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探寻李铁夫:二十二幅经典绘画的艺术密码(下)

更新时间:2025-04-03 06:35  浏览量:2

探寻李铁夫:二十二幅经典绘画的艺术密码(下)

在近现代艺术长河中,李铁夫如璀璨星辰。他的二十二幅经典绘画作品,是时光沉淀的瑰宝。笔触间,藏着中西融合的探索;色彩里,蕴着时代精神的映射。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艺术世界,领略那份独特的魅力。

——题记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画家们深入基层,以画笔记录祖国巨变,展现山河新貌与人民新生活。这些作品融合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不仅满足人民审美需求,更推动中国画进步,成为时代的宝贵记忆,令人热血沸腾。

下面我们来一起分享现代著名画家李铁夫绘画作品。

李铁夫出生于1869年卒于1952年,原名李玉田,号昭龙,广东鹤山人。他身为艺术大师与革命家,是中国近现代油画及民主革命先驱,有“中国油画之父”等美誉。就读多所知名院校,担任众多要职。2023年5月起,其代表作被限制出境。

李铁夫绘画融合中西之长。他师从欧美名家,肖像画精准捕捉人物神情,笔法果敢豪放,色彩沉着纯熟,具厚重雕塑感;静物画如《鲳鱼》等,构图巧妙,以细腻色彩与笔触凸显质感;风景画则呈现出恬静典雅的东方美感,是中国油画融合中西的成功典范。

代表作品有:《万壑松风图》《瓶菊》《音乐家》《斗牛士》《画家冯钢百》《康有为像》《盘中鱼》《鱼与茄》《四川峨嵋》《瓜蔬与坛盘》《飞雁图》等,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鱼与蘑菇》赏析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在《鱼与蘑菇》等作品中尽显艺术才华。他对古今中外文化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不仅在油画领域造诣深厚,于雕塑、书法、诗歌方面同样出色,堪称拥有全面素养的艺术大师。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鲳鱼与白萝卜》赏析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鲳鱼与白萝卜》李铁夫艺术才能多元。其油画技艺精湛,水彩画兼具流畅与水墨韵味,雕塑成就比李金发更早。在影剧领域,他出资办厂,自编自导自演,是华侨电影事业的先驱。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果与鱼》赏析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果与鱼》铁夫多才多艺,不仅在油画创作上成就斐然,于国画、书法、诗歌领域同样造诣不凡。尽管 16 虽出国侨居超半个世纪,他对祖国及其文化始终保有深厚情感与浓厚兴趣,令人钦佩。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静物鱼虾》赏析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1930年创作《静物鱼虾》。他的中国画别具一格,常以雄鹰、猛虎、鸿雁等为题材,寥寥数笔勾勒,稍加渲染便生动有力,从中能窥探出他的胸襟与抱负。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静物双鱼》赏析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 1946 年绘就《静物双鱼》。他在书法领域也颇有建树,其字似受康南海影响,兼得傅山熏陶,既严守师承传统,又展现铁干虬枝般的风骨,彰显恣意倔强的个人风格 。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盘中鱼》赏析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于1941年创作《盘中鱼》。在诗歌创作上,他留存的律诗与联句虽数量有限,却篇篇言之有物。字里行间满溢反封建、反清的爱国激情、民主意识,尽显其革命情怀 。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有小红果的鲢鱼》赏析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常言,平生两大嗜好为艺术与革命,认为二者相辅相成。作为兴中会早期会员、辛亥革命元老,他以《有小红果的鲢鱼》等作品,践行美术为革命武器、革命推进艺术发展的理念。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鱼》赏析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在艺术上成就卓越,其画作《鱼》别具一格。1904年,孙中山往返欧美开展革命活动时,李铁夫加入中国同盟会,担任孙中山海外秘书,自此为革命事业四处奔走,贡献力量。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白肚张嘴鱼》赏析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 1928年创作《白肚张嘴鱼》。1907年起,他随孙中山创立兴中会、成立同盟会分会,积极投身国民革命。1908年纽约首个分会成立,李铁夫赋诗纪念,随后多年与孙中山奔波,贡献突出。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鱼与茄子》赏析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在 1941年创作《鱼与茄子》。投身革命期间,他组织戏剧、组建电影公司,借文艺宣传革命、筹饷。甚至变卖 200多幅油画及汽车、别墅,将所得全部捐献,全力支持革命活动。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园中》赏析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园中》近现代画家李铁夫,身为开国元老与功臣,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邀其回国,他却选择留美继续艺术钻研。二次革命时,他积极筹款,多次捐出奖金与售画所得,还援助照顾黄兴、孙科等人。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避风塘》赏析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 1933年创作《避风塘》。他与孙中山既是广东老乡,私交也甚笃。孙中山到纽约常住其寓所。一次傍晚,孙中山饿了却没钱,李铁夫请客,他常提此事,赞孙中山是真正的人民公仆。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捕鱼远望》赏析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于1945年创作《捕鱼远望》。他本因卖画生活富裕,却为革命倾家荡产。决心回国时,连路费都凑不出,最终靠曾热恋的情人资助,才得以踏上归程,其奉献精神令人动容。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起网》赏析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起网》近现代画家李铁夫原名李玉田,改名 “铁夫” 或与情感伤心史有关,这或许也是他终身不娶的缘由。他一生无家室、无财产、无官禄,却拥有一麻袋画作,将全部心力倾注于艺术创作之中 。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浅溪》赏析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以宣纸水彩绘就《浅溪》。身为反清革命者,1907年在纽约与华侨少女秋萍热恋,却因女方父亲是保皇派强行拆散,他大病一场。他艺术造诣非凡,还获副教授职位 。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四川峨眉》赏析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1947年创作《四川峨眉》。曾有人设套,让白人姑娘与他恋爱后将其抛弃,李铁夫受打击精神失常。幸得孙中山委以重任,他振作起来,作诗明志,从此改名“李铁夫”。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椰风》赏析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椰风》李铁夫,于晚清时期毅然踏上前往北美洲的旅程。在那片异国他乡,他一面艰难谋生,一面执着学艺,在海外度过了长达四十余年的时光,这段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艺术创作。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山色》赏析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 1934年创作《山色》。他追随萨金特、威廉・切斯等艺术大师研习,深钻油画写实与表现。凭借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在西画人物、静物、风景及中国书画领域均造诣突出,成就斐然。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女人肖像》赏析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其《女人肖像》尽显艺术功力。他身为国人首位留学西方的油画家,率先真正掌握西方油画技巧,能与西方大师媲美,是中国油画界里程碑式人物,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艺术高度。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贵妇人肖像》赏析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以《贵妇人肖像》展现非凡技艺。他是早期国人研习西画的关键人物,晚清便远赴海外,在多国钻研西画。部分学者称,他或是中国赴海外学油画、掌握纯正油画技术的第一人。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瓜蔬与坛盘》赏析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的《瓜蔬与坛盘》别具魅力,采用布面油彩创作,画幅为纵 71.5 厘米、横 90.5 厘米,创作于 1938 年,现藏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此作展现了李铁夫独特艺术视角与精湛技法,值得细细品味。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飞燕图》赏析

近现代画家李铁夫于 1934年创作《飞燕图》,此作为纸本设色,纵24厘米、横58厘米。画作由莫敦德堂惠存,邓长虹满怀敬意题字,钤印“邓长虹(朱文)”。李铁夫笔下飞燕灵动,尽显独特艺术神韵。

李铁夫被接回广州1950年

欣赏了李铁夫的绘画作品,我深受触动。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融合中西,既有西方油画的写实质感,又不失东方艺术的含蓄韵味。在技巧上,笔触细腻且大胆奔放,色彩运用精妙,无论是人物的神态,还是静物的质感,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彰显出深厚艺术功底。

李铁夫画阁

赏名家绘画,悦从容人生。读者们,观赏了听月为你分享的画家李铁夫以上这些作品,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