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科技艺术交融 文化传承创新——北京市大兴区第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

更新时间:2025-04-22 15:30  浏览量:9

本文转自【中国网】;

近日,北京市大兴区第六小学组织学生分别走进798文化创意园区“科技遇见艺术3D太空数字体验馆”及“田园古诗小镇传承体验馆”,以“科技+艺术”、“文化+劳动”双线并行的实践模式,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大课堂活动。这场融合前沿科技体验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实践教育,成为落实“双减”政策、推进素质教育的优秀范本。

科技赋能:在星际穿越中点燃科学梦想

在3D太空数字体验馆内,学生们通过沉浸式科技装置展开了一场“星际探索”。9米高的“宇宙之眼”动态呈现太阳系演化历程,AR互动设备让学生“触摸”月球环形山,火箭发射模拟器则让物理知识跃出课本。场馆内设置的“暴风实验室”“太空记忆博物馆”等10大主题区,将航天科技、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深度融合。同学们兴奋地表示:“操作全息投影制作时,我真正理解了光的衍射原理,这比课堂上的公式更震撼!”

现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抽象知识具象化,让小学生能在动手实践中培养空间思维和创新能力。”

文化铸魂:在古诗小镇里唤醒文化基因

在田园古诗小镇,同学们身着传统服饰,体验“穿越千年的文化课堂”。造纸坊内,孩子们用古法制作花草纸;蓑笠铺中,竹编工艺与劳动教育结合;县衙场景里,漆扇制作与诗词赏析相映成趣。30余个非遗体验项目覆盖34首经典古诗背景,学生通过插秧、磨坊劳作理解“粒粒皆辛苦”,在蹴鞠、投壶竞技中感悟礼乐精神。

“这种沉浸式学习打破了学科边界。”带队教师表示,学生在制作花灯时同步学习元宵节诗词,在皮影戏表演中体会传统叙事艺术,这种“做中学”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文化感知力。

政策引领:实践教育构建成长新范式

两场活动的背后,是学校对国家教育政策的深度响应。3D科技馆活动呼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对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养要求,古诗小镇实践则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意见》中“文化进校园”的倡导。

教育相关专家指出,这种“科技+文化”的双轨实践模式具有示范意义:既通过前沿科技激发高阶思维,又借传统文化筑牢文化自信,契合不同学段学生认知特点。据悉,两场活动累计覆盖学生300余人,后续将形成标准化课程体系,为实践教育提供可复制的创新样本。

从元宇宙中的星际探索到古诗小镇的耕读传家,这场教育实践诠释了“未来已来”与“传统新生”的辩证融合。当小学生的手掌既能操控虚拟火箭,又能触摸千年竹编纹路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教育形式的革新,更是新时代人才核心素养的生动养成。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