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师范学院的冷知识
更新时间:2025-04-21 09:44 浏览量:2
1、武汉大学西迁基因
乐山师范学院与国立武汉大学有深厚渊源。1938-1946年抗战期间,武汉大学曾西迁至乐山办学八年,这段历史为学校注入名校基因。如今的乐山师范学院校园内仍保留武汉大学西迁纪念碑,成为校园历史文化的象征。
2、特殊生态校园
学校因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景观。学生常能在校园内偶遇蛇类等野生动物,被调侃为“乐山动物园”,甚至衍生出“蛇院”的趣味称号。这种生态环境也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的独特记忆点。
3、沫若艺术团的全国影响力
学校沫若艺术团连续3次斩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多次登上北京人民大会堂和央视舞台,展现了艺术教育的卓越成果。这种艺术成就对一所地方师范院校而言尤为突出。
4、特殊教育领域的标杆地位
学校是四川省内特殊教育办学历史最久、专业设置最全、办学规模最大、教学科研平台最多的高校。拥有国家级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等多个相关平台。
5、郭沫若研究学术名片
作为郭沫若故乡的高校,学校主办《郭沫若学刊》,在郭沫若研究领域形成学术特色,相关成果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成为地方文化研究的重要阵地。
6、竹类研究领域的突破
学校在竹资源开发领域表现突出,相关团队在竹类病虫害防控、竹材利用等方面取得显著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专利600余项,形成了“以竹兴农”的特色研究方向。
7、苏稽古镇新校区规划
学校正在乐山苏稽古镇建设占地1100亩的新校区,未来将形成“一校两区”格局。古镇文化与现代校园的结合,可能成为学校发展的新亮点
8、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1%以上,其中高质量就业率保持在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