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什么?现代艺术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5-04-08 23:27 浏览量:3
艺术是什么?现代主义的变革随想
有一群小孩在墙内玩耍,他们问:我们可以去外面玩吗?有人回答:不可以,你们只能在院子里面玩。等他们长大了一些,当了学生,他们又问:我们可以出去玩吗?有人回答:不可以,你们只能在操场上玩。等他们成人,在城市里游荡,他们问:我们在哪?还能去哪?直到有人说:忘掉墙壁,去你们想去的任何地方。
艺术是什么?
在柏拉图的时代,人们还看不上艺术。艺术和种地、喂牛、打铁、纺织一样只是人类生产活动中的一种,还被评为最低级的种类——模仿技艺。哲学家们对美的兴趣却非常浓厚,从毕达哥拉斯到柏拉图,他们把美称为和谐的、有益的、善的、有道德的、难的[1]......但是只字不提艺术和美有什么关系。中世纪也是如此,艺术只能用来说故事、讲道理、教育人,它是文盲的图画书,是图像诗歌。而美只属于上帝,它不在人间。文艺复兴时期美才回到了人间,当第一个画家在自己的作品上签了名字时,他便从一个工匠变成了艺术家。他的作品区别于一般的手工业品,艺术是什么的问题就产生了。
阿尔贝蒂将艺术称为智性绘画(La piu grassa minerva),将唯有心灵才能知晓的数学与艺术联系在一起[2]。瓦萨里将艺术称为来自心灵的图像,将其创作过程解释为对大脑中概念的清晰表达(Disegno)[3]。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为了实现个人价值获得更高的名誉和报酬,制定并规范了艺术的衡量标准。为了使艺术追逐理想美,阿尔贝蒂还倡导艺术家需从人文素养与品德再到科学知识与技能等全方位提升自己。我们看到,有许多艺术家终身倾注于研究,将自己塑造成了通晓数门领域的“完人”。先驱们的榜样力量在17世纪的美术学院教育中化身为纲领,古典主义认为艺术就是人类理性的产物。艺术能够运用理性纠正自然,使之上升为理想美。古典主义还按照运用理性的多少将艺术划分等级,从崇高的历史画到次等的风俗画依次往下排[4]。学院自下而上地培养、推举艺术家,于是艺术在严格的管控下平稳地发展了好几百年。
直到艺术不可避免的遇到危机——照相机的产生,艺术家才猛然发现自己已经被新时代追到了绝境,被困在原地里没法动了。浪漫主义首先站出来反抗古典主义,他们称艺术来源于感性,来源于神秘的自然之力。现实主义也出来反抗,他们称艺术就是眼见的自然。
但无论是美化、神秘化还是如实再现,他们仍是在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中摇摆,要么认为艺术高于自然要么认为自然高于艺术。其实他们所做的事情还是没有逃出一个范围,那就是模仿。艺术家只要还在自然的关系中纠结,就仍会被建立在模仿论上的传统困住了,被这历经2000多年形成的坚实边界困住。
因此塞尚向艺术重新发问,提出了“第二自然”的观点:艺术是和自然一样自在自足的平行体,可以交错也可以不交错,艺术可以代表自然[5]。
什么不是艺术?
艺术就被向外推动了一点点,边界开始松动,现代主义的先驱便有了力气从不同方向推动圈子继续扩大。
修拉称艺术是视网膜形成的色彩并置;高更称艺术应体现人类的精神;梵高称艺术就是个人。他们是现代艺术真正的拓荒者,我们看到在接下来二十世纪里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沿着新道路继续前进。这些艺术家纷纷打出某某主义的旗号,声称要解放艺术,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他们怀疑一切既定的约束——普遍美、文学性、雕塑性、功能性、流行性,不断地翻新风格和形式。
野兽派从平面性和原始性的角度进行实验;立体主义解放了结构;表现主义看回自己的内心;抽象主义关注纯粹的精神;未来主义兴奋于工业、运动和变化;达达主义发泄自己对现代文明的不满;超现实主义望向理性背面的深渊[6]。
如果你要问一个现代主义艺术家艺术是什么的时候,他可能立即想到的是“什么不是艺术?”
但现代主义真的使艺术自由了吗?
我们发现,二十世纪的先锋画派虽然差不多出现在同一时间,但画派之间几乎是彼此独立甚至对抗的。刚刚被评论界嘲讽过的野兽派,转过头来也不能接受立体派的“方块”。盘踞在巴黎的立体主义也与意大利的未来主义针锋相对,互相不承认对方的先进性。标榜自由开放的独立艺术家协会看到杜尚的新作《下楼的裸女》时,他们指责作品不符合正统的立体主义形式,有损展览的纯洁性。毕加索嘲笑那些试图解释自己绘画的观众,但当他看到后辈波洛克以更加新式的方式作画时,他竟然说:这什么都不是。现代主义流派不仅对团体之外的人不大友好,自己内部的关系也似乎不那么轻松。布勒东一直将超现实主义笼罩在自己制定的规矩下,为了肃清队伍还先后剔除了达利与贾科梅蒂等人。当格林伯格确立了话语权时,他便立即以自己的理论——平面性和纯粹性为现代艺术界定优劣。马列维奇承认黑格尔的艺术进程论,却认为自己的至上主义就是艺术的终点。
原来不止老派艺术家,就连提倡解放思想的新派艺术家也会将自己认定的艺术崇高化,用它来排斥异己。一些人走的路和自己拼命反对的传统一样——从建立到守成再到排斥与僵化[7]。艺术的墙壁不仅还在而且被筑的更高了,艺术从未有过如此复杂——又要自由、开放、独立、纯粹,又不能逼真、说故事、有趣味、有功能。
当格林伯格为现代主义作好定义的时候,他就又为现代艺术划好了一个圈。现代艺术家不愿回到原来的圈却又被自己的圈困住,只能在环内四处游走。艺术在墙内冷漠孤寂,它的美只有很一小部分人经过训练才能看得懂。它也不再关心观众看不看得懂,就能被昂贵地拍卖收藏,挂在博物馆和富人的客厅,受人们的仰头瞩目、顶礼膜拜。好像是把所有人都分个三六九等,只跟谈的来的来往。可是艺术毕竟是人的产物,怎么最后高出于人,把人推开了呢?
艺术什么都不是
杜尚早就看出来了,他选择不加入任何流派,不参与任何运动,悄悄地创作。他曾匿名将现成品送去展览,心平气和地接受它被拒丢进杂物间。也曾用二十年的时间瞒着所有人创作晚年最后一件作品《给予:1.瀑布2.燃烧的气体》——这确是一件极具写实风格的作品。对创作厌烦了他就去做图书管理员和法语老师维持生活。他没有野心不渴求艺术为他带来什么,他把艺术看作与吃饭呼吸一样自然而然的事情。杜尚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他不在乎艺术是什么,他想画就画不想画就下棋。
相比而言,现代主义在自由这一点做的似乎不够彻底。现代主义的精神气质差不多是随着工业文明形成的。工业文明的实质是以人的利益为中心迅速地扩张,它为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充盈也改变了原来社会秩序。现代主义很容易染上工业文明的特点——惊奇、快速、短暂、功利[8]。
有些艺术家为了在活着的时候就看着自己的作品进入卢浮宫,不断震惊观众的眼球,大张旗鼓的宣言自己。随着消费文明的到来,他们的作品更是变成一种资本被卷入浪潮,价格也变的令人震惊。但无论做的多新潮多出格,还是要把艺术品送去出售的,最终仍要进入画廊、展厅。就仍得像老派艺术家一样先找到自己的队伍,维护好圈内人脉,把握住话语权,树立好个人风格后就基本不再变化,每过一段时间就需要参加展览增强识别度。
因此,现代主义刚开始意图解放艺术,但后期所做的事情无非是继续拓宽了艺术的边界,拿新的规矩替换老的传统。人不自由,精神怎么可能自由?
自由无非是形式上外观上的。人类文明也不过存在几千年,艺术不过是人类无数活动之一,凭什么摆出一副权威的样子受人膜拜?
古埃及的无名工匠在墓室描绘壁画时,古希腊的石工在神庙门楣上雕刻装饰物时,中世纪的画匠在教堂天顶专心描绘他们心目中的上帝时,他们曾想过艺术是什么吗?他们曾想过自己的作品会价值斐然吗?他们大概只是单纯的想完成自己的职责,通过一心一意的努力换取价值相当的其他生产品。有人认可更好,但不期望自己的工作高出别人更多。我们难道能说,为人提供愉悦的认知和审美就不是艺术吗?艺术可以随便是什么也可以什么都不是,不要妄想抓住判断标准,应该把判断交给时间。如果你创作是为了利益,那就像个工匠一样大大方方的追求对等的价值。如果你创作是为了自由,那就不要让你的灵魂受限。艺术不需要你给它自由,自由体现在人本身。
参考文献:
[1]邓晓芒.西方美学史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2][意]阿尔贝蒂.论绘画[M].胡珺、辛尘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3][英]保罗·史密斯、卡洛琳·瓦尔德.艺术理论指南[M]常宁生、邢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4][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美术学院的历史[M].范景中编,陈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5]杨身源.西方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6]吕澎.视觉的震撼——西方现代绘画的语言和观念[DB/OL]那特艺术学院线上课程.2020
[7][法]皮埃尔·卡巴纳.杜尚访谈录[M].王瑞芸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13
[8]王瑞芸.如何看待后现代主义[J].美术观察,1995
作者简介
李蕊
1988年生于安徽定远。2009年获西安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学士学位,2013年获华南师范大学油画专业硕士学位,现为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安迪.沃霍尔, 文森特.梵高Vincent Gogh,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弗里达·卡罗 F.KAHLO, 格哈德·里希特 G.Richter,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 W A Bouguereau, 马克·夏加尔M. Chagall, 克劳德·莫奈 C.Monet,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 Rembrandt, 圭尔奇诺 Guercino, 马蒂亚·普雷蒂 Preti, 翁贝特·波丘尼 U. Boccioni, 鲁西奥·芳塔纳 L.Fontana, 弗朗西斯·培根 F. Bacon,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M.Basquiat, 拉斐尔·桑西 Raffaello, 卡纳列托 A. Canaletto, 保罗·委罗内塞 Veronese,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A. Renoir, 保罗.塞尚P.Cezanne, 雷尼·马格利特 R.Magritte, 萨尔瓦多.达利 S. Dali, 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 A.Modigliani, 希罗尼穆斯·博斯 H.Bosch, 弗朗西斯科.戈雅 F.Goya, 彼得.保罗.鲁本斯 P.P. Rubens, 丁托列托 Tintoretto, 弗朗索瓦·布歇 F. Boucher, 安东尼·凡·克 A.Van Dyck, 弗朗西斯柯·德·苏巴朗 F. Zurbaran, 草间弥生, Kaws, 奈良美智, 赵无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