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榜样丨匠心哺育 黄梅芬芳——记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安徽省社科普及基地黄梅戏艺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邵敏

更新时间:2025-04-01 12:43  浏览量:12

【人物名片】

邵敏,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安徽省社科普及基地黄梅戏艺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安徽省教学名师等荣誉。

【人物寄语】

黄梅戏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我们不仅要让它的旋律传遍四方,更要让传统文化深深扎根在每个人心中。

3月26日,在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记者见到邵敏。她面容清瘦,周身散发着温婉的气质。当谈及黄梅戏,她的眼眸里有光,闪烁着真诚与笃定。

邵敏专注黄梅戏研究开始于2010年,那时,34岁的邵敏取得苏州大学戏曲类博士学位后,回到母校安庆师大任教。

彼时,安庆师大明确将黄梅戏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特色,并着手组建团队开展黄梅戏理论研究。凭借在戏曲研究领域扎实的专业功底,邵敏加入这一行列。

“以往的黄梅戏教学侧重于实际操作,重点教授戏曲演绎技巧,黄梅戏理论方面研究很少。”邵敏说。

既无基础教材可供参考,也无前人经验能够借鉴,黄梅戏的理论研究如何破局?

为寻求答案,邵敏向书本求知,向前辈问道。她一头扎进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同时四处拜访戏曲界前辈。

功夫不负有心人,邵敏终于觅得黄梅戏研究的关键切入点——街场黄梅戏研究。这一研究运用田野调查、个体观察等方法,将民间黄梅戏团作为研究对象,自此开启黄梅戏理论探索的一条新路。

为积累一手资料,邵敏辗转安徽、湖北、江西等地,遍访50多个民间院团,每到一处,她都观看民间艺人的演出,并与其深入交谈。书稿《街场黄梅戏研究》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有学者评价道:“街场黄梅戏研究为戏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贡献了别具一格的民间经验。”

“黄梅戏生于乡野,理论研究也应接地气。”秉持着做“接地气”学问的理念,近年来,邵敏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主编上线《黄梅戏百科全书》,主编出版《黄梅戏研究论丛》等著作。

“姹紫嫣红处处春……”在安庆师大的表演舞台上,融入昆曲韵味的新编黄梅戏《春正好》的美妙旋律,时常悠悠回荡。

《春正好》是由邵敏主持的国家艺术基金“黄梅戏青年旦角演员培养”项目结项成果之一,也是安庆师大首个公演的师生原创黄梅戏。

“雅化是艺术突破时空局限,迈向更广泛、更持久发展的必要阶段。”多年来,邵敏一直在探寻黄梅戏在随俗与雅化过程中呈现的独特艺术风貌。

在创作《春正好》时,这种思考化为具体实践。她精心打磨剧本,大胆创新,让作品既保留黄梅戏质朴清新的韵味,又融入典雅含蓄的气质,寻得了雅俗之间的一种平衡,赢得戏曲界一致好评。

一方舞台演绎芳华,三尺讲台传递薪火。邵敏始终坚守教学一线,主持构建的黄梅戏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她还首创“以赛促学、创演融合”的培养范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她指导下,学生在全国性赛事屡获佳绩、锤炼本领,为黄梅戏传承注入新鲜血液。

“黄梅戏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我们不仅要让它的旋律传遍四方,更要让传统文化深深扎根在每个人心中。”当下,邵敏正带领团队深度挖掘黄梅戏文化。(陈成)

来源丨安徽日报

排版丨左尔敏

初审丨李雨彤

二审丨庞欣颖

终审丨俞路石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