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作 || 赵学勇书法艺术欣赏
更新时间:2025-04-01 13:35 浏览量:2
赵学勇书法艺术之管窥
陶克图
两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赵学勇先生赠给我一幅他潜心书写创作的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书法作品。记得那天交给我时,我正在与几位友人雅集,为让大家同我一起分享这份喜悦,接过手一刹那,就在朋友帮助下将其展开,伴着细碎的宣纸声响,一幅笔走龙蛇的书法作品即扑面而来。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欣赏着赵学勇先生的这幅书法作品,大家不禁为他的书法造诣而感叹,更被他在书法艺术表现上将体势、用墨、韵味、精神、风采与书写内容结合的天衣无缝浑然天成而折服。
毛体是毛泽东书法风格的称谓,也是与毛泽东书法基本风格相一致的书法创作艺术风格的称谓。其中包括有所谓基本风格即形和神两个方面:形即点、划、结构、行笔、体势、用墨、章法、题款等;神即气势、韵味、人品、学识、心境、风采等。在欣赏到赵学勇先生这幅书法作品之前,我也见到过一些毛体书法爱好者创作和临摹的毛体书法作品,说实话,每一次看到我都从心底给予否定,觉得他们不是在弘扬毛体书法艺术,而是在糟蹋一样原本十分美好、美妙的东西。在他们笔下,既没有毛体字原本的结构、体势、用墨之章法,更无对毛泽东诗词气势磅礴的深刻理解与领会,仅仅停留在简单模仿,照葫芦画瓢,照猫画虎反类犬的低级阶段。赵学勇先生的这幅毛体《浪淘沙·北戴河》则不同,他没有停留在一般性的模仿与照描,而是在用心体会和理解书写内容的基础上,掌握结构、用墨、章法与气势、神韵,并与内容文本的深刻内涵相互照应、彼此关照,很好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实现了书法艺术作品形神兼备笔墨传神的境界。
纵观赵学勇先生的毛体草书,其特点集中体现在得毛体之神韵,集别家之所长,融众法于自我,既不丢毛体之神,又不失自我之风,可谓青出于蓝而别于蓝,风格独具,过眼难忘。他的书法创作内容广泛,气韵灵动,体势开张,张弛有度,章法洒脱,用墨酣畅,布局得体,浑然天成,具有鲜明独特的个人风格,又有浓厚的毛体书法艺术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在中国,毛体是人们最为熟悉、最广受喜爱的一种书体。除了时代因素和对领袖爱戴等因素,最根本的还是在于毛体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毛泽东书法成就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具有丰碑地位,影响深远。赵学勇先生多年研习这一书体,是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怀的,而且难得的是,他有着扎实的书法功底,深厚的国学修养,又有着文化与外交国内与国际广博的社会阅历,底蕴厚重,文采飞扬,性情豪爽,内敛低调,称得上“诗外功夫,内外兼修”。作为在艺术之路上探索进取的人,这是最难能可贵的。相信赵学勇先生在这条书法道路上,一定会在他制造的“气场”中,让观者在领略他的书法艺术的同时,也获得毛泽东这位东方领袖诗词中的强烈感染与震撼,由此更加彰显中国书法艺术的神韵与魅力,为古老民族文化辉煌灿烂而尽些心力。(2017年3月16日 于京华增光阁)
注:①本文系书法家赵学勇先生提供,其著作权概由赵学勇先生负责;②本文作者系摄影文化学者;联合国摄影金奖获得者;中国画报协会副秘书长;北京丝路文化发展协会副会长;北京杂文学会会员、名家进校园特聘专家导师;
赵学勇,笔名:雪涌。著名杂志主持人、书画艺术评论家、书法家、世界遗产文化专家。曾担任中国驻外使领馆外交官多年,历任《世界知识画报》《世界人文画报》《世界画报》《世界遗产》等杂志社社长、总编辑、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巴黎)世界遗产文化中心秘书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教育中心副秘书长、美国亚太文化中心执行主管、北京妈祖海洋文化产业创意促进会会长等。并同时担任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对外经贸大学客座教授、北大青鸟商学院国学暨中国书法教授,中国画报协会理事,中国圆明园学会理事,毛泽东诗词书法研究院研究员,外交部书画协会会员,北京鉴藏书画院院长、北京聚全才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李可染画院签约书法家、吐鲁番地区书协名誉主席等社会团体、高等教育机构等重要职务。
多年来,赵学勇笔耕不辍,撰写各类艺术评论200多万字,在中央及国家级报刊杂志和新媒体发表文章近千篇。成功策划、组织并负责香港、澳门回归、“走进硅谷”、克林顿访华等大型专题采访活动,并作为中国新闻代表团团长率团赴韩国、日本等国开展文化交流及旅游产业主题采访。
赵学勇自幼耽于书法,楷书由颜体入手,后入山东大学中文系,求教于蒋维崧、殷焕先、姜宝昌、姜可瑜及魏启后、朱学达等恩师,浸润传统文化,研习书法艺术,于国学获益良多。草书初习章草,后专注怀素、黄山谷。酷爱毛泽东书法,数十年勤习不辍,略有领悟。对伟人与大师,高山仰止,景行观止,心向往之;对书法与艺术,孜孜以求,修身养性,惟雅好而已。
多年来,赵学勇还经常应邀在全国各地讲座和创作,书法作品广受社会各界喜爱,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巴西、日本、土耳其、叙利亚、埃及、摩尔多瓦、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众多友人及机构均有收藏。他还应邀专为德化瓷、龙泉瓷、钧瓷、宜兴紫砂壶创作书法作品,利用中国瓷开展中外文化交流。世界遗产新闻信息中心、德中协会、天铸堂、贞观堂、世界华人联合会等政府及民间机构将其作品作为馈赠佳品。山东临沂宝泉寺、四川泸州法王寺等国内多处碑林均选用其书法作品镌刻于石。
赵学勇大学期间即加入山东大学书法协会会员,1982年参加全国大学生书法比赛即荣获三等奖。2010年参加纪念毛泽东诞辰115周年全国毛体书法展获特邀金奖。2011年10月,作品参加法国巴黎国际文化节,获“法中文化交流使者”荣誉勋章。北京红太阳国际2011年秋季拍卖会上,其巨幅书法以36万元拍出。2013年巨幅作品《一代国勋赋》参加商务部与中国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纪念习仲勋诞辰一百周年书法展并获得金奖。2015年8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与中国钧瓷工艺美术大师晋晓瞳共同制作“将军瓶”。将军瓶高39公分,瓶身紫红描金,镌刻毛泽东为远征军指挥官戴安澜撰写的挽诗《挽戴安澜将军》。将军瓶制作数量稀少,仅有200尊,除赠送台湾和云南及社会专业机构和个人收藏外,其他均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永久收藏。
赵学勇出版有《雪涌文集》《中国收藏·赵学勇书法专集》等多部书籍及个人书法作品专辑,国内主要媒体及央视书画频道对其书法创作均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