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美国提出“分区驻军”方案:一场21世纪的“新辛丑条约”与泽连斯基的“卖国艺术”

更新时间:2025-04-21 20:14  浏览量:5

近日,美国总统乌克兰事务特使凯洛格近日在接受《泰晤士报》采访时也透露说,乌克兰可以参考二战后柏林的分区模式,大致分为三块管控区域,俄罗斯控制乌东四地,英国法国控制西南部地区,乌克兰控制首都基辅以及中部、北部地区。俄乌军队交叉接触地带建立一个宽约 30公里的非军事区隔离带。

万万没想到,乌克兰人口没了,经济没了,矿产没了,这都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国家都快没了。美国支持乌克兰打了三年,最后美国提出把乌克兰分了,并且分得比二战后的德国还稀碎。

这个“乌克兰分区驻军”方案,表面上是为“停火维稳”,实则是一场赤裸裸的主权肢解。根据提议,俄罗斯控制乌东四地,英法驻军西南部,乌克兰仅保留基辅及中部地区,俄乌接触带设立30公里非军事区。

这一方案被包装成“二战后柏林模式”,但实质却与《辛丑条约》异曲同工——以“和平”之名行瓜分之实。

历史上,1901年的《辛丑条约》要求清政府赔偿列强4.5亿两白银,允许外国驻军北京,将中国彻底推向半殖民地深渊。如今凯洛格的方案同样以“保障部队”为幌子,将乌克兰领土划为大国势力范围,默认俄罗斯对乌东的占领,更让英法以“维和”之名殖民乌克兰西部。两者的核心逻辑如出一辙:弱国无外交,唯有任人宰割。

讽刺的是,凯洛格强调“美国不派兵”,却将欧洲推向前线,自己则扮演“离岸操盘手”。这种“甩包袱”策略,与当年列强通过《辛丑条约》榨取中国财富、却不直接统治的殖民手段何其相似?乌克兰若接受此方案,不仅丧失主权,更将成为大国博弈的棋盘,彻底沦为“欧洲病夫”。

泽连斯基的“卖国辩证法”:从“抗俄英雄”到“分裂推手”,是否是千古罪人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执政轨迹,堪称一部“从理想主义到现实妥协”的荒诞剧。他最初以“抗俄硬汉”形象示人,誓言收复失地,却在西方援助的炮弹下逐渐沦为傀儡。

前线打不赢,后线一直被西方不停地消磨。

更可悲的是,泽连斯基为换取西方军援,不惜签署“矿产协议”,将乌克兰东部资源作为抵押。这与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时割让辽东、台湾以保清朝苟延残喘的做派如出一辙。乌克兰的锂、稀土、油气资源早已被美俄视为战略筹码,而泽连斯基政府却幻想通过“商业协议”维持政权,最终只能落得“资源被夺、国土分裂”的双重悲剧。

尤为讽刺的是,美国甚至要求乌克兰在停火后“重新举行选举”,暗示泽连斯基政权合法性存疑。这让人想起《辛丑条约》中列强逼迫清政府“惩办祸首”、干涉内政的条款。

泽连斯基若继续依附西方,恐将重蹈溥仪退位的覆辙——从“国家元首”沦为“历史罪人”。

乌克兰今日困境,与晚清遭遇惊人相似:

军事溃败:清军甲午战败于日本,乌军则在俄军攻势下节节败退;经济殖民:列强通过条约控制中国海关,美俄则争夺乌克兰资源命脉;主权沦丧:《辛丑条约》允许外国驻军,凯洛格方案让欧洲军队进驻乌西。

更深层的悲剧在于,统治阶层均将“依附强国”视为救命稻草。慈禧为保权位“量中华之物力”,泽连斯基为续命向西方抵押资源;李鸿章自诩“裱糊匠”修补残局,乌政府则幻想“加入北约”换取安全。然而,依附强权的结局永远是沦为棋子——清政府亡于辛亥革命,乌克兰则面临“国家解体”。

弱肉强食从未改变,自强方是唯一出路

凯洛格方案的本质,就是将21世纪“辛丑逻辑”在欧亚大陆重演。

泽连斯基若继续沉溺于西方幻梦,成为“亡国之君”被钉上历史耻辱柱。

历史早已证明:没有独立自主的国防与外交,任何“盟友承诺”皆是镜花水月。乌克兰的悲剧警示世界:强国从无“救世主”,唯有自强方能打破“弱国诅咒”。否则,今日基辅的妥协,便是明日的“新辛丑之殇”。

再次感叹,我国伟大自主强盛,吾辈之幸!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