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如果是艺术家,你会想要一个什么样子的家 | 高分课设

更新时间:2025-03-29 13:26  浏览量:5

转自:小印帆的建筑笔记

喻鸿儒

合肥工业大学 本科

同济大学 硕士

·成绩排名专业第一

·2021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三等奖

·第十九届亚洲设计学年奖银奖

·2020东南·中国建筑新人赛BEST16

这个方案是大三上学期完成的一次课程设计,课程时长为8周。在今年,也就是课程结束的半年以后投递了第十九届亚洲设计学年奖的比赛,最终在商业建筑与空间组别中收获银奖。方案完成依旧存在不足,希望大家多多交流指正。

模型与图纸

任务书解读

可以看到任务书里面的要求还是很多的,要做小型旅馆,要为艺术家们提供创作和生活的场所,要结合山坡地形进行设计……虽然艰难,但接到任务书时还是充满期待,这也是难得的锻炼机会。作为建筑学学子,与艺术本就有着一点点的联系,想象着能亲手打造一处激发艺术家创作激情的场所空间,又能在滨水山坡这一特殊地形进行设计。

一、设计思考

课程全程在王旭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结合王老师的指导要求,以及自身对课程命题的理解和表达方向的追求,我将此次设计的推进落实在两条思考的线索上,一是对场地的呼应,包括地形、景观、人文等等;二是对使用人群的思考,主要体现在艺术家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以及如何由此打造空间。两条主线的交汇最终使设计方案得以呈现。

线索一:与“背山面湖”场地的呼应

场地的分解与重构

场地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紫蓬山景区内的一块空地,东临千山水库,场地坐落在低矮的丘陵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上下落差约9米。场地北侧与西侧为山坡,被茂密的树林覆盖,东侧是水库,对岸是风景区,南侧是低洼处的田野与果林。

通过实地调研,我对场地的自然环境有了更真实的了解,记录的景观的分布与重要程度,道路交通的设置。这也影响了之后功能分区的布置。

在课程之初,王老师花了两节多课的时间让我们对地形进行分解,不用受限于起伏平滑的曲面模型,而是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后期方案生成的可能性,用独特的手法做出一个场地模型。

·地形分解的形式化设定

阶段一:探索地形表达的形式秩序、材料与可操作性,剔除无秩序的表达

阶段二:根据建筑的景观朝向、体量尺度要求对形式化地形进行修正

阶段三:通过在形式化地形上的提、压、推、拉等操作,形成基本的建筑空间和形体

在这样的地形分解逻辑下,我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将等高线作为垂直高度的片墙,土地视为片墙间联系的空间。结合田野、树林的肌理,将这些平面上的线条提升,完成了地形的分解模型。

基于地形分解的方案构思

地形分解完成之后,将竖向的片状梳理、揉搓、舒张成片墙,有的部位进行收口和压缩,有的部位进行开放。

然后连接片墙形成体块,增加间隙、完善流线、丰富空间,最终形成方案。

线索二:关于使用者的思考

在一周多的地形分解与构思之后,王老师让我们关注艺术家这一特殊人群,进行调研和分析。

我选取的艺术家是画家和摄影师两个类型,通过资料收集查阅,主要是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文章视频,包括看一些纪录片,对使用人群也有了较客观的分析结论,比如各自所需要的隐私空间、交流空间、展览空间及其氛围等等

艺术家的特点落实在空间处理上,结合地形,置入了功能,处理私密空间和共享交流空间的联系。

然后再结合其他使用人群,包括普通旅客、工作人员、路过的人等等,完成方案推进的思路线索。

二、方案生成与设计表达

设计手法

有了前面关于地形分解和使用人群分析的两条主线,方案的雏形已经显现。结合地形分解的方案构思,本设计以“墙”的构成为空间生成的主要手法,以墙为载体打造出线性空间,用以满足各个功能需要,增强人们在建筑中的游览体验。

手法的确定也使得空间、结构与流线的确定。空间上纵向形成空间序列,横向切割体块;结构上,散发状扇形轴网与承重剪力墙相结合;流线上,结合功能与游览性形成回转流线。

整体形成跌落式阶梯型建筑布置,契合地形,减少挖填土方量。

功能分区

结合场地的景观朝向与道路出入口设置,将公共服务部分放在较低处,靠近东侧;辅助与管理用房位于东北角,紧邻员工主入口;艺术家工作室和普通客房位于西侧和地势较高处,具有面向田野与水库两个较好的景观朝向。

房型的推敲

针对画家、摄影师、普通游客三种人群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房型。

画家与摄影师的房间内增加工作室,随着地形跌落的空间与墙体构成、窗户开洞相结合,营造能激发创作热情与适合其工作的空间,也设置了天井、共享庭院等等。

平面细化与流线分析

结合任务书各个功能的设置和面积指标的要求,将不同的房间置入墙体之间的空间内,保持总体的空间序列不变。片墙所形成的线性空间为特殊的空间感受和秩序营造提供可能。

方案中的流线主要分为四种:入住流线、艺术家生活流线、游览流线与工作人员流线。每种流线在墙体间穿梭,考虑景观的朝向和功能可达性,同时最大化地增强建筑的可游性。

庭院设计

当墙体围合建筑以后,剩余的建筑间的开敞空间变成为或大或小的庭院。有的点缀在客房、工作室之间,另外,作为核心的大庭院也结合建筑肌理形成了退台式的庭院空间,同时成为室外展廊,和室内的展厅一起作为艺术家作品的展示交流场所。

先根据地形对场地退台处理,形成台阶式庭院,在其中划分点状停留空间,沿着台阶轮廓形成路径,将点状广场连成一体,形成艺术的梯田。

构造

由于此方案聚焦于墙这一构件来形成建筑空间,墙体也成为了主要的承重结构构件。这一部分借鉴案例,决定采用空心砌块为模版,内插钢筋作为支撑,在其中浇筑混凝土。

方案的屋顶也是构造关注的一点,一开始只是做了平整的楼板,在老师的建议下,采用反梁的结构形式,将室内净高最大化,同时屋顶反梁形成的外立面肌理要和方案整体所表达的相一致。

“墙”的空间构成与场所营造

墙有着引导入口、分隔庭院、连接内外、形成展廊、作品展示与组织流线的功能。

墙是文化之墙、艺术之墙、生活之墙,所形成的空间秩序、建筑肌理、方案特色,使山地如同水面一般泛起涟漪。

三、个人感谢

两个月的方案推敲过程让我得到了许多方面能力的锻炼与提升,从地形分解到人群分析,再到手法的提出与深化,最终考虑到每一处细节与尺度,并在规范下完成方案的形成,过程充满了艰难与惊喜,最终也收获了不错的成绩。感谢王旭老师的指导,王老师的要求一直都非常严格,这也让我们在方案设计过程中能尽量做到极致,我也从中感受理性与感性的碰撞。

方案中还处在的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包涵。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