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推动篆刻艺术创新发展:骆芃芃教授调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更新时间:2025-04-19 06:58  浏览量:5

(文 / 唐福祥 宋波 罗文旭)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举办第七届"印记中国"大赛的工作部署,4月13日至15日,教育部、国家语委第七届"印记中国"大赛评委会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名誉院长骆芃芃教授一行应邀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调研指导。湖北省教育厅国家语委办戴明主任陪同调研。

调研期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院党委工作部部长朱丹向骆芃芃院长汇报了学校师生在宋斌教授指导下参与历届"印记中国"篆刻艺术大赛的丰硕成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连续四届荣获教育部、国家语委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在推动篆刻艺术与地质矿物学、珠宝玉石学等学科交叉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骆芃芃院长一行首先参观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标志性景观——化石林。朱丹部长与王浩主任结合地质学专业特色,生动讲解了化石形成的地质过程与演化历史。随后,在国际教育学院丝绸之路学院展厅,罗文旭主任系统展示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通过篆刻艺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成果,重点介绍了学校在培养留学生"知华、友华、爱华"情怀方面的创新实践。

在珠宝学院展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党委书记薛宝山详细介绍了学校即将举办的玉石类标准宣贯会暨印石专题展筹备情况,重点汇报了学校在印章石文化研究和篆刻艺术创新方面取得的科研突破。通过地质矿物与篆刻艺术的有机结合,充分展现了"石中藏艺"的文化特色和地质学科优势。

调研组专程考察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际学生中国篆刻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国家留学基金委篆刻文化实践基地以及中国非洲研究院文化交流基地——东湖文殊印堂。宋斌教授通过展示其五十年来积累的万余件篆刻作品、学术专著及获奖成果,系统介绍了非遗印章艺术中的诗书画印精髓和楚系印风特色。特别展示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十余年来培养的来自100多个国家留学生的优秀篆刻作品,其中37件作品荣获教育部、外交部等部委表彰,多件作品被黄鹤楼等文化机构收藏,充分彰显了中华篆刻艺术的国际影响力。

此次调研活动以第七届"印记中国"大赛为契机,深度融合地球科学、国际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全面展示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跨学科教育研究中的创新成果。骆芃芃院长高度评价学校工作,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语委的工作要求,以更高标准办好第七届"印记中国"大赛。她指出,篆刻艺术既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更是连接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的重要纽带,期待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