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位毕业生的艺术盛宴:肇庆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毕业展揭幕
更新时间:2025-04-17 17:13 浏览量:5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嘉宾合影
4月16日上午,由肇庆学院主办,肇庆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肇庆学院美术馆承办的“2025届肇庆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毕业创作/设计展”隆重开幕。
开幕式现场
肇庆学院党委书记谢冠华,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党政办公室主任陈前,教务部部长李妍,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主任李佩环,学生工作部部长陈玉华,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唐文武,大学科技园管委会副主任周友良,团委副书记杨玉孟,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潘林,肇庆市端砚协会会长梁善,肇庆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美术馆馆长李小军,党委书记陈明华、副书记胥家桢,副院长王锡斌、张爱民、邓宇,美术馆副馆长刘晓慧,肇庆市美协副主席温绿巍、陈伟刚,肇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莫启华等领导嘉宾,020艺术观察、西江日报、肇庆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以及肇庆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师生出席本次活动。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肇庆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美术馆馆长李小军,肇庆学院党委书记谢冠华,指导教师代表王琼蔓老师和毕业生代表伍静柔先后发言。开幕式由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王锡斌主持。
肇庆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美术馆馆长李小军致辞
肇庆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李小军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各方的欢迎与感谢。他提到,在粤港澳大湾区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下,艺术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构建艺术创新系统、融合人工智能,推动艺术学科与区域经济文化协同发展,成为学院肩负的重要使命。此次毕业展不仅是对教学成果的检验,更是学院履行社会责任、推动艺术创新发展的有力担当。今年共有798位本科毕业生,他们创作的优秀作品,加上去年的,共有十余件入选全国美展。
开幕式现场
李小军院长详细介绍了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的成果。近年来,学院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去年引入中央美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高水平院校的博士,今年又迎来西安美院、中央美院的青年博士,极大地充实了师资力量。同时,学院紧跟时代步伐,将人工智能、数字艺术等前沿课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推动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艺术与科技创新中心正全力建设美术与设计体验城,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具创新性和实践性的学习平台。
开幕式现场
展望未来,李小军院长表示学院将聚焦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通过开展联合创作、学术研讨等活动,提升学院在国际艺术领域的影响力。他鼓励毕业生们把握广东“百万人才入粤”的机遇,在大湾区广阔舞台上发挥艺术才能,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肇庆学院党委书记谢冠华致辞
肇庆学院党委书记谢冠华在致辞中对毕业生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漫步展厅,细细品味每一件作品后,感慨今年的成果尤为丰硕。作品题材广泛,从描绘市井生活的烟火气到展现宏大历史场景的震撼力,应有尽有;艺术类型多样,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艺术表现手法相互碰撞;表现手法更是充满创意,传统绘画在继承中创新,装置艺术、跨界融合作品令人眼前一亮。这既体现了学院多年来坚持的艺术教育理念,也展现了学生们在艺术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突破与成长。
展览现场
谢冠华书记深入阐述了艺术的价值。他认为,艺术首先是温暖人心的力量,能带给人们美好体验。宫崎骏的动画用细腻笔触描绘人性美好,谭盾在音乐创作中传递情感温度,孙晓云从书法中感悟人生意义,这些都证明了艺术在滋养心灵、赋予人生价值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次,艺术能提升审美意识,而审美是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艺术调动综合思维,激发想象与创造,爱因斯坦等科学家都强调了审美在科研中的重要性。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艺术设计学科的价值愈发凸显,艺术的赋能和参与对各领域创新发展至关重要。
展览现场
基于对艺术的深刻理解,谢冠华书记对毕业生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保持热爱,因为热爱是艺术创作的源动力,能让艺术之路充满乐趣;二是坚持追求,艺术创作需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像“饺子”从学医跨界到动漫创作,凭借热爱与坚持取得成功;三是勇于创新,艺术不能固步自封,设计要紧跟时代和科技发展,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创造出更具价值的作品。他还强调,毕业创作成果展示是对四年学习的总结、批判和交流,希望同学们能梳理所学,发扬批判精神,在交流中不断进步。
指导老师王琼蔓发言
指导老师代表王琼蔓在发言中难掩欣慰与不舍之情。她回忆起指导学生创作的点点滴滴,从学生们初次面对创作任务时的手足无措,到如今在作品中展现出的自信从容,每一步成长都凝聚着师生的共同努力。老师们秉持“以丹青育魂、以匠心传道”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作品精心打磨。为了一幅画的构图更合理,老师们在傍晚反复比对宋元名作;为了让学生掌握一笔一划的力道,在宣纸上无数次示范。
展览现场
同时,王琼蔓老师也被学生们对艺术的热爱深深打动。她讲述了许多感人故事,有的学生为修改画稿通宵达旦,画室的灯光见证了他们的执着;有的学生为探讨印章篆刻效果争得面红耳赤,在思维碰撞中追求艺术完美;还有的学生为捕捉油画色彩层次感反复调试,直至凌晨;更有学生为了写生最美的晨光,一大早奔赴郊外。这些场景体现了学生们将学院派专业知识与个人艺术风格相融合的探索精神。她希望毕业生们铭记母校教诲,保持对美的敏锐感知,在艺术道路上坚定前行。
学生代表伍静柔发言
毕业生代表伍静柔在发言中满怀感恩。她深情回顾了在肇庆学院的四年时光,初入校园时的青涩迷茫仿佛还在昨天,如今已在专业学习中找到方向,并取得诸多成绩,如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三好学生、一等奖学金等。这一切离不开学校、学院的精心培养和老师们的悉心指导。
展览现场
她特别感谢老师们在毕业创作过程中的耐心指导。从选题策划到作品呈现,老师们给予了专业且细致的建议,帮助他们突破创作瓶颈,让作品更好地展现艺术魅力。她感慨书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每一门课程都像养分,滋养着她在书法艺术领域扎根成长;每一次实训机会都十分珍贵,让她在实践中提升技能。老师们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以对书法艺术的赤诚热爱感染着她,书法教室里共同研磨挥毫、作品展览中相互探讨的场景,成为她专业成长路上最温暖的记忆。
展览现场
展望未来,伍静柔鼓励同学们要不畏艰难险阻,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她相信,只要保持坚定信念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定能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最后,她衷心祝愿同学们前程似锦,母校蓬勃发展、再书华章。
肇庆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王锡斌主持开幕式
领导共同启动开幕式
据介绍,本次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毕业展览分美术与书法、设计两场展出,作品来自美术学、书法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动画、工艺美术共8个专业,涵盖绘画、书法、雕塑、设计、动画、砚雕、新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这些在新时代艺术教育中成长的年轻人,正用不同专业的学识和技艺,来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描绘时代发展新气象,应答当代社会问题,设计当代美好生活,表达了对当下社会和未来世界的关注和思考。
展览现场
本届毕业展分两期举行,第一期展出美术和书法作品,展期为4月16日-5月5日。第二期展出的是设计作品,展期为5月9日-5月26日。欢迎广大师生、市民群众前来参观、交流,共同体验美术学院毕业创作的活力。
展览现场
部分展览作品欣赏
《陇上冬韵》吕春辉 / 指导老师:郜笑寒
《蔻华》聂金慧 / 指导老师:余丽莹
《秋韵故梦》张嘉嘉 / 指导老师:吴兵
《祈尔繁芜胜常春》易雅琪 / 指导老师:莫世峰
《动秋声》唐嘉怡 / 指导老师:毛宜
《交响幻图》李嘉宝 / 指导老师:王琼蔓
《韧》戴飞龙 / 指导老师:卢东明
《尘光》鲁琼 / 指导老师:杨帅军
《拥抱自由的天空》黄通铎 / 指导老师:黄朝阳
《声》陈乐怡 / 指导老师:李庆军
《葳蕤》李思睿 / 指导老师:余一军
《无垢》林茵 / 指导老师:周志奋
《八仙之铁拐李1》陈星桦 / 指导老师:张超
《童梦回旋》邓映怡 / 指导老师:曾光
《搁浅》高盼晓 / 指导老师:吴健儿
《回望五台山》吴蓝妃 / 指导老师:李小军、伍美坚
《仙游图》梁淑甜 / 指导老师:吴君茹
《物予(语)》陈蔓莹 / 指导老师:邹明希
《华》张诗如 / 指导老师:徐文江
《星湖墨韵系列》王程密 / 指导老师:张爱民
《爱是__》蓝莉莉 / 指导老师:徐洪波
《悦舞·汉家天境》邓梅婷 / 指导老师:张艺冬
《溯洄·共生》陈楚桦 / 指导老师:韩朝晖
《淮南子•人间训》刘晓雅 / 指导老师:李刚
《刘禹锡诗词节选》唐莹琪 / 指导老师:黄焕华
《节录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数则》李政 / 指导老师:杜存茂
《曾加篆刻朱迹》曾加 / 指导老师:蒋振栋
篆书《摩诘居士诗四首》朱珂莹 / 指导老师:张爱民
楷书《康有为》李娜 / 指导老师:成思园
篆书《大唐西域记节选》邹柏荣 / 指导老师:彭志文
《硬笔隶书古文诗抄》郑健雄 / 指导老师:蒋振栋
篆书《端溪墨海对联》卢千里 / 指导老师:陈弟
楷书《华夏诗韵》程振林 / 指导老师:陈国斌
楷书《柳三变词六首》邓思薇 / 指导老师:成思园
楷书《赵子昂题跋》叶金鑫 / 指导老师:成思园
《破体书词牌名》杨嘉莹 / 指导老师:蒋振栋
隶书韩愈《师说》林雨田 / 指导老师:唐仕娜
隶书节选《文心雕龙》唐弘毅 / 指导老师:唐仕娜
隶书王羲之《书论》何碧丽 / 指导老师:唐仕娜
篆书《画禅室随笔》黄芯怡 / 指导老师:彭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