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同心文东丨李其仁:以泥塑传递红色信仰,用艺术架起信仰之桥

更新时间:2025-04-02 15:45  浏览量: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程超

在泉城济南,75岁的退役军人、老党员李其仁将泥巴化作历史载体,十余年创作百余件革命主题泥塑,组建志愿团队开展沉浸式宣讲,带领青少年演绎红色经典,用艺术与热忱架起跨越时空的信仰之桥,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捏”故事

重现历史场景

一块泥,承载千年的温度;一双手,捏出信仰的形状。他是泥土的诗人,是红色故事的讲述者。

李其仁拥有17年军旅生涯,1986年转入地方工作,2005年退休后,他充分发挥自幼爱好泥塑创作的优势特长,以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战斗英雄、先模人物为原型,精心创作了泥塑故事200多个,其中有王二小、刘胡兰、江姐、雷锋等英雄人物300余人,还有红军长征、反腐倡廉、少年儿童故事等作品。

他塑造的人物生动逼真,构筑的细节斑斓夺目,故事场景让人如临其境,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熏陶、汲取精神力量。

“讲”故事

赓续红色血脉

作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者,李其仁创新宣讲形式,通过“泥塑+故事”的互动形式,向青少年讲述革命年代的英雄事迹,强调“用党的光辉历史浇灌孩子们的心灵”,通过这些故事让受众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充实宣讲队伍,汇聚志愿力量,李其仁组建了“红色火炬”宣讲团,来自军区家属院的退役军人20余人积极参与,宣讲队带着弹壳、军功章等老物件走进社区,一起讲述红色故事。

今年以来,“红色火炬”宣讲团已组织开展“红色先锋 志愿同行”“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文化”等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6场,累计服务200人次,受到辖区群众特别是学校师生一致好评。

李其仁深谙红色传承需代际接力,继而面向青少年开设“红苗训练营”,通过“听老兵讲故事+跟李爷爷学泥塑+自主创作解说词”三步培育模式,培养“星火解说员”宣讲队。目前,16名“星火解说员”能够详细解说红色文化和革命历史,累计宣讲服务100余人次。

“演”故事

感悟红色精神

李其仁打造“红色教育四部曲”——观红色影片、诵经典台词、演革命短剧、塑英雄形象。参与活动的青少年或化身泸定桥突击队员高呼冲锋,或扮演小兵张嘎智斗敌寇,这种“身临其境+动手实践”的模式,让红色基因在1500余名少年手中“活起来”“传下去”。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李其仁以“捏、讲、演”三维叙事构建沉浸式红色课堂,将革命文化基因转化为可触可感的艺术实践。这种具身化的传承路径不仅使泥塑技艺在创造性转化中永葆生机,更通过“家校社”联动的文化共建机制,让红色薪火在社区土壤中扎根生长,书写文化社区建设的创新答卷,构筑起传统文化赓续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创新范式。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