法作品,其风格独具魅力,技巧更是精妙绝伦。行笔间,或灵动飘逸,或苍劲有力,笔锋的提按转折尽显深厚功底。而研读他的《著作书筏》,其中理论鞭辟入里,从笔法到墨韵,从结构到布局,皆有独到见解,对理解其书法创作思路助益良多。
赏名家书法,品从容人生。读者们,观赏了听月为你分享的笪重光以上这些作品,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一起探讨书法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