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艺术并重,东方与西方交融……“生生不息”珍奇植物展亮相上海植物园
更新时间:2025-04-22 01:22 浏览量:2
万象纷披,芳菲次第。为迎接国家植物园挂牌,展示上海植物园在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种质资源创新等方面的工作成果,上海植物园与多家国内外知名植物园及专业机构合作,在2025上海国际花展期间共同推出了“生生不息”珍奇植物展。该展旨在通过科学内涵与艺术感染力并重、多场地联动、室内外无界的策展思路,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叙事与对话。
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整个展览由“世界华彩”“中国珍萃”“上植新章”与“柔之胜刚——法国艺术家笨笃(魏明德)绘画展”四个不同维度的子板块构成。
“世界华彩”板块位于上海植物园北区1号楼游客服务中心,游客可以看到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新加坡植物园的风采。两园均为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知名植物园,也是与上海植物园拥有共同绿色梦想的国际合作伙伴。除了图文并茂的展示外,观众还可通过阅读区里的数百本与植物、自然、艺术、人文类书籍,来延展对植物与环境科学的了解。
“中国珍萃”板块位于亚高山植物馆、山地植物馆与热带植物馆,聚焦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及其保护成果。在亚高山植物馆里,一幅中国西南亚高山地区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来自成都市植物园、昆明植物园、丽江高山植物园的特色植物争奇斗艳,尽显植物多样性的美妙。
山地植物馆则集合了来自深圳市仙湖植物园、桂林植物园与厦门市园林植物园的展品,为苦苣苔科植物构建了一处神奇天地,展现着生存智慧与绰约风姿。
步入热带植物馆,可以开启一场通往兰花世界的旅程——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华南国家植物园以及上海植物园的珍贵兰花齐聚于此。
“上植新章”板块位于四季花卉温室,是上海植物园自主培育新优植物品种的舞台,彰显近20年来在植物杂交育种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这些新优品种的缤纷色彩与独特形态,能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上海植物园科研团队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努力。
艺术与植物擦出火花
艺术家与植物园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上海植物园北区2号楼植物艺术中心,“柔之胜刚——法国艺术家笨笃(魏明德)绘画展”正在举行,组成了珍奇植物展的第四个板块。
这位深谙西方与中国古典学问的法国艺术家Benoît Vermander选择水墨作为自己绘画创作的语言,精心挑选了三十余组、近百幅绘画作品,并用老子《道德经》中关于自然哲思与生命韧性的语句为展览命名。
植物园是什么?为什么城市需要植物园?当游客走进联通六个室内展览空间的三处室外“风车阅读盒”时,便可了解构建国家植物园体系的目标、使命和上海植物园在关键领域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体会植物园对自然、对城市、对人的重要价值。
徜徉于春日的上海植物园,不仅能倾听花朵的语言、细嗅草木的芬芳,更能通过室内外联动的参观路径、自然与艺术的携手交融、上海植物园与国内外友园的交互呈现,踏入一场跨学科、跨文化的绿色对话场域。
栏目编辑:张钰芸 题图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