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之道,在于守正出新 守正不易,出新更难
更新时间:2025-04-22 11:25 浏览量:7
田蕴章无疑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书法界的关键人物。他以楷书为媒介,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递给大众,同时以直言不讳的姿态推动书坛反思,其艺术与思想的复杂性,恰是当代书法转型期的缩影。他生前所言:“书法之道,在于守正出新。守正不易,出新更难,但唯有如此,方能不负古人,无愧来者。”
“书法当以古人为师,创新需先入古,否则便是无源之水。”
为什么田蕴章先生这么强调想创新先要入古呢?
古人留下了大量经典书法作品,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等。这些作品在笔法、结构、章法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是后人学习书法的绝佳范本。
经过长期发展,古人在书法技法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从篆书的匀整对称,到隶书的蚕头燕尾,再到楷书的严谨规范、行书的流畅灵动、草书的奔放自由,每种书体都有其成熟的技法体系,为后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深入学习古人书法,能汲取丰富的艺术养分。通过临习古人碑帖,了解不同时代的书法风格和特点,借鉴其用笔、结字等技巧,为创新提供素材和灵感。
书法艺术有其内在发展规律,入古能让我们更好地把握这些规律。明白书法从古朴到妍美、从简到繁等演变过程,从而在创新时遵循艺术发展的逻辑,使创新作品既有时代特色,又符合书法艺术的本质要求。
如果不先入古,创新就可能缺乏根基。没有对传统技法和风格的深入理解与掌握,创新往往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容易陷入浅薄和空洞,难以形成独特且有价值的艺术风格。
在学习书法入古这一块,我是完全同意田蕴章先生的观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