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非遗】传承皮影艺术 延续光影之美
更新时间:2025-04-01 23:01 浏览量: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的文脉,也是一个县城独有的符号。它们穿越时空,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在岁月的长河中,富平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瑰宝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夏文明的宝库中。为了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台联合县文旅局开设“富平非遗”专栏,为大家讲述我县民间匠人匠心的故事,让您在“工匠精神”中感受磅礴的文化力量,去感受非遗的无穷魅力。今天为大家展示的是皮影雕刻和表演艺术。
记者 巩敏娜:光与影的魔法,纸与皮的传奇,这说的就是皮影艺术,相信大家肯定都看过皮影戏吧,当灯光亮起的时候,幕后的皮影惟妙惟肖地表演,演绎着古老的传说和生动的故事的时候,你是否曾经想过真的有这么一个机会可以去学习一番呢?今天我就来到了富平县富易阿宫皮影艺术团的传习基地,在这里我们将结识两位在皮影领域造诣深厚的老师,一位是身患听力障碍却专注于皮影雕刻的马浩老师,另外一位则是擅长于皮影表演的惠庆龙老师,今天我也将在这里跟他们去学习皮影雕刻和表演艺术,走吧,跟我一起去皮影的世界里瞧瞧吧。
这里就是是马浩老师的工作室,这位就是正在进行创作的马浩老师,我要去跟马浩老师打个招呼,看能不能今天跟他学习一下。马浩老师,您好!我今天来跟您学习这个。那您来教我。
这个牛皮非常坚硬,所以他的走笔的过程当中其实是非常困难的,然后这个笔尖也是非常的细,我在这个运笔的过程中时常能够感觉到这个牛皮它带来的阻力有多大,我现在浑身已经开始冒汗了。
现在我们要进行的是着色的部分。因为它这个雕刻出来的线条其实很细,留给上色的空间很小。如果控制不好这个笔触的话,可能就会染到其它的部分,我刚刚差一点涂到了红色的部分。我感觉我的手刚刚在刻完之后,现在涂色有点颤抖,这边也要涂,两面,是正反两面都要着色的。正反两面都要进行着色。好,得到了马浩老师的肯定,嗯,好,非常好,漂亮。哦,这个我看到了,这个是刚忘掉了的嘴唇部分,涂的是红色,现在涂她的眼睛,这个头发,眼睛,嘴巴,是她整个面庞,这个是她的脖子部分,这个是头冠,非常漂亮,发髻,头发的发髻,这个刻得太棒了,这个好厉害。隔壁好像开始演出了,我听到了音乐声,走吧,我们先去看看。
记者 巩敏娜:惠老师,您好。我今天也想跟您来再学习一下皮影的表演艺术,您觉得我这样的新手能学会吗?
艺人 惠庆龙:可以。
记者 巩敏娜:我可从来没弄过这个。
艺人 惠庆龙:这个不是多难的。
记者 巩敏娜:您觉得不难,可肯定难到我了。那这样,您先教我一些简单的,怎么样?
艺人 惠庆龙:行,可以。
记者 巩敏娜:我先看一下您。
艺人 惠庆龙:一般都是这样子,看,往前走的话,转个身。
记者 巩敏娜:哦,她可以这样转身。
艺人 惠庆龙:就是靠这个指头这样一捻,就转身。
记者 巩敏娜:那她走路呢?靠臂膀的摆动,凸显她行进的步伐,您这个手指太灵活了,我能试一下吗?
艺人 惠庆龙:可以呀,先学转身。
记者 巩敏娜:我觉得这个其实难度还是挺高的,因为几个手指非常灵活,而且对这个人物的形态的模仿一定很到位。
艺人 惠庆龙:对,关键是剧情。关键是配合剧情。她的唱词的内容,然后做动作,这是最关键的,那个她挑签子的人必须唱。
记者 巩敏娜:还要搭配唱。
艺人 惠庆龙:一般过去唱的话,生、丑、净、旦一个人。这是两个旦角,一个人要供两个,就是一担两个。
记者 巩敏娜:哦,一人担两角。
艺人 惠庆龙:有生角的话,既要唱生角又要唱旦角。
记者 巩敏娜:您这个真的是非常熟悉。您大概演出有多少场你能记清吗?
艺人 惠庆龙:演出场子那多了,我一直都演,在景区也演,在城区也演,乡下也演。
记者 巩敏娜:那方便问一下您高寿吗?
艺人 惠庆龙:我是共和国同龄人。
记者 巩敏娜:像您这个技术的话,像您这个年龄有没有想过就是说要传承这门手艺。
艺人 惠庆龙:肯定呀,现在这个关键的关键就是要传承下去。
记者 巩敏娜:您对传承还是很看重的。
艺人 惠庆龙:现在有传承人,现在需要的人还是太多了。现在许多景区都需要,今天中午还打电话 ,有一个茯茶古镇需要演出。
记者 巩敏娜:现在就是说年轻人来向您学习这个的人多吗?
艺人 惠庆龙:学的有,要学的确实不少。有一个徒弟出师了,到西安已经演出了,西安雁塔景区已经演出。
记者 巩敏娜:那比如说像我这样的年轻人,我零基础,完全是个新手,我来向你学习的话,您觉得最大的难度在哪?
艺人 惠庆龙:最大的难度的话,说难度也有难度,只要你爱,这个东西难度也不是很大,因为毕竟是初期艺术。
记者 巩敏娜:惠老师还是不愿意把这个事情说的太困难,怕吓跑咱们这些愿意来学习的年轻人。
艺人 惠庆龙:确实这不是很难,现在的关键就是要把这个艺术这一代人把这个传承下去,艺术先掌握了,掌握了以后看这个发展情况,通过其它途径,再融入一些科技这方面的东西,比如灯光。这些东西的可贵之处,我认为就是一个是要动手动脑,这个东西对眼睛的辐射都比电视电脑要强的多。
记者 巩敏娜:而且从作品上其实我们更能看出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些元素,比如说我们皮影上面的这些雕刻的花,头冠,发饰,这都是很具有时代性的。
艺人 惠庆龙:它这是综合艺术。
记者 巩敏娜:既然我们有这个文化,其实真的我们应该好好地去想办法传承下去。那惠老师就是咱们两个能不能带我演个成品?展示一下我们今天的学习成果。
艺人 惠庆龙:可以啊。
记者 巩敏娜:今天我先是跟马浩老师学习了皮影的雕刻,又跟随惠庆龙老师感受了皮影表演的艺术。今天也是第一次拿起刻刀在牛皮上进行雕刻,也是第一次站在幕后亲自去操演着皮影讲述故事。我深切地感受到这门手艺背后所蕴含的民间智慧和文化传承的力量,皮影艺术承载的是大家古老的记忆和一些美好的祝愿,那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技艺可能面临着诸多挑战,也正是像马浩老师、惠庆龙老师这样的传承人,用自己的坚守和热爱为这门手艺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也希望通过今天的镜头,屏幕前的你能够跟我一起去走进皮影的世界,去感知它的温度,去和我一起去守护这份珍贵的遗产,能够让皮影这束古老的灯光照亮新时代的文化之路。
记者/彦文 艳妮 敏娜 颖乐
编辑/范维维
审核/樊向阳 陈育强
监制/田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