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金在翰墨盛世七十年思勤高娃书画艺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更新时间:2025-04-18 08:45 浏览量:3
读红墙经典 品书香西苑
读杨宪金编著红墙经典12部新著的文化启示录
在翰墨盛世七十年思勤高娃书画艺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杨宪金
恰逢中国共产党诞生九十八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喜庆之际,2019 年 7 月 5 日,由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文化艺术院、国际中国书画家交流促进会在北京首钢国际大厦隆重主办“翰墨盛世 70年——思勤高娃书画艺术研讨会”。这一盛举,向世人昭示了一种现象——越是真善美的、越是民族艺术的,就一定是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就会焕发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会上我作了“笔墨心源 自成一格”思勤高娃书画艺术中的笔墨和文化价值的专题发言。
哲人说:“天地以气造物无心而成形体,作画亦如天地以气造物。”于灵性中驾驭笔墨,于学问中培养意境,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
享誉海内外广袤无垠的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著名草原风情女书画家思勤高娃(艺名奥德波勒),就出生在这方圣土的内蒙古通辽科左后旗,厚重独特的草原文化为幼年时期的她注入了艺术无限的遐想。青少年,她就读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美术专业,毕业后又深造于北京大学美术学院。凭着对草原风情系列题材的书画艺术卓越成绩,先后被吸收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并成为我国蒙汉合体书法艺术倡导者。其性淳厚、思敏达,秀外而慧中,善研学而不求闻达。今已步入不惑之年,一路奋进不止,为传承繁荣蒙汉书画艺术而砥砺前行。
全球华人龙文化书法大展特邀书画家思勤高娃
参展书法作品中华“龙”
近年来,思勤高娃牢记新时代领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为基”的讲话精神,与草原为家、与自然为源、与骏马为伴。深入生活、扎根牧民,在探索研习草原风情书画艺术的艰难旅途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画捡于心,心澄则志高,身修则神宁,学深则识广,意淡则韵生,脚踏实地走出了一条草原骏马独造、蒙汉书法双修的笔墨心源、自成一格的“高娃艺术”之道。
全球华人龙文化书法大展特邀书画家思勤高娃
参展首创新时代蒙汉合体书法作品“龙腾”
纵观思勤高娃书画作品,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具有高度的美学艺术性,是践行新时代领袖文艺思想的代表。幼时,与父母同乘骏马,驰骋草原,像一只雏燕,天天翱翔于广袤草原,耳濡目染骏马牛羊的美轮美奂,追求翠草白云间的艺境梦界。她时常跃跃欲试,以草地当纸、树枝为笔,在草地上尽情涂鸦。为实现绘画之梦,少年就读内蒙古扎鲁特旗美术学校,在校时的绘画课作业《牧马》,常被老师作为标画点赞。之后进而求学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美术专业,经师指教,沿着传统为基,帖学为本的书写道路,不废冬夏,晨昏苦习,临摹古今名家之作。
她对故乡草原风情情有独钟,毕业后,草原骏马成为她主攻方向。同时就地取材,写生草原风光,骏马的风驰骄姿,小至骨架、肌肉、纤细鬃毛,大至万马奔腾气卷乾坤的气势,乃至日常活动习性,牧民驭手的英姿,她熟稔于心,同时又对郎世宁、徐悲鸿大师作品习之,兼取先师之长,融一炉而制之。于书理、书论、画理、画论及技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其在草原牧马创作技巧上渐渐悟出了独特的表现手法。牧马画风日益精进,对草原奔马独有的精神和豪气,表达得酣畅淋漓、美不胜收。精卫填海,天相勤人。尤其是她在而立之年,龙游天表,驰骋草原青山,继续增益,攀登新高,独游术论,画海寻师。
研讨会上思勤高娃(左)与杨宪金先生(右)
在他们合创蒙汉合体书法艺术品“龙”前留影
上世纪九十年代先寻故里大师官布,聆听指教,深受启蒙,得大师真传,勤而习之。时绘奔马,挥毫如风,赋形简洁精炼,用笔沉郁通达,酣畅淋漓,墨色浑厚多变,壮美雄健。后又走进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美术学院进修,得民族画家苗再新,国家画院张江舟、范扬、史国良等老师亲授指教,精心培养,从此为她插上攀登高峰的翅膀。把书山画海里积累的笔墨自然和生活感受,梳理升华为创作营养,固而她所绘奔马,笔墨具有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呈现出群马奔腾、云蒸霞蔚的气势。这种视觉冲击力源于艺术家的文化气度和对家乡、对民族、对千古笔墨的情感,以及对广袤草原景色的感悟与情怀。
思勤高娃女士(右)与杨宪金先生(中)
及著名书法家赵金华先生(左)留影
近年来,她在继承大师们画风的同时,既师其意,而不师其技,不论在题材、笔墨等表现手法上,不断探索,逐渐形成形神兼备的风貌,自成一格气象独特的《四季草原风情》画。
她笔下的《奔马图》,无论奔马、立马、走马、饮马、群马都赋予了鲜活生命力,在广袤的草原上狂奔,神骏气昂,奋发感人。画面简淡高逸,用笔泼辣凝重,凸显出奔马的壮美、驯良、坚毅、敏捷的性格特征和内在的精神本质。《北国之春》画中的群马,神态各异,有的奋鬃扬蹄,有的腾空而飞,有的蹄下生烟,有的回首顾盼,有的一往直前,俨然脱纸而出一幅万马战酣的壮丽画卷,象征着画家追求的品格和理想,反映出她对书画艺术的追求与期盼。
思勤高娃所创《双骏》图
著名画家 官布 为其题款的 思勤高娃 所创《万马奔腾》图
她笔下的《草原仙女》,以其独到的笔墨线条质感,构思巧妙,细腻传神,笔法灵活,墨色典雅,眉目传神,体态轻盈,手中飘带,迎风飘舞,飞翔升天,尽显飞女青春活力。历来仙女飞天题材成为许多画家难以逾越的坎,而思勤高娃凭着多年修炼的综合功夫,实现了创意和技法的成功突破,写尽草原仙女的性情,令人叹为观止。
思勤高娃自幼喜爱文学、书艺,从而形成了她儒雅淡定的气质,其人文精神成为她艺术创作之基。她的蒙文书法,形象结构、艺术构思、章法布局,书写得体,具有无穷感染力。细观品味,精美蒙书,扬角甩尾,恰似蛟龙出海,遨游长空,挺腰垂辫,犹如舞女含笑起舞,婀娜多姿,蒙文甩出的撇、捺,俨然一位驭马拖杆,驰骋在草原上的牧马人。蒙书其特,禅定虔诚,弯弓射箭,笑傲群雄,笔走龙蛇,神韵灵动,心田挥洒,飘逸倩影,云章浓淡,玄圭干湿,印押有意,书藏美梦,为攀高峰。又邀书家杨宪金同创蒙汉合体书法,堪称书坛一大亮点,其蒙文书法苍劲豪放,气势如虹,意连银河,气拓八方,似万马奔腾,又似龙腾虎跃,具蒙族文脉,又具绘画之飒爽。其汉字书法,上溯“二王”、傅山笔意,厚重古朴,意蕴古今,飘逸潇洒,颇具民族魂、草原情,今属“杨氏书风”神韵。两者融合,堪称书艺上品,观之,令人气宇轩昂,奋力向上。
赏读思勤高娃的书画艺术,无时无刻不让人感到画家心中强烈的民族感和国家意识,不管是国画还是蒙书,还是蒙汉合体书法,也不管哪一种艺术手法,哪一种主题作品,几乎都与家乡的草原风情息息相关。这是她对民族、对家乡的深沉挚爱集中表现,这种情感凝结在她的骨子里,不论生活如何坎坷艰难,都无法改变她的这一铮骨。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位书画家,思勤高娃始终坚持为家乡、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始终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之路,驰骋艺海,奋进拼搏,肩披圣雨,身裹儒风,笃学前行。其艺术轨迹走进殿堂,乃名至所归,部分作品获奖并被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艺术机构以及国内外收藏家、企业家收藏,展览。
其书画艺术具有当地蒙族艺术的引领性。突出表现在,一是笔墨当随时代的立意正确;二是书画同源相得益彰的基本功扎实;三是草原风情美术表达意境鲜明感人;四是技法源于传统、勇于创新有了新的突破;五是蒙汉书体的结合更加融洽密切,蕴含着生命的力量,文德的光芒,人性的温度,表达了她崇高的理想信念,她这非凡的胆识和浩气,必将引领伟大中华民族草原风情艺术迈入新境界。
当今为多元巨变的时代,在各种思潮的相互交融下,在外来文化的撞击下,书画艺术必然受到影响。今天我们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共同研究讨论和弘扬新时代民族风情蒙古族女书画家思勤高娃书画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用时代文德笔墨,以精品奉献人民,明德引领风尚,这是她书画作品最终表达的目标。几十年来,她披肝沥胆勤奋耕耘,博采众长、采风写生,深入生活、扎根草原,不懈努力,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奉献了一大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在蒙古族年轻才俊艺术群体中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愿思勤高娃在书画艺术大道上勇攀高峰。诗曰:
思游画海已驰名,才女原生草原屋。
莫道蒙书才学浅,墨洒云天润万物。
画法精致拙简出,墨线入草力功殊。
恢弘潇洒寓刚健,尽显儒风成一书。
蒙汉合体开先河,东西合璧扬艺术。
耕心种德精书艺,拥抱时代绘新着。
二○一九年七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