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墨安:墨趣图册丨私享艺术
更新时间:2025-04-09 11:54 浏览量:5
樊墨安,江西莲花人,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从事书画创作与教学。
水灵灵
有个网络热梗:水灵灵的。菜市场挑菜,找水灵的,姑娘好看,水灵灵的,一张好画,也是水灵灵的。杜甫说王宰的山水"元气淋漓障猶湿",富春山居如今八百年了,那远山淡墨好像永远不会干。夏圭、石涛"拖泥带水",那石上的苔,带着雾露,长满杂草的坡,踩上一脚收获满鞋泥巴。
水,好东西啊。无色无味,热了蒸馒头,冷了冰镇西瓜,无常形无常态,最接近"道"。儒释道,没有不喜欢水的,智者乐水,周流不滞、逝者如斯、浴乎沂,这是儒家。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柔弱胜刚强,这是道家。镜花水月、水到渠成,这是佛家。水墨画在中国诞生,看来不是偶然,说重一点,是哲学,是民族智慧。水墨据说六朝就有了,比较确实的是唐代,王维用"渲淡",王维了解水啊,"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到了宋代,就有人说"画道之中水墨为最上",水墨画居然窜升到了C位。
水之于画,作用是"破墨",把墨分成浓淡枯湿,破墨的结果远不止于"黑白灰",黑白灰太理性,太无情。水墨是活的,水在滋漫,墨在游移,如同山间霧霭,随意聚散,自然成文,还带着些许意外。
黄宾翁直言墨法就是水法,一语道破天机,他老人家的山水,可谓把墨法发挥到极致,又苦口婆心总结"七墨",浓、淡、破、积、泼、焦、宿,如今画家都能倒背如流,可看花容易绣花难,又有几人解得其中妙处。
看齐白石画画纪录片,笔醮好墨,左手从笔洗挖一勺水,沁入笔根,老人家的看家本领也不怕你学走-这微妙的东西哪有这么好学。
明清以后的人爱说"墨气",那时生宣己经流行,高度敏感的纸性使得墨的表现力大为彰显。墨气也可说是"水气",水的清、水的润、水的活,没有水,墨成了锅底灰,只有黑气,你看张大千那荷花,一团黑气。
水性清,魏晋品评人物, "清"是第一位的。
水性淡,平淡天其,淡中有味,淡到极点,乃至渺远虚空。
中国的纸是从水里捞出来的,砚从水归洞、芙蓉溪出来,制笔人面前都放一盆水,磨墨更少不了水,画好了装裱也是用水。
红楼梦说女人是水做的,一张好画也是水做的,最后,功成身退,消失再见。
墨趣图册之一-纸本水墨-23x17cm-2024
墨趣图册之四-纸本水墨-23x17cm-2024
墨趣图册之八-纸本水墨-23x17cm-2024
墨趣图册之十-纸本水墨-23x17cm-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