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经典 • 铸就辉煌——中国当代艺术名家 黄兴才
更新时间:2025-04-07 14:50 浏览量:9
特邀名家
黄兴才
黄兴才,1968年11月生,江西丰城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丰城市中小学美术研训团队核心成员。现为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丰城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擅长山水画,2016年11月13日,丰城电视台《零距离》栏目组对他做了人物专访——《宣纸上的山水画》,2017年,春节期间在《丰城新闻》也做了相关报道。2013年国画作品《荷塘清趣》入选第二届江西省中国画人物、花鸟画展览;2013年国画作品《婷婷玉立》入展第二届江西省中国画人物、花鸟画展览;2013年国画作品《高山流水》入选第七届江西省山水画展;2016年国画作品在南昌市“洪大杯——‘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书画大赛”中获奖并获得丰厚的奖金;2016年聘任为丰城市老年大学国画班教师。2017年国画作品《匡庐奇秀》入展第九届江西省山水画作品展;2019年5月29日,作品“云山深处”发表在《中国教师报》上。2019年5月特聘为江西省书画考级中心美术类考级考官。2019年12月当选宜春市美术家协会理事。2021年作品入展江西省第二届书画小品展。2023年作品入展江西省第二届教育工作者美术作品展。
2024年作品入展江西省第四届书画小品展。黄兴才老师国画作品赏析 在艺术的长河中,国画以其独特的笔墨韵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思考。黄兴才老师的国画作品,宛如一幅幅灵动的山水诗篇,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笔墨凝情,勾勒山水风骨
黄兴才老师的国画作品,在笔墨运用上独具匠心。他以浓淡相宜的墨色,勾勒出山川的轮廓与纹理。在描绘山峦时,或用粗犷豪放的笔触表现山石的雄浑厚重,或用细腻柔和的线条展现山体的婉约灵秀。如在部分作品中,那层层叠叠的墨色皴染,让山峰仿佛有了生命,巍峨耸立又不失灵动之气。 在描绘树木时,黄老师运用不同的笔法,使每一棵树都形态各异。有的枝干挺拔,似有凌云之志;有的枝叶繁茂,尽显生机盎然。那疏密相间的布局,让画面充满了节奏感与韵律美,仿佛能让人听到微风拂过树梢的沙沙声。
二、意境营造,传递心灵回响
作品的意境营造是黄先生国画的一大亮点。他善于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融入到画作之中,营造出一种悠远深邃的意境。在他的画里,山水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观,而是心灵的寄托与情感的载体。 例如,一些作品中云雾缭绕的山峰与宁静的村落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让人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宁静与慰藉。而那些飞流直下的瀑布、潺潺流淌的溪流,则为画面增添了动感与活力,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生生不息。
三、题材创新,展现时代风貌
黄兴才老师的国画作品在题材上有着独特的创新。他不仅描绘了传统的山水景色,还将现代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在部分作品中,出现了高楼大厦、飞机、火车等现代事物,这些元素与传统的山水景观相互交融,展现出时代的变迁与发展。 这种创新不仅是对传统国画题材的拓展,更是对当下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表达。它让我们看到,国画艺术在新时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表现力,能够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的精神风貌。
四、传承与发展,续写艺术新篇
黄兴才老师的国画作品在传承传统国画技法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与探索。他汲取了古代山水画的精髓,如“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等理念,并将其与现代审美观念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作品既保留了国画的笔墨韵味,又融入了新的艺术元素和表现手法,为传统国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艺术爱好者学习与借鉴。 黄兴才老师的国画作品以其精湛的笔墨技艺、深邃的意境营造、独特的题材创新,展现出了非凡的艺术魅力。他用画笔描绘出了山水的神韵,传递出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代的赞美。相信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他将继续以创新的精神和饱满的热情,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我国的国画艺术事业添砖加瓦,续写新的辉煌篇章。(微信同号:13879537322)
作品精选
黄兴才老师的山水画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特别注重画面的厚重感的描写,在浓淡有致的构图中,飘渺无形的云烟、穿插得体的林木、隐现的亭阁房舍、湍急的飞泉流水,都充满神秘的灵动与空寂。画面以强烈的形式语言特征造成的气势,深深打动人们的心灵。
古意与现代精神的结合:黄兴才老师的作品以生活为源,将“古意”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在他画作中的山川、河流、云雾等要素均使用了一种幻化朦胧的笔墨予以描绘,以努力呈现出一种整体的意境。
黄兴才老师的山水画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画家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