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世界|当代艺术名家张会元——作品欣赏
更新时间:2025-03-27 12:13 浏览量:12
中国民盟盟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湖北省优秀中青年文艺人才库成员
湖北省书画研究会楚简研究院副院长
民盟湖北美术院副院长
仙桃民盟书画研究院院长
仙桃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展览/获奖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入展第二届“民间高手杯”书法全国大奖赛获三等奖“书画传千年”柳公权杯·范宽杯书画作品展获三等奖。“首届仰韶文化‘彩陶坊杯’全国书法大奖赛作品展”获地利奖。第三届“王铎杯”全国书法大赛中荣获优秀作品奖(最高奖)。第四届湖北艺术节全省群文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入展。“香城泉都·诗经嘉鱼”杯全国书法展入展。“与爱同行 惠游湖北”主题文艺作品征集活动书法作品获优秀奖。2022“艺起迎亚运”中国书画大赛获铜奖。“傅山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获奖(最高奖)。湖北省冰雪运动书法摄影大赛获一等奖教育部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教师组一等奖乡韵潮声·首届金庸武侠经典诗词主题创作书法展入展"宋词高地·词韵潍坊"全国书法邀请展入展时代华章﹣湖北省社科界书画作品展入展孝行天下·湖北省首届隶书作品展尚意·湖北省首届行书展第二届"吉日癸巳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作 品 欣 赏
持之匪强 来之无穷
——小议张会元其人其书
文/何慧敏
时间的脚步匆匆,从未为任何人停留过一分一秒。要说公平,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公平的了。
但我们每个人对时间的态度却是千差万别。有人利用时间积攒财富,积细流而成大海;有人利用时间学习知识,聚沙而成高塔……
我与会元相识于仙桃师范学校, 三十多年来他高挑而偏瘦的身材一直没有变化,只是他的头发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稀疏了。他腼腆的笑容如他诚实善良也一直保持着。我有幸当过他几天的书法指导老师,尔后几十年的交往,更多的是朋友之间的情谊。
会元写字的天份很高,他对字形结构精确把握的艺术感觉或曰本领似乎与生俱来。和其它艺术门类无异,写字是要天份的。杨守敬在他的著作《学书迩言》中说:学书天资第一,多看次之,多写又次之……俗话说:天生一半,学成一半。会元两个一半都占了,合在一起便有了成功的整体。
“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这是千百年来书法人必须牢记的话,会元于此是身体力行的。
会元的书法历程并不复杂,从楷书入手而后行草,间或写过一段时间的篆书。“书法当写本性”这是一个应当遵守的规律。选择适合自己的东西去学习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自己不要和自己作对。当你犯错时,时间不会停下来让你慢慢纠正。或许当你醒悟的时候,为时已晚。
近几年来会元书法水平的突飞猛进在圈内是有目共睹的。真个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年有一年的境界,丰收的成果不仅喜悦了他自己,也分享了师友们。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心无旁骛的钻研,持之以恒的坚守,是他在书法上取得成功的几个方面。
会元在书法的取法上也颇有见地,早年对颜鲁公下过一番功夫,为他之后书风的行成尊定了基础,转而学行草没有受时风影响埋头习“二王”,而是顺颜而下至苏东坡,兼之参以王铎的水墨淋漓,甚至对八大山人的冷峻、浑厚也纳入笔下,溶化其中而不见痕迹。“笔墨当随时代”也是艺术发展的规律。从文字上讲是从繁到简的过程,而书法则是从小到大的过程。会元做到了“小大由之”“尽精微而致广大”。近几年他书法的不仅篇幅愈来愈大,单字也是愈来愈大。这无疑加大了书写的难度。在他的小作品中能窥见其气势,大作品里能看出微妙。“方圆者,真草之体用。真贵方,草贵圆。方者参之以圆,圆者参之以方,斯为妙矣。”会元能如此实得之于他学书与古人有暗合的学书经历。“隻日学草书,双日学真书。真书兼行,草书兼楷,十年不倦当得名。”教师的职业不仅使他自觉不自觉的不断提升自己的书写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学相长。在学中知不足,在教中知困。读书写字是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云“字如其人”,于会元我曾惶惑过,在他外表温文尔雅甚至有点腼腆羞涩的背后怎么会是大气磅礴、有排山倒海之势的书法作品?不知其人者评其书难免堕入隔鞋搔痒的尴尬。在当今社会每个人的生活都有来自不同的压力,会元也不例外。但他从无怨声,总是把“不可与外人道”的喜怒哀乐寓之书。
我与会元情在师友之间,性格与处世态度上有诸多相似之处。至于爱书法而矢志不移是我们的共同点。如欧阳修所言:“自幼所喜事多矣,中年以来,渐已废去,或厌而不为,或好之未厌,力有不能而止者。其愈久益深而尤不厌者,书也。”书法艺术是我们之间的纽带,会元为人诚朴善良的本色是我最欣赏也是为人最难能可贵的品质。用范仲淹的话说:“噫,微斯人,吾谁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