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霞浦的黑白艺术,你见过吗?
更新时间:2025-03-29 07:00 浏览量:4
第六批霞浦县申遗项目:木刻版画
今天来聊聊霞浦珍贵的非遗宝藏——木刻版画
这项艺术历史悠久
起源于清代
自诞生之日起便带有浓厚的霞浦地域特色
历经岁月传承至今
跟随小浦的步伐
一起去探索吧
时间回溯到1931年,鲁迅倡导新兴木刻运动,中国自己创作的版画由此崭露头角。霞浦的林樾烈士,作为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其版画作品在抗战和反内战时期犹如一束璀璨的光芒,通过黑白的强烈对比,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激发了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学校里的木刻教学活动培养了大量杰出人才,为这门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追溯历史,木刻艺术早在唐朝初创,宋元时期蓬勃发展,明代达到鼎盛,清代更是广泛普及。值得一提的是,图像印刷作为印刷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头可追溯至古代凸凹艺术,如彩陶图纹、甲骨文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木刻版画,亦称黑白木版画,其魅力在于仅凭黑白两色,便能展现世界的万千精彩。黑白两色是版画的精髓,强烈的对比让人一眼难忘。它不仅能清晰展现物体的形态,还能巧妙蕴含各种情感,简约而不简单,内涵丰富,其他画种难以比拟。
在制作过程中,创作者先在木板上刻出反向图像,再印至纸上。看似简单的步骤,实则充满讲究。木刻版画集绘画、刻板、印刷于一体,创作者运用刻刀在木板上刻、切、铲、凿、划,每一刀都蕴含着独特的创意和情感。握刀姿势亦十分讲究,利用杠杆原理运刀,通过力度变化刻出多样化的刀法,趣味横生。
版画的墨色具有独特的印刷美感。木板上的天然纹理,如毛糙、深浅、斑驳、脆裂等,都能创作出别具一格的肌理效果,赋予作品神秘感和现代感。抽象的纹理与具体的形象完美融合,艺术韵味十足。此外,木刻版画注重运用独特的木刻语言和手法进行构思创作,充分发挥黑白变化的节奏美感。每一次观赏,都能发现新的惊喜,令人回味无穷。
木刻版画是霞浦的骄傲。下次若遇木刻版画,请务必细细品味,感受这黑白之间蕴含的无限魅力。
§§
来 源:霞浦县文体和旅游局
作 者:小浦
编 辑:黄美玲
责任编辑:陈勇
审 核:杨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