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福山美术馆首展:《出走与归来》——贾廷峰和他的艺术家们

更新时间:2025-04-02 09:09  浏览量:2

从五百元到艺术千帆: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出走与归来

35年前,贾廷峰怀揣借来的五百元人民币,只身奔赴海南。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远行,而是一场与命运的博弈——他用“向往、勇敢与改命的决心”,在椰风海韵中埋下了艺术生命的种子。那时的海南,艺术土壤贫瘠,他主办的第一场拍卖会铩羽而归,却淬炼出他对艺术的执着与洞见。这场“铩羽”非但未熄灭他的热情,反而成为他辞去公职、投身职业艺术道路的转折点。从海南出发,他带着对艺术的信仰,用三十余载光阴在全球艺术版图中游走,策展千场、推广千人,淬炼出独到的艺术眼光与超越时代的判断力。

贾廷峰(策展人)

太和艺术空间创始人、中国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香港紫禁太和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香港知识产权交易所艺术顾问、2021年第二届田野双年展(自贡)艺术顾问、第五届美中商会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原《艺术收藏》杂志主编,一刻演讲嘉宾、《财富堂》、《中国艺术家》、《艺术市场》封面人物、自由撰稿人、策展人、独立艺术批评家、被业内誉为艺术达摩。

2025 年,贾廷峰携《出走与归来》艺术展重返海南

这场展览不仅是其个人艺术生涯的圆环闭合,更是一次对艺术精神的深情献礼。参展艺术家阵容横跨时空与流派:已故大师吴冠中以笔墨定格永恒;隐逸于贵州山野的刘知白,以泼墨山水续写黄宾虹的“自由山水精神”,用孤绝的创作诠释职业艺术家的独立风骨;边缘艺术家姬子以洪荒宇宙般的山水画作撼动人心;侯珊瑚的创新水墨、李鸿韦的中西融合实验、刘邓的禅宗哲思、李鹏的“地球风景”影像……多元艺术语言在此交织,共同构建起一场跨越代际与地域的精神交响。

吴冠中 英国室内酒店 45x65cm 胶印版画(亲笔签名) 1999 年


吴冠中

中国当代知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散文家,十世纪现代中国艺术的代表性人物。1919 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2010 年逝世。是首位获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的中国籍艺术家,曾接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国文艺最高勋位”。吴冠中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油画师从方干民和吴大羽,国画师从潘天寿。终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之探索,独创的“彩墨画”独树一帜,与朱德群和赵无极被誉为“留法三剑客”。

刘知白 洗马印象 69x138cm 纸本水墨 2002


刘知白

1915 年出生于中国安徽省凤阳县,是当代中国艺术史上最具有创新性思维的当代水墨画大师。刘知白曾于 1933 年就读于当时中国最好的艺术学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并师从于苏州美专中国画系系主任顾彦平先生,顾家是中国有名的大收藏家族,顾家的“过云楼”在 100年间收藏了许多自唐朝至清朝以来的中国艺术史上伟大艺术家的作品。1935 年,刘知白住进“过云楼”,并在顾彦平教授的指导下长期研究和探索中国古代伟大画家的艺术作品及艺术史。

姬子 万象垂范95x90cm 纸本水墨 2010


姬子

原名王云山,1941 年生于河北龙关,2015 年 7 月 8 日病逝于北京;1950 年代开始绘画实践。80 年代姬子潜心专研个人绘画语言,苦心孤诣,与画界少有联络,2000 年后,年近六十的姬子游居北京,其绘画始为人知。2009 年,姬子第一次个展在 798 举办,众多批评家、策展人、艺术家到场参观,才开始发现作为画家的姬子。此后,姬子的艺术创作深获国内外艺术界的赞誉并被广泛研究,除在国内多次参加展览并举办个展外,还在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韩国等国参展。

侯珊瑚 态•象系列 TW161696×180cm 纸本水墨 2016


侯珊瑚

1962 年出生,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曾旅居美国二十余年,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侯珊瑚的画面主体结构拥有“墨骨”般的书写形态,同时水墨与水溶性颜料的结合,在画面的背景中展现了如同海洋般的流动与博大之感。侯珊瑚的绘画,是东方与西方的碰撞、是墨色与设色的对话,更是自由舒然有力的生命姿态。

李鸿韦 屴25x25x55cm 烧制陶土、不锈钢 2018


李鸿韦

生于1980 年,当代艺术家,目前工作生活于北京和纽约。他以早期系列作品“沉思的重量”而闻名;他的陶瓷和不锈钢相结合的作品为他带来了广泛的关注和国际上的赞誉。他的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美国大使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费城艺术博物馆、都柏林古堡等中国及欧美知名机构展出。他的作品被众多著名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包括大英博物馆、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以色列博物馆和哈佛艺术博物馆等。鸿韦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阿尔佛雷德大学纽约州立陶瓷学院陶艺系,获硕士学位。作为访问艺术家,他曾受邀到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众多国际知名学术机构讲学。

刘邓 泰一Ⅱ221×215cm 皮纸 丙烯 2013


刘邓

1979 年生于重庆,2004 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居北京。刘邓的作品看起来与中国水墨画的气质有些异曲同工之处。但更加随意,完全由着心性和笔意放任自流,当你面对这样一张大画时你真的会由衷的感到震撼,甚至能够感受到那些隐蔽在线条背后的能量与气的流动,感受到时间流逝的刻度。

李鹏 地球风景(之三)100x100cm 铝板


李鹏

在李鹏长达十几年的航拍历程中,将地球之美以全新的视角呈现于世。从万米高空俯瞰,每一帧画面都是对地球风景的深刻诠释,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更融入了人类文明的痕迹。李鹏将航拍作品精心制作,呈现在不同的金属材料上,这种独特的呈现方式,让自然与工业元素巧妙融合,形成了一种惊叹的自然工业风品味,令人耳目一新。

以上作品

展览地点:澄迈县 福山美术馆

展览时间:2025年3月31日至6月30日

巡展时间:2025年7月1日至10月1日


艺术赋能热土

从涓流到大海的生命史诗

贾廷峰将自己 35 年的艺术经历比作“一条小溪”——从海南的涓涓细流,历经山川跌宕,终成奔涌江河,最终归入大海。这场展览正是他“以艺术反哺热土”的赤子宣言。他说:“海南是出发的地方,也是理想的归处。”在这里,艺术不仅是个人生命的救赎,更成为赋能土地的文化力量。展览中,他特别呈现了自己数十年的艺术沉淀与影像记录,将个体生命轨迹与艺术探索历程并置,揭示艺术如何重塑观察世界的维度:从传统水墨的程式突围,到当代艺术的自由尺度,再到宇宙观的哲思升华,艺术赋予他“多维度的生命饱满”。

贾廷峰 普渡慈航67x146cm 印刷材料:德国哈内姆勒摄影纯棉硫化钡 2025


一条两尺宽小溪,流水潺潺,格外清澈,贾廷峰偶见之下心生喜欢,每天去看三四回,早中晚都去,他发现在不同日光映照下,小溪呈现千姿百态……一年里,他为小溪拍摄三万余幅,他说:我感到半生的积淀都用在小溪身上了。贾廷峰镜头下的一条小溪,是溪流、是水源,更也是一帧帧经由摄影凝固下的瞬间。老子曾在《道德经》中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诚然水是世间至柔至善的所在,它因势遁形、恩泽万物、不抢不争,也因此在贾廷峰的镜头下它能拥有如此万般的精彩姿态,那是一个个不再存在的刹那,但也是精神上恒久不变的永恒,这是一条永不干枯的小溪。

贾廷峰 一切有为法,皆梦幻泡影90x67cm 印刷材料:德国哈内姆勒摄影纯棉硫化钡 2025


贾廷峰 海的故事·冬89x118cm 收藏级宣纸微喷 2018


小溪流向大海,艺术融入生命。

“归来仍是少年”

理想主义的永恒在场

“十年磨一剑,我们三十五年磨一剑。”贾廷峰以这句话感慨概括其艺术生涯。。从海南出发时的青涩少年,到如今千帆过尽的“艺术老炮”,他始终葆有对艺术的赤诚与对理想的孤勇。他说:“艺术是生命的最大褒奖,它教会我们如何成为(人)。”这种精神在《出走与归来》中得以具象化:展览不仅呈现作品的视觉震撼,更通过艺术家的生命故事,传递“即使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理想主义光芒。

学术主持人介绍

王春辰(学术主持)

著名策展人、批评家,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中央美院美术馆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原中央美院美术馆副馆长。他的研究领域涵盖现代美术史、当代艺术理论及批评,尤其关注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提出了“艺术介入社会”的理论框架,强调艺术的公共性与社会参与性。


《出走与归来》——贾廷峰和他的艺术家们

展出作品艺术家介绍

北岛

北岛 1949 年出生于北京, 1970 年代初开始诗歌创作,是朦胧诗派为首的代表人物。 1979 年发表于《诗刊》的《回答》,其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打动了无数读者,对中国青年来说,北岛的诗歌表达了一种集体性的疑问与抒情。被称为中国八十年代文学开端的北岛俨然已是一代人的精神领袖与文化偶像。

北岛 此刻 07171x160cm 纸本水墨 2020


常磊

常磊 1976 年出生于山东,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和多伦多。常磊的绢本绘画拥有一种兼具古典与当代的品质,对艺术史经典图式的挪用,以及对传统绘画勾勒晕染技法的借鉴和使用,使得常磊在画面中营造出了幽暗深沉的古意。而在具体意象上,常磊通过超级写实的艺术表现手法,完成了自身画面的叙事性建构和观念上的批判性表达。常磊作品被蒙特利尔美术馆、维多利亚博物馆、山东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常磊 图谶 No.34226×167cm 绢本设色 2023


陈澈

1972 年出生,2005 年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陈澈关注客体自然中的自在之物:热带丛林、血管组织、自然光斑、水底影像甚至是宇宙景观,这些可视之象与可感之物在陈澈的绘画中被转化为了系统的抽象语言,模糊了形象与符号、放弃了表意与叙事,在画面中呈现了最为丰富的心灵景观。

陈澈 生长(紫色 No.1)150x120 cm 布面丙烯 2021


郭泰来

郭泰来以其特点鲜明的“艳彩艺术”闻名,被誉为“中国的毕加索”,同时他也是美国古根海姆美术基金会的终生荣誉会员。他生长在北京,6 岁开始习画,先后师从张晓莹、邓领祥、周思聪、冯湘一,在中国当代艺术刚刚开始初见势头的 1990 年,就在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了第一次个人油画和国画作品展。1991 年,郭泰来成为北京文联第一位职业画家,由现任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策展作序,在北京国贸中心举办了《纪念毕加索诞辰 110 周年郭泰来油画作品展》。 1997-2007 年,十年间,郭泰来通过反复的绘画实践和大量的阅读,逐渐打破传统艺术样式,奠定艳彩艺术基础。

郭泰来《向经典致敬》系列作品52x37cm 纸本艳彩


海生

海生(仲伟生 )1959 年生于哈尔滨,1977 年毕业于黑龙江省艺术学校舞台美术系,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1992 年移居美国,2014 年至今常住北京。

海生 态象雕塑-锈白系列 20W0570x62x82cm 纸塑泥 金属网 综合材料 2020


老赫(吴国全)

老赫原名吴国全,1957 年出生于武汉,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从“85 运动”时期开始,就在当代水墨的创新中占有重要位置。老赫通过几十年的探索,不断地将自己的绘画语言提纯,通过对材料和工具的突破,老赫在保留有中国传统水墨精神性的同时,创造了一批极具画面表现张力与精神强度的作品。在老赫的绘画中可以看到现代主义绘画所追求的速度与光,以及艺术家作为创作者对这些微妙变化的细腻控制,同时融于现代都市生活的禅意也蕴含其中。

老赫 (吴国全)对空间,对线条,对块面的思考119x90cm 硬质纸水墨 2018


李华生

李华生生于 1944 年,出生地为四川宜宾,2018 年逝世于四川成都。李华生是一位接受传统训练的水墨画家,擅长书法、山水画以及基于时间和过程的当代水墨创作。他的作品包括线条画、抽象山水、摄影以及以水墨为基础的装置艺术。在开始进行抽象画探索之前,李华生已被广泛认为是同辈山水画家中的佼佼者。1998 年,李华生开创了一种新的实践方式,即在冥想状态中手绘水平和垂直的线条,形成线条网格。这种作品被广泛展出,并备受国际关注。

李华生 时间70×137.5cm 纸本水墨 2001


茅小浪

茅小浪1957年出生于江苏南京, 2001年后的创作主要集中于当代水墨。茅小浪跳脱了传统中国画创作的桎梏,“在自己的痕迹中开辟道路”是茅小浪专注自我、不以世界为参照的勇气。茅小浪的绘画方式是在光滑致密的纸板上用手指和柔软的毛笔涂、抹水墨,再用锋利的器具甚至指甲刻、刮,从而通过“痕迹”形成特殊的画面形式。

茅小浪 草虬系列 No.30100×140cm 非宣水墨 2015


衲子

衲子(大龙),本名陈征。1940 年生于北京中医世家, 1956 年师从张惠中先生学习书法和画兰竹,1958 年师从王雪涛、汪慎生先生学习写意花鸟,1964 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校。清人何绍基有段文字描写石涛:“万山青破中,着古怪衲子。如……”。年轻时的衲子觉得这个意境好,很喜欢,遂以此为号,一直沿用至今。

衲子 大滌子题画语71x138cm 纸本水墨


南方

1976 年生于河北省邯郸市,1999 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油画系副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南孩儿 (Children Nan)潮流品牌主理人、亚文化传播者、滑板收藏家。

南方 最后的晚餐80x260cm 宣纸手工裱于枫木滑板中国画矿物颜料 中国墨 涂鸦喷漆2018


萨子

萨子,1975 年生于新疆木垒天山脚下。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此前在国内外举办过多场个人展、联展,其多部行为艺术作品在国内引起轰动,他的行为艺术作品《纪念碑》《对话》《精神的重量》等被国内博物馆收藏。 日记肖像诞生于 2005 年。 2005 年至今,萨子画了许多肖像,然后一笔一笔写上和画面人物相关的文字,有的是传记、文章,也有访谈、他人追忆等。

萨子 日记肖像·北岛150x120cm 布面油画 2023


田龙玉

1981 年出生于山东,现工作生活于北京。“舞动夜幕的舞者”系列它是用逆径的方式创作出来的,和我们一般认知里拿着画笔站在画布面前去涂抹不太一样, 艺术家是站在画布的背面,通过移动画布去触碰画笔来创作这一系列的绘画。 站在画布背面的位置是不可能像在画布前面一样控制地那么好。肯定会出现很多意外,而且基本上每一笔都是意外,但也正是这所有的意外组成了这么一个画面。

田龙玉 舞动夜幕的舞者 20230608150x120cm 布面油画 2023


王冬龄

1945 年 12 月出生于江苏如东,是一位备受瞩目的中国当代书法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他不仅在中国书法界享有盛誉,还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杭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等多重身份。王冬龄的艺术生涯充满了探索与创新,尤其是他在现代书法领域的贡献,更是令人瞩目。

王冬龄 乱书·韦应物诗·独怜幽草96×179cm 纸本水墨 2017


王励均

1970 年出生,职业艺术家,鲁东大学特聘教授,2006 年中央美院当代艺术研修,王励均生活工作在北京宋庄。致力于探索当代艺术的可能性。在架上绘画,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影像艺术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以艺术的方式对人类当下的现状,提出反思。架上绘画方面用极简的管状绘画语言,探索无限的可能性,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有强烈的时代性,并被山东省美术馆、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南京百家湖博物馆等各大美术馆及私人藏家收藏。

王励均 千重浪(之二)150x200cm 布面丙烯 2024


王秋人

王秋人,原名王丕,1966 年生于上海,职业画家,元社成员,北京乐器协会古琴学术委员会理事,江西省古琴协会顾问,中国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

王秋人 澹然无极之一143x75.5cm 纸本设色


王跃

1958 出生于湖南,现工作生活于云南。王跃从 1976 年开始艺术创作,至今已 40 余年,“泥土”在他的创作中始终是一个重要媒介。“85 新潮”时期,他以独创楚巫文化的泥染画进行艺术行为与装置制作,并被选作《画家》杂志封面。2012 年开始,王跃沉醉于云南名为“地涌金莲”的植物,以此为灵感开始了“韧”系列的创作;2023 年,王跃深入大漠深处感受“胡杨林”,并创作了最新的“敬畏”系列。通过“钢珠笔”这一看似日常普通的工具,绘制了无数细密隽永舒然的线条,传递着纵贯中国南北坚韧柔软的力量。

王跃 敬畏系列之 7218x151cm 纸本钢珠笔绘画 2023


徐红明

徐红明,1971 年,出生于湖南。纵观徐红明 30 年的创作经历,可以看出他的创作是从有形的符号,图形,空间到“无定形”的抽象观念。语言文字或视觉图像是帮助人们理解和认识世界的工具,但这些有形的符号化的工具也会反过来限制、固化我们的思维。基于这种认识,徐在不断地解构自己所创造出来并逐渐被大众接受的图像形式。

徐红明 非云非雾非炁123x87cm 布面矿物粉 2021


张思华

张思华,当代艺术家,国家一级陶瓷产品设计师、国家一级美术设计师。从舞蹈到宣纸工笔,从釉下青花到高温釉彩的当代瓷画系列的探索,数次大幅度跨越发展,形成了她绚丽而梦幻的艺术语言。无论是用宣纸彩绘、还是高温重彩釉,张思华都在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突破各种边界,力图实现对自然与宇宙的艺术表达。青年时期对舞蹈艺术的成功演绎,造就了她对线条、纹理、脉络与力量延伸的理解;成年的她则通过不同的艺术方式,努力实现着从细小卑微的生灵角度展开对自然与宇宙空间的观察与想像,并由此引发对文化、艺术与哲学等多元领域的探索。

张思华 天成66x44cm 宣纸水墨 2019


朱离子格

1988 年出生于山东。她的作品涉及绘画、装置、摄影等,曾先后在韩国光州市立美术馆、美国哈德逊等地艺术驻留学习,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朱离子格在多年探索的纸本作品中,用缠绕的笔触,呈现着一种看似无形,却有着内观与交织感触的结构。她将自己丰富的创作思绪埋藏在一些狭窄细碎的缝隙里,在最易被忽视的逼仄中创造最为辽阔的心绪。她的作品趋向于纯实的情感宣泄,刀刻一样的线条相互层叠在一起,映射着某种时代景观的暗涌——它不可名状,却活生生的存在着。

朱离子格 笔触系列:2023-04198×145cm 纸本碳素 2023


结语:艺术即生命,生命即艺术

贾廷峰的艺术人生,是一部以海南为起点的出走史诗,更是一场以艺术为舟楫的精神归航。他用三十五年证明:真正的艺术不在庙堂之高,而在对生命的深刻体悟与对热土的深情反哺。正如他在 798 太和艺术空间门前镌刻的宣言:“艺术让人成为人。

这场海南的“归来”,不仅是展览的落地,更是一次艺术与土地、个体与时代的灵魂共振——在这里,理想主义从未退场,它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

文案|来源于 太和艺术空间

图片|来源于 太和艺术空间

-

贾廷峰 回家 67x90cm 印刷材料:德国哈内姆勒摄影纯棉硫化钡 2025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