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传承艺术薪火!“百名书画家书写百年老校校风作品联展”苏州六中专场开幕
更新时间:2025-04-18 05:40 浏览量:4
百年老校校风,传承着历史沉淀的校园文化精髓,又以创新的姿态引领未来教育发展方向。4月16日,“世纪苏州 校风书选——百名书画家书写百年老校校风作品联展”在苏州第六中学校南校区开幕。活动现场墨香四溢,丹青流韵,书画家们齐聚一堂,以“墨韵姑苏·笔荟六艺”书法雅集为媒,将校风校训的艺术之美与文化内涵相结合,传递教育文化之光。
馆校共育启新篇,翰墨丹青育桃李
活动中,书画名家向江苏省苏州中学校、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校等中小学代表分别赠送了书画作品集。苏州第六中学校校友则带着对母校苏州第六中学校的深厚情谊,向学校赠送了他们的个人作品集。随后,现场举行了苏州第六中学校、苏州教育博物馆“馆校共育”揭牌仪式,标志着双方将在思政教育、基础教育、家庭教育等领域进一步拓宽合作内容。
“墨韵姑苏·笔荟六艺”书法雅集现场,书画名家黄钟、宫音、周思梅、王大夷携手合作,共同创作了书画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画面中,松树、梅花、牡丹、竹子、磐石通过精妙的笔墨运用与颇具创意的布局构图,巧妙组合、相互映衬,以各自独特的姿态与象征意义,构成了独具匠心的佳作,寄托着对六中学子的殷切关怀。
谈及创作《在希望的田野上》,黄钟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这幅作品的构思中,松树被赋予了“百年树人”的教育理念,承载着培育学生成为民族栋梁的期望。梅花以其代表的苦寒精神,鼓励着学子们勤奋钻研、不断进取。牡丹花则展现出勃勃向上的态势,恰似祖国花朵般绚丽绽放。挺拔的竹子则彰显出独特的风骨节气,古人常以其象征文人精神,有着未出土先有节,即便至高处仍虚心的特质。这些意象与作为根基的磐石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一主题的完整表达,期望孩子们茁壮成长为祖国栋梁。
书画家代表黄钟
黄钟表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苏州自古文教昌盛,培养出众多状元和书画家,此次活动正是这种优良传统的延续,不仅为各方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更点燃了大家对教育事业的热情。
以“艺文并进”为径,赋予校风校训新时代内涵
苏州市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沈宇
“我们要将百年老校的校风校训生动展现出来,让学子在欣赏艺术之美时,深刻领悟其蕴含的精神。”苏州市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沈宇表示,希望大家从本次展览中汲取文化的力量,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将校风校训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更多类似的活动落地生根,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苏州市第六中学校党总支书记张胥奎
苏州市第六中学校党总支书记张胥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艺术家们“艺术为民”的信念与“德艺双馨”的追求,激励着六中人将“纸上笔墨”化为“脚下行动”。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继续以校训为镜、以校风为帆,全力推进江苏省首批高品质特色高中的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用实际行动为“德艺双馨,大爱尚美”的校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让传统文化与育人使命在六中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绽放璀璨光芒。
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主持人 吕孙涵笑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