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草木有情——叶丽美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座谈会 | 陈湘波:她既守护中国文人画学的精神血脉,又拓展传统工笔画艺术的表达维度

更新时间:2025-04-19 15:04  浏览量:4

“草木有情”展时间为4月3-22日。 该展览由中国工笔画学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为学术指导单位,广东画院、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国画艺委会、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为主办单位,广州画院、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协办。

本次展览共展出画家叶丽美的工笔画作品共80余件,比较完整的体现了叶丽美近十年来的艺术探索成果,呈现了画家整体的绘画语言和艺术风格。在当代语境下,她的作品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对所表现的花鸟草木予以现代人文精神的观照,使艺术作品呈现出具有个人标识的艺术特质和品格。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怡琮在展览前言中说到:“…..主题性花鸟画创作需要精心构思、惨淡经营,注重思想的深刻和主题的完整,在技法运用方面也要多有创造,练笔、练心,练布局的功夫一点都不能缺少,若此番功到,则一花一叶天下皆春,会让人观之则驻足流连。我看叶丽美有多幅画已经做到了这些,甚是欣慰。”

“草木有情——叶丽美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开幕现场,汇聚艺术界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人士及观众共数百人,并吸引了二十多家媒体的关注,形成专业与大众聚焦交汇的观展热潮。开幕式由专业学术机构、艺术院校与美术馆联合主办。

“草木有情”叶丽美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座谈会,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会议厅举行。会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端廷先生主持。

参加此次座谈会的专家、学者有: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处长、博士生导师-袁学君;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俊宇;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陈湘波;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若熹;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副院长-戴幼楠;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端廷;广东省社科院副院长、教授-蔡乔中;广州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刘菲菲;兰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徐建新;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宜昌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田亚洲;广州画院学术委员、院刊执行主编-张工;中国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教授-刘吉;广州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系书记-许洪林;关山月美术馆主任-程平;星海音乐学院教授-林松源;贵州民族大学教授-徐青;广州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陈欢迎。

以下是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艺术中心主任、中国工笔画学会画副会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湘波在展览座谈会上的发言:

承古•开新•守真

——叶丽美女士工笔艺术的当代价值

今天,我看了正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展出的“草木有情——叶丽美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展览展出了叶丽美女士近10年的艺术创作成果,包括气势磅礴的大作与精致小品,形式多样,色彩斑斓,展现出独具一格的个人艺术风格。作为工笔画领域的同行,在此,我以“承古•开新•守真”三个维度,分享我对叶丽美艺术的理解与感悟。

一、承古:笔墨传统的当代转化

叶丽美女士的创作实践,构建了传统工笔画艺术的当代话语系统。其以宋代院体画精微笔法为语法根基,通过"三矾九染"的技法迭代,重构了中国传统的工笔画魂魄,实现千年画学的基因重组。这种转化不是简单的符号复刻,而是以女性艺术家特有的生命感知,激活传统工笔画中凝固的时空基因,让传统技法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生。画面中看似纤弱的铁线游丝描,实则蕴含着“骨法用笔”的力学密码,在分毫之间完成古典精神的当代显影。

二、开新:媒介实验的跨界突破

叶丽美女士以“三矾九染”的传统技法为实验场域,将金、银箔材料以及平面肌理的运用,创造出具有视觉张力的当代工笔画语言。这种跨媒介的实践既保持工笔画的精微品格,又通过材料物性的当代转化,构建出“笔-墨—色-箔”的四维对话的场域。其突破性在于:传统媒材未沦为创新噱头,而是经由现代性转化,获得超越时空的美学增值,为当代工笔画艺术打开通向艺术跨界广阔空间。

三、守真:格物致知的精神还乡

最令我动容的,是叶丽美女士创作中那份“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纯粹。在图像增殖的时代,她坚守着“格物致知”的工匠精神,将工笔画艺术升华为天人合一的生命场。她以显微镜式的观察精度解构自然生态,又以宇宙意识重组视觉元素,使每幅作品都成为“天地精神”的拓展投影。这种创作状态超越技法层面,形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当代心性修炼系统,让工笔画艺术回归“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文化原乡。

叶丽美的艺术实践,本质上是一场工笔画艺术的基因重塑工程。在“解构传统-重组基因-激活当代”的过程中,她既守护中国文人画学的精神血脉,又拓展传统工笔画艺术的表达维度。其创作实践证明:真正的传统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不断生长的生命体;真正的创新不是颠覆传统的暴烈革命,而是文化基因的当代进化。这种“在承古中开新,于守真处破界”的艺术智慧,正在重写工笔画艺术的未来。

陈湘波

2025年4月12日于深圳

叶丽美作品欣赏

蝶梦水云乡 120cm×100cm 2022年

复如花更开 77.5cm×73cm 2022年

莫如南土 197cm×95cm 2022年

海南吊罗山的风 120cm×240cm 2024年

采采长兴 160cm×70cm 2022年

穿花蛱蝶深深见 40cm×34cm 2022年

大好春光 240cm×200cm 2021年

春光无限 180cm×152cm 2020年

雨过风香 38cm×52cm 2021年

又见新章 180cm×98cm 2022年

(来源:墨轩臻品艺术)

画家简介

叶丽美

生于广东省惠州市

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

中国女画家协会理事

中国画创作研究院研究员兼艺委会副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彩画研究会研究员

北京外国语大学与首尔科技大学联合博士生导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导师

广州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导师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及研究生导师

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会员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