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筑为媒传递心灵之声,艺创界创新艺术赋能 “健康中国”行动
更新时间:2025-04-03 10:32 浏览量:2
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深入推进的背景下,ARTREALM 艺创界以跨领域艺术实践为突破口,通过 "视觉艺术 + 3D 打印 + AI技术" 创新实践,成功将建筑空间转化为心理健康科普载体。其主导创作的《情感的形状》,通过动态视觉动画、3D打印交互装置和AI技术的融合,将抽象心理问题转化为可感知的艺术形态,为公众理解精神健康开辟新维度。
政策背景与社会痛点
据国家卫健委《2025 年卫生健康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抑郁症、焦虑症患病率分别达 3.5% 和 6%,中小学阶段抑郁检出率高达 40%,但主动就诊率不足 40%。面对严峻的心理健康形势,《健康中国行动》明确提出 "到 2030 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 30%" 的战略目标,强调 "推动心理疾病早筛早诊" 的重要性。2025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更将 "12356" 设为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号码,全面提升心理服务的可及性。
艺术与政策共振:用设计响应国家心理健康战略
《情感的形状》通过几何空间、动态视觉与AI技术,让抽象心理问题具象化。通过建筑语言与数字技术的结合,该平台将焦虑症、抑郁症、躁郁症等九种心理状态转化为可感知的沉浸式体验。这种突破传统宣教模式的创新实践,不仅破解了公众对心理问题的认知壁垒,更有效消除了病耻感,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提供了全新路径。
△焦虑症
△抑郁症
△精神分裂
△躁郁症
△自闭症
△创伤后应激障碍
从个体关怀到群体赋能:构建心理健康共同体
ARTREALM 艺创界聚焦全球顶尖创意,通过 "艺术 + 心理学 + 科技" 的创新模式,持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其核心团队整合设计、策展、数字技术等多领域资源,将心理健康议题转化为可传播的艺术语言。
社会价值与未来展望
在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ARTREALM 艺创界的创新实践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当建筑艺术与心理健康相遇,不仅能创造出震撼人心的视觉体验,更能构建起守护精神健康的立体防护网。这种将艺术语言转化为社会关怀的创新实践,与国家 "健康中国" 战略形成深度共振,为心理健康科普提供了可复制的跨学科范式。未来,平台将持续深化 "科技赋能艺术,艺术疗愈心灵" 的理念,通过全球化艺术交流、数字化心理健康课程、青少年成长支持计划等多维举措,推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让每一份心灵都能在温暖的社会支持中重获生命力。唯有凝聚多方智慧,方能绘就全民心理健康的壮美画卷,让 "健康中国" 的愿景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