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木刻铭记烽火岁月,用艺术传承民族精神
更新时间:2025-03-27 14:04 浏览量:5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中共越秀区委宣传部、中共兰考县委宣传部指导,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兰考县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主办,越秀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高剑父纪念馆及刘岘纪念馆共同承办的“刀锋下的呐喊——刘岘木刻艺术展”近日在越秀区高剑父纪念馆开幕。展览通过展示刘岘的70余幅珍贵木刻版画作品,追溯抗战烽火,致敬民族脊梁,带领观众感受艺术与热血交织的永恒力量。
刘岘先生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亦是鲁迅先生倡导的革命文艺思想的忠实践行者。在民族危亡之际,他毅然以新四军战士与艺术家的双重身份投身抗战洪流,将刻刀化为武器,以木版为战场,创作出大量饱含爱国热忱与抗争精神的作品。其刀锋下的黑白线条,既是血泪历史的真实记录,亦是唤醒民众、鼓舞斗志的时代号角。鲁迅曾评价其作品“密而不紧,纤细而不失力度”,正是这种“金石刀法”让苦难淬炼为力量,让抗争升华为诗章。
《炸桥》
本次展览以“抗战时期”与“新中国建设初期”两大篇章为主线,系统梳理刘岘的艺术生涯与精神脉络。抗战主题作品中,《反扫荡》《炸桥》《冲出去》等经典之作,以粗犷凌厉的刀痕再现军民同仇敌忾的壮烈场景;《怒吼吧中国》系列、《吼声》则通过极具张力的构图,刻画民众从蒙昧到奋起的觉醒历程。新中国成立后的创作中,刘岘将视野投向社会主义建设与人民生活的变迁,《老支书》《瞧,咱们的拖拉机》《谷丰满仓》等作品既延续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又展现出时代新生的蓬勃气象。
高剑父纪念馆馆长、展览策展人李琰强调,刘岘木刻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其历史见证性,更在于启迪今人思考艺术与时代的深刻关联——如何以创作回应现实,以精神照亮前路;从“纪念”延伸到“启迪当下”,赋予展览当代精神教育意义,也是作品时代价值升华。
《反扫荡》
主办方还表示:“刘岘先生的作品不仅是革命文艺的珍贵遗存,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永恒注脚。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以艺术致敬历史,让年轻一代透过刀锋刻就的画卷,触摸民族涅槃重生的精神密码”。
《怒吼吧中国》系列
展览现场,观众刘小姐说道,作品木纹肌理间浸润的硝烟与热血,其艺术锋芒直指人心,引发我们对历史厚重感的共情,让观众知道木刻作为抗战武器的时代意义,体悟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冲出去》
《瞧,咱们的拖拉机》
《谷丰满仓》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