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齐白石的鸡冠花群鸡,上海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国家一级书画鉴定师齐白石书画院院长齐良芷弟子汤发周说,看公鸡画法
更新时间:2025-04-18 11:04 浏览量:3
▲齐白石书画作品《鸡冠花群鸡图轴》·(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简介】齐白石曾与胡橐语云:“我对鸡仔细观察和研究的时间比画鸡的时间多得多,所以才能有神。”又云:“正看着东西的动物,眼睛最难画,一定要叫它真看到才行。”这两句朴质的大白话,含意颇深:要模写物象,必要深研物象,抓住物象夺人心魂的特征,方能使物象形神兼备。言浅意远,寄托遥深,齐白石之所以为齐白石也!
往日昂首挺立、威风八面的公鸡,何以在此画中俯身下蹲?鸡群上方的一枝鸡冠花说明了问题:父亲在谆谆教诲着它的孩子们,难怪眼神还充满着慈祥与关爱。而小鸡或低头觅食,或蹀躞前行,眼神稚嫩,憨态可掬——它们懂吗?。
“冠”者,“官”之谐音也。教子加“官”是否深含老人的望子成龙之意?定居旧京多年,尤言“时客京华”,此一“客”字是否深藏思乡之情?愿读者诸君察之。齐白石,这位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的巨匠,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珍贵的艺术遗产。在他晚年的作品中,《鸡冠花群鸡图》无疑是一幅极具代表性和艺术价值的佳作。这幅画作创作于他客居京华之时,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更体现了他高超的绘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然而,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伪作也随之增多,如何准确鉴定齐白石晚年客居京华时所画的《鸡冠花群鸡图》的真伪,成为了收藏家和鉴定师共同关注的问题。上海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国家一级书画鉴定师、齐白石书画院院长、齐良芷弟子汤发周先生,凭借多年的鉴定经验和专业知识,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鉴定方法和建议。
一、了解齐白石晚年客居京华时的艺术背景与风格
在鉴定《鸡冠花群鸡图》之前,我们首先要对齐白石晚年客居京华时的艺术背景与风格有深入的了解。齐白石晚年客居京华时,正值其艺术创作的高峰期。在这个阶段,他更加注重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与感悟,将这份感悟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他的画风愈发老辣、自然,笔墨运用更加娴熟自如,色彩运用也更加沉稳、内敛。同时,他善于捕捉自然中的生动瞬间,将其转化为画面上的永恒。
具体到《鸡冠花群鸡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其艺术风格与特点:
笔墨技法:齐白石晚年的笔墨技法已经炉火纯青,他善于运用干湿、浓淡、疏密等笔墨变化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质感。在《鸡冠花群鸡图》中,公鸡的羽毛、鸡冠以及鸡冠花的叶片和花瓣都通过细腻的笔墨描绘得栩栩如生。伪作则往往难以达到这种笔墨境界,笔触生硬、墨色单一。色彩运用:齐白石晚年的色彩运用更加沉稳、内敛,他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和调和来营造画面的氛围。在《鸡冠花群鸡图》中,公鸡的羽毛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从暗红到金黄,再到淡黄,色彩过渡自然流畅。而鸡冠花则鲜艳夺目,与公鸡的羽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又通过巧妙的色彩调和使得整个画面显得和谐而统一。伪作则可能在色彩运用上显得过于鲜艳或过于暗淡,缺乏真迹那种沉稳、内敛的气质。构图布局:齐白石晚年的构图布局往往打破常规,创造出独特而富有创意的画面。在《鸡冠花群鸡图》中,公鸡和鸡冠花的位置安排得恰到好处,既突出了画面的主题,又使得整个画面显得生动而有趣。公鸡的姿态各异,有的昂首挺胸,有的低头觅食,有的则与同伴嬉戏打闹,展现出了极强的生活气息。伪作则可能在构图上显得过于刻板或缺乏创意。▲齐白石书画作品《鸡冠花群鸡图轴》局部·(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二、观察公鸡的画法与细节特征
在鉴定《鸡冠花群鸡图》时,观察公鸡的画法与细节特征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观察点:
公鸡的造型与神韵:齐白石画公鸡堪称一绝,他善于捕捉公鸡的神态和动作,将其表现得栩栩如生。在《鸡冠花群鸡图》中,公鸡的造型准确生动,神韵十足。它们的羽毛丰满而富有光泽,鸡冠高耸挺拔,眼睛炯炯有神,仿佛随时准备战斗。伪作则可能在公鸡的造型上显得呆板或缺乏神韵。公鸡的笔墨与质感:齐白石在画公鸡时,善于运用细腻的笔墨来表现其羽毛的质感和层次。在《鸡冠花群鸡图》中,公鸡的羽毛通过干湿、浓淡的笔墨变化被描绘得栩栩如生。每一根羽毛都清晰可见,质感逼真。伪作则可能在公鸡的笔墨上显得生硬或缺乏质感。公鸡的动态与姿态:齐白石在画公鸡时,非常注重表现其动态和姿态。在《鸡冠花群鸡图》中,公鸡的姿态各异,有的昂首挺胸,有的低头觅食,有的则与同伴嬉戏打闹。这些动态和姿态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公鸡的生动性,还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伪作则可能在公鸡的动态和姿态上显得过于刻板或缺乏生动性。三、借助辅助工具与科技手段进行鉴定
在鉴定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与科技手段来提高鉴定的准确性。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辅助工具与科技手段:
放大镜与显微镜:通过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画作表面的细微纹理、笔触痕迹以及墨色的浓淡变化等。这有助于我们发现伪作中可能存在的笔触生硬、墨色不匀等问题。在观察《鸡冠花群鸡图》时,我们可以使用放大镜来仔细观察公鸡的羽毛、鸡冠以及鸡冠花的叶片和花瓣等细节部分,以便更好地判断其真伪。紫外线灯:紫外线灯可以用于检测画作表面是否存在荧光反应。一些伪作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使用了含有荧光剂的颜料或墨料,因此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呈现出明显的荧光反应。而真迹则通常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在鉴定《鸡冠花群鸡图》时,我们可以使用紫外线灯来检测其表面是否存在荧光反应,以便更好地判断其真伪。纸张与装裱分析:齐白石的作品多使用传统的宣纸进行创作,其装裱也往往采用传统的中式装裱方式。在鉴定时,我们可以观察画作的纸张质地、吸墨性以及装裱风格是否符合齐白石作品的特征。真迹中的纸张往往质地细腻、吸墨性好,能够很好地展现出笔墨的韵味和层次。同时,真迹的装裱也往往精美大方,采用传统的中式装裱方式。在鉴定《鸡冠花群鸡图》时,我们可以仔细观察其纸张质地和装裱风格,以便更好地判断其真伪。▲齐白石书画作品《鸡冠花群鸡图轴》局部·(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四、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与流传经历
在鉴定《鸡冠花群鸡图》时,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与流传经历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了解途径:
创作背景:齐白石的作品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和艺术追求密切相关。在鉴定时,我们可以了解《鸡冠花群鸡图》的创作时间、地点以及创作意图等信息,以便更好地判断作品的真伪。例如,如果作品声称是齐白石在某个特定时期的作品,但风格与时代背景不符,那么很可能是伪作。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或咨询专业人士,我们可以了解到《鸡冠花群鸡图》是齐白石晚年客居京华时的佳作,这为我们判断其真伪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流传经历:了解作品的流传经历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其真伪。真迹往往有着清晰的流传脉络和可靠的来源渠道。我们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或咨询专业人士来了解《鸡冠花群鸡图》的流传经历。例如,我们可以了解到这幅作品曾经被哪些收藏家或机构收藏过,以及是否参加过重要的展览或拍卖等活动。这些信息对于我们判断作品的真伪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五、综合判断与寻求专业帮助
在鉴定《鸡冠花群鸡图》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个方面的因素和信息。通过仔细观察画作细节、分析技法特征、借助辅助工具与科技手段以及了解创作背景与流传经历等多方面的努力和实践,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作品的真伪。然而,由于艺术品鉴定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积累,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风险。对于难以判断真伪的作品,我们可以寻求专业鉴定机构的帮助。
专业鉴定机构通常拥有专业的鉴定师和先进的鉴定设备,能够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鉴定结果。在寻求专业帮助时,我们可以选择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同时,我们也可以咨询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艺术品鉴定专家,以获取更加全面和深入的鉴定意见。
综上所述,鉴定齐白石晚年客居京华时所画的《鸡冠花群鸡图》真伪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和信息。通过深入了解齐白石晚年的艺术背景与风格、仔细观察公鸡的画法与细节特征、借助辅助工具与科技手段以及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与流传经历等多方面的努力和实践,我们可以逐步提高对齐白石作品的鉴赏能力和鉴定水平。同时,在鉴定过程中也要保持谨慎和客观的态度,避免受到主观臆断和市场炒作等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齐白石这位艺术大师留下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