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让艺术与产业发展同频——舒兰市非遗传承人纪艳蕊返乡创业小记

更新时间:2025-03-30 07:24  浏览量:13

一捧黏土,如何妙手生花?舒兰市的非遗传承人纪艳蕊用球黏土制作出了众多憨态可掬的“人参娃娃”“舒兰白鹅”,让家乡产业通过另一种方式“活”了起来。

2018年以前,纪艳蕊一直在外地工作,在成都当过黏土画老师,在云南当过志愿者……她常说:“我特别想家。”

返乡创业的契机源于2017年。那年,她前往水曲柳镇搞创作,开始与家乡的球黏土结缘。

球黏土是一种富含有机质的高可塑性、软质结合耐火黏土。球黏土的这种特性既十分适合发展耐火产业,也很适合创作成手工制品。

“一把球黏土,加水揉捏,可以千变万化,那一刻我像孩子一样着迷。”纪艳蕊说。这种细腻柔软、可塑性极强的黏土,点燃了她的创作激情,也让她找到了艺术与故土联结的纽带。

自此,她一发不可收。

2018年,纪艳蕊回到家乡创业。最初,在60平方米的工作室里,她将舒兰的地域文化融入黏土艺术:用黏土加色捏出金黄的稻穗,作品《金秋》登上文学期刊封面。

2021年,舒兰开始大力发展白鹅产业。这将从小喜欢大鹅的纪艳蕊与舒兰市的产业布局连在了一起。2023年,她耗时8个月收集3000根鹅毛,依托球黏土成型制成镇馆之宝——霓裳羽衣。不少艺术爱好者慕名来到工作室,只为看一眼那件“只借不卖”的霓裳羽衣。

当传统黏土画遇上现代文创,纪艳蕊的创业之路在家乡产业发展的衬托下日益宽阔起来。舒兰推动人参产业升级,她创作出了灵动可爱的“人参娃娃”,入围2023年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舒兰发力白鹅全产业链,她推出了“悠闲鹅”系列文创……随着文旅融合成为趋势,她走遍凤凰山、亮甲山等景点,用黏土记录家乡变迁。

这几年,舒兰市把她的作品不断地送到更高的平台去展览,舒兰经济发展的脉搏也通过工艺美术展现了出来。“艺术不能脱离时代,不能脱离现实,我的笔和泥土,都要为家乡服务。”她说。

随着舒兰市白鹅产业的蓬勃发展,舒兰鹅街在去年正式投入运营,纪艳蕊也在鹅街上开了一间艺术工作室。为了让鹅街的商户们能够安心发展,舒兰市对入驻鹅街的商户在租金上提供优惠,并给予装修补贴。“现在的工作室有120平方米,比过去大了一倍,政府给了这么好的政策,我创作起来更能甩掉包袱,认真研究作品了。”如今,纪艳蕊的工作室不仅是创作基地,更成为舒兰文创的“窗口”。经她手制作的文创产品有20余种,游客在工作室可以体验黏土制作,还能购买“白鹅”“人参”等文创产品。

舒兰市白鹅产业日渐壮大,纪艳蕊也有了新的规划:“我想建一座黏土画博物馆,把白鹅元素纳入博物馆,让全世界看到舒兰白鹅的魅力。”她还计划与相关高校合作开设非遗课程,尝试开发黏土画数字藏品,用科技为传统技艺赋能,现在她开始向新媒体运营方面发展。“非遗作品不能困在展柜里,它应该活在市井中、田野上,冲向‘云端’。”

吉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靳旭

编辑:范小媛

初审:朱富江

复审:王乃卓

终审:肖模喜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