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对联趣谈:独特的语言艺术

更新时间:2025-02-06 16:49  浏览量:5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的创作,需要有相当的诗词格律积累,对古典文学也应有所了解。那些年我曾在某军校做新闻干事,每年校运动会主席台的对联,都由我来拟就,我翻烂了几本对联书,细心钻研仿效。

记得有次我写的一付对联,下联是“走马逐鹿为国雄”,结果我的科长说“怎么能说走呢,应该是跑嘛”,跑肯定比走要快。我坚持未改,原样挂了出去。若改了,那就出洋相了。

我曾看到某省高职考试语文卷有一题,曰:啼月杜鹃喉舌冷,请从下边找出最合适的下句……逐花蝴蝶梦魂香。题目给出了四个句子,可以肯定是“逐花蝴蝶……”这句,但我当时就认为似乎不是“逐花”,而应该是“宿花”。

这道题出的有一定难度,它考的是楹联知识和典故。话说某日,苏洵与儿子苏轼、女儿苏小妹举行家宴,苏洵提议各人以“冷”和“香”作联。

老父率先吟出一联: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子苏轼略加思索,也很快吟出:拂石坐来夜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哥哥话音未落,对联牛人苏小妹就脱口而出:啼月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

从这三联可以看出,苏小妹并不逊色于父兄。其实,小妹作联是非常厉害的。比如,有次佛印看到她和苏轼坐在帐后谈笑,便想戏弄她,随口即出一联:碧纱帐里坐美人,烟笼芍药;哪知小妹当头来一句:青草池边洗和尚,水浸葫芦,把佛印弄得没了脾气。

至于她新婚之夜以联考婿,难住大词人秦观的故事,那就更显弱女子之强大功力了。那么,究竟是“逐花”还是“宿花”呢?应该很明确,凭苏小妹用字之精的境界,她是不会用“逐”而只会用“宿”的。

试想,追花赶花哪有睡在花里含蓄、有深意呢!如果不“宿花”,是很难有“梦魂”的,只有当蝴蝶沉睡在花朵里,全身心地陶醉在花的芬芳之中,她才能梦到自己的魂灵都是香的,而追呀跑呀倒是热闹了,却很难有刻骨铭心之感。

我找出了收藏的古今对联集,经查核,确实是“宿花”而非“逐花”。可以理解,后人在传诵古人名联名句时,往往有“修改”的现象,却又常常点“金”成“石”。比如有好事之人硬是不服,把昆明滇池大观楼名联改得面目全非,差了若干个等级,成为历史上一大笑柄。

我也发现,对于上述苏轼所吟之联的上句:拂石坐来夜带冷,也有改作“拂石坐来春衫冷”的,显然,这一改就改糟了。因为后句“踏花归去马蹄香”里的“马蹄香”,是说马在奔跑中它的蹄子敲击地面,把香气也留在路上了,而不是说马的蹄子是香的,若这样理解就狭窄了。

这里的“蹄”是作动词用的,正好与前边的“带”相对应。而“春衫”则是衣服、是名词,是与“马蹄”对仗的,这样改,就是认为只有“马蹄”是香的,而非蹄上沾花、一路留香、香飘四方。两相比照,这高低就看出来了。

当然,也有写成“……衣带冷”的,假如这不是苏轼原联(书中缉录也会有误),而是后人所改,改得也算说得过去,因夜晚坐在石头上会感觉冷,白天坐在树下的石板上也会凉气袭人,顿感身上的薄衣也带着冷意了,再者,仅从词性来看,“夜”与“马”和“衣”与“马”相比,后者对得也许还好些。

对联是很讲究的,有时一字之差其意境可能失之千里,值得好好研究一番。比如,对联里的重复字,上下联重复的数量、位置、韵律都是完全一致,不能有半点差错的,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对联。

“柳外东风花外雨,秦时明月汉时关”,这是广东当年一付获奖联,“外”或“时”是重复字,若把下联“时”的位置动一下,改成“明月秦时汉时关”,那就糟了;把上联弄成“外柳东风外花雨”,就更扯淡了。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