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人生:李勇的艺术之旅
更新时间:2025-04-03 15:37 浏览量:4
编者按: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历史与人文精神。在泰山脚下,书法家李勇以笔墨为剑,书写传奇人生。从押运员到书法家,他坚守热爱,从泰山文化中汲取灵感,形成独特风格,成就斐然,更以德艺双馨践行社会责任。本文将带您走进李勇的艺术世界,领略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
墨韵人生:李勇的艺术之旅
明渊庆泽
在山东泰安这片古老而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有一位书法家,他用笔墨书写着人生的壮丽篇章,用艺术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他就是李勇。
一、少年立志,初露锋芒
1973年2月,李勇出生在山东泰安岱岳区的一个普通家庭。泰山的雄伟与厚重,仿佛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艺术的种子。自幼喜爱书法的他,常常在课余时间临摹名家字帖,沉浸在笔墨的世界里。初中未毕业时,他被公安部应招进京,成为了一名武装经济民警,训练后又被分配到北京工商银行担任武装押运人员。在那艰苦的工作环境中,他从未放弃对书法的热爱,每天利用业余时间练习书法,笔耕不辍。
在北京的十五年里,李勇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更在书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他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参观各类书法展览,向名家请教,不断提升自己的书法技艺。他的书法作品逐渐在单位内部受到关注,多次被邀请为单位书写标语和横幅。
二、师从名家,技艺精进
1991年春天,李勇的人生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经银行行长的引见,他有幸结识了两位书法泰斗——启功和欧阳中石。在两位大家的悉心指导下,他的书法技艺得到了质的飞跃。他广泛临摹二王、曹全碑、魏碑以及吴昌硕篆书菁等,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五体皆能,各具韵味。在与启功先生学习时,他被先生对书法艺术的严谨态度所感染。启功先生常常告诫他:“书法不仅是技艺,更是修养。每一笔每一画都要用心去写,用心去感悟。”在欧阳中石先生的指导下,他学会了如何将书法与诗词、文化相结合,让作品更具文化底蕴。他回忆说:“两位先生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他们不仅教会了我书法的技巧,更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他的书法作品,或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或如泰山石般稳重坚毅,深受同行和书法爱好者的赞誉。他的作品《泰山赋》以泰山为背景,笔力雄浑,气势磅礴,展现了泰山的雄伟与壮丽,被多家博物馆收藏。他的作品《兰亭序》则以行书书写,笔法灵动,韵味悠长,展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高超技艺。
三、回乡创业,艺术之路越走越宽
2000年,李勇回到泰安老家,通过函授学习取得了本科学历。2006年,他在泰安交运集团泰安客运公司上班,成为一名大客车旅游司机。在工作中,他始终牢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认真对待每一项任务,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也体现在他的书法创作中。他坚信,不合格的作品绝不送人,正如他做人做事一样,表里如一。
在泰安,他拜吕大明为师,并由赵国法介绍加入了泰安市书法家协会。吕大明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书法家,他对李勇的书法技艺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他继续努力。在吕老师的推荐下,李勇多次参加书法展览和比赛,逐渐在书法界崭露头角。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各类奖项,被海内外博物馆及各界书法爱好者收藏。
李勇不仅在书法创作上取得了优异成绩,还在书法教育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他经常到学校、社区举办书法讲座,义务教授书法技巧,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书法艺术。他说:“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书法,传承书法。”
四、人生转折,坚韧不拔
2018年5月,李勇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转折。当时,他作为大巴车司机,负责运送市委组织部的领导们前往徂徕山革命先烈纪念碑重温党的生日。然而,在返回途中,他的左胳膊突然剧痛难忍,几乎无法动弹。面对突发状况,李勇凭借顽强的毅力,将大巴车安全停靠在路边,并叮嘱车上40多位领导稍作等待。在短短六七分钟内,他强忍着疼痛,将多位领导安全送回市委大楼。随后,他又将车安全停好,才前往单位的交通医院就医。在医院,李勇经历了近一个星期的治疗,但症状仍未缓解。每天忍受着痛苦,他甚至差点危及生命。最终,在医院脊椎科张喜善主任的细心检查和精湛医术下,他顺利完成了胫椎手术,体内至今仍留有2个支架。出院后,李勇疗养了三个月便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然而,这次病痛让他不得不与心爱的大巴车告别。他曾经驾驶了15年、行程150万公里且安全无事故的大巴车06633和06309,从此只能成为回忆。李勇为此默默流下了许多眼泪,但他很快调整心态,在领导的关心照顾下,转岗成为一名车站安全员、检票员。
2020年,他又转岗为车辆安全检测员。在担任车辆安检员的三年时间里,他检测过的大巴车出车安全合格率达到100%,零事故。他凭借严谨负责的态度,检测了2万多台车辆,事故率为0,合格率为100%,受到了交通局、交运集团领导的高度评价以及驾驶员的100%认可。
2023年3月18日,李勇的人生再次面临转折。他因腰椎间盘突出4-5节、5-6节严重,不得不再次住进了医院。这次,又是张喜善主任凭借妙手回春之术,让他恢复了健康。在住院期间,家人精心照顾,尤其是他那孝顺的儿子,日夜陪伴在他身边,陪他聊天解闷。经过十天的住院治疗,李勇回到家中休养了45天,随后又回到了检车岗位。直到2024年10月,他再次转岗到安全和消防岗位。无论岗位如何变化,李勇始终秉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表里如一。
2025年2月22日下午,李勇在与领导聊天时不慎弄伤了右手,这是他最珍贵的写毛笔字的手。由于伤口当时未清理干净,导致发炎。他忍着剧痛,将伤口内的死肉全部清理干净,日夜难眠。但他依然勇敢地坚持着,每天练习书法,直到伤口最终消炎。
五、荣誉加身,不忘初心
凭借多年的努力和积累,李勇获得了诸多荣誉和称号。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泰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泰山八贤书画院副院长、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当代翰墨文化艺术院副院长、中华志愿者书画院院士、中国翰林书画院院士、国礼艺术家、国家一级书法师、人民艺术家、人民书画家,还被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此外,他还是 CCTV 华夏之声名家书画栏目组终身客座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
在荣誉面前,李勇始终保持着谦逊和低调。他说:“这些荣誉是对我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艺术之路的激励和鞭策。我深知,书法艺术的道路上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前行。”他始终保持着对书法的敬畏之心,每一次创作都全力以赴,力求完美。
六、回馈社会,传递爱心
李勇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更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他始终认为,艺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创作,更在于能够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多年来,他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用书法传递爱心与正能量。
1、汶川地震支援: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李勇第一时间捐款捐物,并创作了一批书法作品进行义卖,将所得款项全部捐给灾区。他说:“作为艺术家,我们不仅要创作艺术作品,更要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善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武汉疫情期间捐赠作品:
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李勇创作了多幅抗疫主题的书法作品,通过线上展览的方式,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加油鼓劲。他的作品《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被多家媒体转载,激励了无数人。李勇说:“在那个艰难的时刻,我希望通过我的书法作品,传递一份力量和希望。”
3、社区文化建设:
李勇还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为社区居民义务书写春联、福字,举办书法展览。他经常走进学校和社区,举办书法讲座,义务教授书法技巧,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书法艺术。他说:“书法不仅是艺术,更是文化。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感受到书法的魅力。”
七、展望未来,续写辉煌
李勇的艺术人生,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旅程。从一名普通的押运员,到驾驶员、安检员,再到如今的书法家,他用笔墨书写了自己的人生。他的书法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他人生经历和精神追求的体现。他以泰山为师,以书法为伴,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在未来的日子里,李勇将继续以笔为剑,以墨为韵,书写更多属于他的艺术传奇。他计划举办更多书法展览,推广书法艺术;他将继续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还将继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他说:“书法是我一生的追求,我会一直走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八、结语:以墨韵绘人生,用坚守铸辉煌
李勇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用艺术点亮人生。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展现了艺术的魅力,更传递了正能量。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只要有梦想,有坚持,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经历了人生的多次转折后,李勇始终保持着对书法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无论是面对病痛的折磨,还是工作岗位的调整,他都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态度,迎接每一个挑战。
他的书法作品,如同他的人生,充满了力量与希望。李勇的艺术之旅还在继续,他的笔墨还在书写着属于他的传奇。我们期待他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用书法传递爱与力量,用艺术点亮更多人的心灵。
作者简历
明渊庆泽(笔名),1961年7月出生于山东泰安,汉族,研究生学历。当过教师、蹲过机关、下过基层,大半的工作历程都在人民政协和政府领导岗位上度过,历经市县两级工作磨砺,积累了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为区域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