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中国最具投资价值艺术家—朱林
更新时间:2025-04-17 14:16 浏览量:2
序 言
人工智能正颠覆性地重构人类文明的运行逻辑,带动艺术领域迎来前所未有的革命。中国书画作为千年文化精粹,必然在AI浪潮中被赋予跨越时空的新势能。传统艺术站在了历史的拐点上!智能算法与个体思维共振,数据集结与水墨色彩交融,一个属于中国艺术家的新黄金时代已然开启。
《AI时代》中国最具投资价值艺术家主题活动,积极打造产学研投一体化平台,集结最具AI时代基因的艺术家与作品。创新性聚焦AI技术带来的创作、鉴评、投资新维度赋能,引入AI大模型深度挖掘艺术作品价值潜力,带领艺术家热烈拥抱AI新时代,突破个体经验创作的一切桎梏,构建人工智能与个体才华相互融合的创作生态!
发现人才,推荐经典,我们将在AI赋能的万亿级市场体系中,为最具投资价值的艺术家立标定位,通过算法解析与笔触韵律呈现作品的价值张力,让下一个张大千、齐白石横空出世,成为定义艺术市场的话语权的新时代领军人物!
北京墨真书画院编辑
艺术家简介:
朱林 号牛八山人,心悟居士。安徽天长人,一九六一年生于安徽蚌埠,现定居北京。1980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2001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高研班。2004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第四届中国画名家班。2009年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龙瑞中国山水画高级研究班。现为北京人文大学中国书画艺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客座教授,华南农业大学珠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工作室画家。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中国国礼书画院副院长,北京古今画院副院长,北京求是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长城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多次参加由国家文化部、中国美协等主办的大型学术性展览。1980年入选浙江省美协《浙江省美术作品展》。1986年入选安徽省美协《首届文化艺术节美术作品展》。1997年获由国家文化部《九七迎香港回归中国书画展》铜奖。1999年获由国家文化部《迎澳门回归中国画精品展》铜奖。2006年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壶口赞中国画提名展》。2007年获天津市美协巜和谐盛世春中国画大展》一等奖。2008年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首届中国山水画双年展》。2009年获由中国美协主办《2009年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最高奖)。
2012年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八荒通神-首届哈尔滨美术双年展中国画作品展2014年入选由中国美协、中国外交部文化司主办《中国APEC峰会“多彩亚洲.文化中国”艺术交流展》。2018年应东欧四国大使馆邀请随中国文化代表团一行参加东欧四国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的中国画作品展并交流写生。2019年应邀随中国文化代表团参加美国华侨中国画美术展览及文化交流。2020年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第三届邮驿路、运河情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出版有《朱林中国画作品集》、《中国画家朱林》《朱林经典山水画》等画册。《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美术》、《美术观察》、《中国画研究》、《艺术状态》、《中国画经典》等数十家专业媒体专题介绍。《美术报》2009年推荐当代最有潜力的十名画家。
作品欣赏:
在当今中国画坛,朱林先生山水以气韵生动、意境高远、法度严谨、用笔精当、设色明雅而受到学者和同道推重。现分而述之。
一、朱林先生中国山水画之气韵
山水之气韵,是评价一幅画优劣的第一要素。凡画山水,千山万壑不难一挥而就,唯气韵难以得之。气韵,是画面物象虚实相互作用所迸发的一种视觉效果,这种效果的出现,无成法可依,无确切文字可论,全凭画家自己的学养、才情、功力、经验揣摩把握。气韵是气和韵的概念之和。在此先论朱林先生画中之气。
他山水画中之气有二,一是虚中气,二是气。朱林先生画中虚气充盈。他善于从虚处着眼。他的画,虚处散在画面的各个部分,如同血脉,在画面流淌,山石之间,林木之间,无处不有虚。有时画面左右虚,有时是中间虚;有时是物象虚,有时是意境虚,有时虚中还虚。比如,他画远景,淡笔一抹,中间留白,这就是虚中还虚。于是,虚又有了层次和深度。
他的虚,有动中虚,有静中虚。白云横卧,他以淡笔画云心,这是静中虚,飞瀑直下,他在瀑中画烟,这是动中虚。画面之虚,以留白营造,实属难事,但虚的高妙,在于以实写之,朱林先生之中国山水画,有时物象厚重密实,但这厚重密实之中却又是尽显空灵,这是他画神奇处之一。
二、朱林先生中国山水画之法度
朱林先生之山水画的法度,将山水之磅礴昂扬和雄浑大气,以饱满的激情痛快淋漓地表现了出来,但是,画面造型不拘谨,不肆意。他处处审时度势,处处对比,寓厚重于明雅之中,寓豪迈于严谨之中,寓雄浑苍茫于率意之中,寓充实于洗练之中,法度严谨,而又处处随机应变。他作画从大处布局,从小处精心刻画。
他的画,整体感极强。画面虽千山万水,但却整饬有机,有一气呵成之象,一处不可少,一处不可多。整个画面,初看为一象,细看为万象,再看仍复合为一象。但是,在这包孕万象的画面中,不论大块面,抑或是那些细微之处,他都能见机措象,随意生发,使其充满活力与情趣。
大的山石,在不失气势的情况下,使其情态各异,尽显生物之象。小的物象,细致精到的表现,用心刻画。看他画中的小树,虽寥寥几笔,却是一丝不苟,有情态,有动态,像孩子,像牛马,这便是他小处精当,随机应变的表现。
三、朱林先生中国山水画之用笔
朱林先生中国山水画用笔,气韵生动,法度严谨,是靠书法用笔体现的。朱林先生用笔爽利劲键,干脆利索,八面出锋,却又婉转优雅。他无论是用宽笔,或是泼墨,能把力度藏在圆润的笔触之中,于不动声色之中把骨力显现出来。
这就是绵里藏针。画面的轻盈之处恰是画面的最难处理之处。山水画之中,画云画水,如轻轻一扫,画面浮滑,若秋后枯叶,教人厌烦。若重笔挥写,则浊气满纸,若老树之皮,甚为丑陋。因此,必须拿捏的恰到好处方可入妙,此道非千锤百炼不可为之。读朱林先生的淡墨用笔,就可以看出他的感悟之深,功力之厚了。
中国山水画设色到底有多难?现举例为证:清朝四王之一的王石谷说自己研究绘画四十年才会用花青,张大千说自己五十岁后才会用花青,潘天寿说,色彩和墨一遇到就打架,所以,绘画之中,用色最难。
朱林先生中国山水画设色明净,典雅,冷暖结合恰当,亮丽不轻浮,丰富不花乱,在温润之中体现一种厚重之感。他的山水设色,能在众多画家不知所措的情况下,一枝独秀,极为不易,这既是他审美趣旨高雅的体现,也是他才情的勃发,是他几十年以来孜孜以求,不懈努力的必然结果。
四、结束语
朱林先生经常深入自然,注重写生,与山川迹化而神遇,得山川之精神,又喜读圣贤之书,修炼蒙养,得士人之品藻,因此,他的画,是山川精神与文人品藻的融合,是性情的吐露,是才气的彰显,是学养的迸发,是灵魂的敞开,他的画,是李白、陶渊明的诗意图式再现,也是人格的标识。
朱林先生的中国山水画,显然有很深的传统渊源,也借鉴了西方绘画的某些元素,但看不出是泥于某家,他的画,是他自己家法。他的山水画,师法造化,但与自然的山水有质与形的区别,是画家胸次所出,是迁想妙得的结果,是因心造境的自家山水。
他在绘画的表现形式上,开拓了审美领域,在绘画的表现内涵上拓宽了抒情达意的视野,创造了自己的风格,朱林先生的中国山水画是当今画坛不可多得的实践者和艺术创新造者。
北京墨真书画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全国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