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刻艺术馆可以给孩子讲的知识(6)

更新时间:2025-03-30 22:29  浏览量:6

田良宽造像碑

一、田良宽造像碑

田良宽造像碑,又称邑子四十五人造像碑,是一块道、佛混合风格的造像碑,无明确年号,推测制作于北魏正始至延昌年间(公元504年至515年),目前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1、形状特征

大致呈现梯形,尺寸为157x44x32厘米。碑石四面均雕刻有图像,佛道形象各占据两个侧面。

2、雕刻内容

(1)正面:顶部设有一个屋形龛,内刻道教三尊像。主尊头戴道冠,右手持麈尾,左手轻抚脚部,身着对领道袍,腰间系有腰带,下巴和嘴唇上方可见线刻的胡须,眉毛之间的上方位置刻有类似于佛教中白毫的小圆圈,耳朵垂至肩膀。两侧分别站立一位侍者,同样戴着道冠,手持笏板,站在莲花座上。屋形龛楣上方装饰有一个大型铺首,上面有两个相对的鸟类图案,尾巴较大,形状类似凤凰,口中衔有祥云。龛下的中心位置放置了一个香炉,右侧有一位被称为“邑师”的人物——田阳仁,他右手拿着一把锤子,左手似乎握着一个铃铛。香炉旁边是一位题名为“田良宽”的供养人,可能是主要出资建造这座造像碑的人。下面还留存有多层供养人的画像,每层都有题名,包括多位道士和道民。

(2)背面:主龛内雕刻有三尊佛像。主尊结跏趺坐,头顶高耸的肉髻,身穿对领袈裟,内衬僧祇支,双手做出施无畏印和与愿印的姿态,赤裸双脚。左右两侧各有一位菩萨相伴。龛楣采用火焰纹饰,上方有两只飞天,它们上方又出现了两只较小的鸟类图案。龛外右侧立有一位僧侣,题名为“比丘僧智”。龛外下方也刻画了一位僧侣,题名为“比丘道☐”,龛下有一名托举底座的力士,左右两边各有一只狮子。碑石底部有三层供养人的画像,题名为多个佛弟子。

(3)左侧:上方设置了一个圆形拱门式的龛,龛内雕刻有一尊坐着的神像,头戴道冠,束紧腰带,手中并没有持有麈尾,而是抬起手臂,姿势如同佛陀,赤脚而坐。龛楣下方悬挂着两条龙头,各自衔着祥云。龛上的中央位置也有一个大型铺首,上面有两位飞仙,他们捧着香炉和供盘。龛立有一位人物,下方有道士的题名。龛下还展示了两层道民的画像,每一层都有相应的题名。

(4)右侧:中部上方开设了一个圆形拱门式的龛,龛内雕刻有一尊坐佛,龛楣采用火焰纹饰。

朱辅伯造像碑

二、朱辅伯造像碑

朱辅伯造像碑是北魏建明二年(531年)的佛教造像碑,1959年出土于陕西华县瓜坡,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1、规格尺寸

高178厘米,宽85厘米,厚19厘米。

2、雕刻内容

最上部为倚坐佛像,左右为胁侍菩萨。中间的坐佛半跏趺坐,二胁侍菩萨与上龛相同。右侧有题记“大魏建明二年正月十五日造石象一区清王象”。下部为释迦多宝佛双坐佛像。底部是供养人像和骑马、牛车出行图,中间为二龙绕香炉图案。

2、艺术价值

(1) 其雕刻风格融合了佛教和道教的元素,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交流。

(2)造像碑上的佛像和菩萨像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3)碑上的题记和供养人像等内容,为研究北魏时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断臂菩萨

三、唐代断臂菩萨像

东方维纳斯的断臂菩萨像指的是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一尊唐代密宗菩萨像,因残缺的美感与艺术价值被赞为“东方维纳斯”。

1、出土信息

出土于西安北郊唐代大明宫遗址附近,据推测可能是当时皇宫里祭拜的用品。

2、 雕刻工艺

采用圆雕技法,线条简洁流畅,以凸起的阳刻线条表现衣纹,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体态和服饰,展现了唐代雕刻技艺的高超水平。

3、艺术特色

(1)体态优美:菩萨像上身袒露,左肩斜披一缕轻纱,下腰束露脐薄柔透体的长裙,服饰华美小腹微挺,若烟笼水洗,纹线流畅自然,匀称健美的躯体曲线暴露无遗。

(2)细节精致:菩萨像的肩部有着卷曲的头发,这是典型的波斯人发型特征。菩萨像的两个膝盖骨透过轻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一个大一个小,这是因为人站立的时候着力点不同而出现的情况,雕刻家在把握这种细节的时候非常细腻。

(3)风格独特:这尊白玉造像趋于女性化,菩萨娴静的体态,华贵而含蓄,但并不过分强调女性特征。

四、放下身外之物,得自在之心的句子

不拟人间更求事,些些疏懒亦何妨。——白居易《南龙兴寺残雪》。

不再打算在人间追求更多的事情,稍微有些疏懒又有什么关系呢,体现了放下追名逐利之心,享受闲适的自在。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白居易《销暑》

心中没有多余的物质欲望,眼前便没有多余之物,只觉窗下清风拂面,惬意自在,表明放下物欲可得内心清爽。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李白《侠客行》

事情办完后,轻轻拂去衣服上的灰尘,将功劳和名声隐藏起来,体现了一种不慕名利、洒脱自在的心境。

几时辞府印,却作自由身。

——白居易《晚归早出》

什么时候才能辞去官职,摆脱束缚,成为自由自在的人,表达了对放下官场身外之物、获取自由的向往。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生在世如果不能称心如意,那么明天就披散着头发,驾着小船在江湖中漂流,意味着放下尘世的烦恼,去追求自在的生活。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杜荀鹤《赠质上人》

静坐或云游,远离尘世的喧嚣,甚至连盛饭的瓶钵和随身物品都没有,体现了一种超凡脱俗、放下物质羁绊的自在境界。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杜荀鹤《赠质上人》

遇到人也不谈论人间的琐事,这样就能成为一个心中没有烦恼事的自在人。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王维《终南别业》

中年以后就开始喜好佛道,晚年时隐居在终南山脚下,表达了诗人放下尘世纷扰,归心自然、追求内心自在的愿望。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

走到水流的尽头,干脆坐下来,看那云雾兴起。体现了一种随遇而安,放下功利心,悠然自得的心境。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我自己却愿意留在山中。表明诗人放下对繁华尘世的追求,享受山居的自在宁静。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