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玻:把每一块玻璃都做成“艺术品”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1 浏览量:2
您见过高达三层楼且没有支撑固定部件的玻璃建筑吗?在上海陆家嘴,苹果旗舰店的“玻璃筒”便是如此独特的存在。它由12块12.8米通高的弧形玻璃构成,仅依靠玻璃自身强度、独特形状与连接方式形成自承重设计,不断刷新着大众对建筑美学的认知。
这一震撼设计背后,得益于北玻股份玻璃深加工事业部(天津基地)全球领先的玻璃深加工技术。当传统建筑材料遇上智能制造,北玻正以科技与艺术的双螺旋,重新定义建筑语言。
作为全球超大玻璃深加工领域的领军者,北玻的拳头产品“超大玻璃”“多曲玻璃”令人瞩目。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宝坻区的北玻天津基地10万平方米智能化生产车间,看到世界最大的钢化炉正在运转,一块面积达20平方米的超白玻璃在高温中舒展变形,最终以1毫米的误差完美贴合曲面模具。“这是为OPPO深圳总部定制的多曲面玻璃幕墙。”技术部副部长孙战锋介绍,北玻研发的多曲玻璃技术可实现双曲线、自由曲面等复杂形态加工,曲面精度控制在2毫米以内。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正是其代表作。天津北玻为场馆供应1.2万平方米超白双曲面夹层中空玻璃,单块最大跨度10.8米,通过自主研发的三维曲面热弯技术,实现玻璃与钢结构无缝贴合,完美呈现冰面涟漪流动感。
展开剩余75%“纯平无斑”是平钢化玻璃追求的完美境界。传统钢化玻璃的“天敌”应力斑,在北玻的无间隙对流加热技术和风栅摆动技术下迎刃而解。“传统钢化炉靠辐射加热,玻璃表面受热不均就像煎煳的饼,边角焦脆、中心夹生。我们则是通过精密风道设计,让高温气流均匀包裹玻璃,内外层温差控制在2℃以内。”孙战锋说。
质检实验室里,高精度光学检测仪显示:北玻超平钢化玻璃在3米范围内高低差不超过0.5毫米。现场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种精度不仅让迪拜七星帆船酒店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毫无光学畸变,更让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智能遮阳顶呈现流动光影。
在研发中心,一块厚度仅3毫米的夹层玻璃正在接受极端测试:钢球撞击后,裂纹如蛛网般扩散却始终不脱落。“这种航空级PVB(聚乙烯醇缩丁醛)夹层技术,让我们的玻璃能抵御12级台风和炸弹冲击波。”孙战锋介绍。
“我们的优势在于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北玻股份副总裁、玻璃深加工事业部总经理高琦介绍说,北玻创新矩阵包括国内首条连续式真空磁控溅射镀膜线、行业首个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实验室及94项授权专利(含29项发明专利)。企业研发支出连续多年均超过销售收入的7%。2024年8.5%的研发投入,构建起从超白Low-E(低辐射)镀膜到超大热弯玻璃的全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
在智能化生产线上,机械臂精准吊装着即将运往全球的玻璃单元:伦敦彭博社总部的水晶幕墙、日本第一高楼的艺术装置……当夕阳为厂区镀上金色,新一代超平钢化生产线正在调试,技术人员专注地记录数据,延续着“玻璃工匠摇篮”的创新基因。
从国家速滑馆、国家大剧院、上海浦东美术馆、华为旗舰店,到美国苹果总部、英国伦敦彭博社、澳大利亚新剧院、迪拜沙漠光影项目,北玻用中国智造诠释着建筑与科技的对话,持续拓展建筑玻璃的可能性边界。
掌门人寄语
高琦:建筑玻璃是凝固的艺术语言
作为北玻玻璃板块掌舵人,我始终坚信:建筑玻璃是凝固的艺术语言。20年来,我们以“让玻璃成为艺术品”为使命,在全球高端建筑领域刻下中国智造印记。从“冰丝带”涟漪到迪拜帆船酒店曲面,从苹果旗舰店弧度到OPPO未来科技感,94项专利技术构建起全产业链创新生态。
站在2025年新起点,北玻正以智能制造重塑格局。AI曲面优化系统提升生产效率40%;8.5%研发投入催生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赋能玻璃深加工连线系统;突破超白玻璃透光极限;智能热弯设备实现毫米级精度;BIM(建筑信息模型)平台服务全球37个地标项目。
面向未来,北玻将以“双碳”为指引,推动绿色镀膜技术规模化应用,让幕墙玻璃成为生态调节器。同时,在建智能工厂部署AGV(自动导向车)物流与MES(制造执行系统)系统,实现零库存生产。期待与全球伙伴携手,用创新打破材料边界,让北玻玻璃成为连接自然与人文的永恒界面。
记者手记
技术创新重构产业边界
在玻璃制造行业,北玻以“把每一块玻璃都做成‘艺术品’”的矢志追求,闯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当诸多企业在追逐“风口”时,北玻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这种战略布局成果显著,催生催化出超大玻璃、多曲玻璃等满足客户需求的高端产品。“我们不是在做玻璃,而是在定义建筑的未来。”采访时,北玻股份副总裁、玻璃深加工事业部总经理高琦的话语彰显了北玻的雄心——借技术创新重构产业边界。
从美国苹果总部到澳大利亚新剧院,北玻的高端幕墙玻璃产品已走向全球50多个国家。其国际化并非单纯的市场扩张,而是以技术标准引领行业发展。“我们输出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中国制造业的标准话语权。”高琦的话语铿锵有力。
北玻的故事再次表明:真正的创新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深植于传统技艺土壤。北玻人坚守“笨而坚实”的道路,将每片玻璃做到极致,让工艺细节闪耀工匠精神,这种对制造业的敬畏,正是企业发展最珍贵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