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揭秘朝鲜御用神秘组织“欢乐组”:成员全部是女孩,传言很神秘

更新时间:2025-03-10 19:43  浏览量:12

在朝鲜的政治和文化体系中,存在一个神秘而不为人知的组织,它的名字叫做“欢乐组”。

这个组织由一群年轻女孩组成,表面上她们是为了表演艺术而存在,但她们的真正职责究竟是什么?

到底是什么样的背景,使得这些女孩成为朝鲜政权核心的一部分?

她们的一举一动,甚至可能影响国家的命运和领导人的安全。

“欢乐组”这支神秘队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由金正日的妹夫张成泽一手创立,而它的正式成型则发生在1998年,那时张成泽正担任朝鲜劳动党行政部长。

当时的朝鲜正经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物资短缺、饥荒肆虐,国家的运转几乎陷入停滞。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成泽抓住了这个特殊的时机,提出了一个听起来冠冕堂皇的目标——“保障领导人身心健康”,以此为名组建了一支完全不同于常规部队的特殊队伍。

张成泽启动这个计划时,选人的过程极为隐秘且谨慎。

他把目光投向了平壤最顶尖的学府,比如金星学院和金日成综合大学,这些地方汇聚了朝鲜最优秀的学生资源。

从这些学校里,他秘密挑选了首批120名年龄在16到20岁之间的少女。

挑选的过程可不是随便拉几个人就完事,标准严格得让人咋舌。

首先,外貌得过关,必须长得漂亮,身材比例也要好,毕竟这支队伍的形象直接关系到领导人的面子。

其次,这些少女得有艺术特长,比如声乐方面要能唱出动听的旋律,舞蹈方面得跳得轻盈优美,能在各种场合展现才艺。

最关键的还不止这些,张成泽还要求她们的家庭背景得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必须是三代以上都“清白”的,也就是说,祖父母、父母到她们这一代,家里不能有任何政治污点,没有反对过政权,也没有跟外国势力沾过边。

这120名少女被选中后,就被集中起来,开始了完全与外界隔绝的生活。

她们的身份和工作内容对外保密,连普通朝鲜民众都不知道她们的存在。

而这支队伍的隶属单位也不是一般的部门,而是直接挂靠在劳动党39号室之下。

这个39号室在朝鲜是个特殊的存在,主要负责为金氏家族赚取外汇、管理秘密资金,地位敏感又关键。

张成泽把“欢乐组”放在这里,显然不是单纯为了服务领导人,而是将其作为一张政治牌,用来巩固自己在权力圈里的位置。

“欢乐组”的训练基地设在平壤郊外一个挂着“第15疗养所”牌子的建筑群,这地方听着像是让人休息的,可实际上却是另一番景象。

每天早上5点,天还没亮,成员们就得爬起来开始一天的训练。

最先上场的是形体训练,跑步、做操,练得满身是汗,这只是个开头,连吃饭的时候都不能放松。

她们得用特制的餐具吃饭,为的是让手的动作保持优雅,哪怕拿个勺子、夹个菜,都得练到看起来赏心悦目。

更离谱的是,她们还得蒙着眼睛练习倒酒,30秒内得把酒杯装满,还不能洒出一滴水。

这可不是随便玩玩就能做到的事儿,得反反复复练上好多次,手得稳,眼得准,时间卡得死死的。

这些辛苦的训练不是白费的,目标是把这群姑娘们打造成一支纪律严得像军队、多才多艺到让人挑不出毛病的队伍。

听说她们被分成了三个组别:“艺术组”、“礼仪组”和“生活组”。

“艺术组”的成员得学会唱歌跳舞,不管是朝鲜的传统曲目还是其他风格,都得拿得出手,随时能在各种场合表演。

“礼仪组”就得把迎来送往的规矩钻研透了,怎么端茶倒水,怎么跟客人寒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得有板有眼,不能出错。

至于“生活组”,任务就更重了,她们得把《金日成将军食谱》里的217道菜背得滚瓜烂熟,每道菜的做法都得弄得清清楚楚,做出来的味道还得正宗。

不仅如此,她们还得学会12种理疗技术,比如中医推拿之类的,得确保能随时照顾好领导人的身体。

这些训练把她们从一群普通的少女,变成了一个个全能型选手,外表光鲜亮丽,内在技能扎实。

这样的队伍,不管是上台表演,还是私下服务,都能让人眼前一亮,也难怪后来能在重要场合大放异彩。

到了2002年,金正日迎来了他的六十岁生日,这可是朝鲜的大事儿,全国上下都得热闹起来。

这次庆典成了“欢乐组”第一次公开亮相的机会,成员们站上了这个备受瞩目的舞台。

她们先是穿上改良过的朝鲜传统服装,跳了一支集体舞,动作整齐得像一个人似的,舞步流畅又漂亮。

表演一结束,她们没停下来喘口气,而是迅速换上了西装,开始为现场的外宾做口译工作。

没错,就是从舞者直接变身翻译,速度快得让人反应不过来。

这种一分钟还在跳舞,下一分钟就能流利翻译的表现,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外界看了都得惊叹,这群姑娘到底有多厉害。

这次亮相可不是光为了好看,还暴露了“欢乐组”不简单的职责。

据一些脱北者后来透露,这些成员可不只是会表演和翻译,她们还接受过反侦察训练。

比如在元山港的一次任务中,她们就成功揪出了几个伪装成渔民的韩国间谍。

这事儿听起来有点像电影里的桥段,但确实是发生过的。

那些间谍混在普通渔民里,表面上干着捕鱼的活儿,可她们硬是凭着训练出来的眼力和警惕性,把人给认了出来。

2013年12月,朝鲜政坛发生了一场震动全国的事件,张成泽,这位金正日的妹夫、曾经权倾一时的朝鲜劳动党实权派被公开处决。

这一事件也彻底改变了他一手打造的“欢乐组”的命运。

就在他被处决的当天,金正恩下令对这个组织进行全面整顿,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组织的管理权从曾归属劳动党39号室直接划转至护卫司令部。

新的管理模式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成员筛选标准的全面提升。

“欢乐组”作为一个长期服务于朝鲜政治权力核心的团队,从此前强调礼仪和艺术素养的定位,逐步开始往军事化方向转型。

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射击考核的加入,这成为新的必修技能。

这种考核按照军事标准执行,目的是让成员拥有一定的自卫能力。

与此同时,在训练内容中还增加了一项完全现代化的技能——无人机操作。这是金正恩时代开始注重科技战争的体现。

成员们需要学会控制无人机,包括基本飞行、导航以及特定任务操作,甚至是侦查功能的使用。

尽管整顿的力度很大,“欢乐组”并未随着张成泽的倒台而解散。这一机构依然保持着其存在的形态,只是隶属和功能都有所调整。

到2018年,朝韩首脑会晤成为这个组织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的契机。

这次会晤中,为韩国总统文在寅弹奏伽倻琴的一些表演人员,据观察,她们袖口上的细微装饰——隐形金线刺绣,揭示了其属于“欢乐组”的身份。

“欢乐组”的成员并不是终身制,她们多在26岁左右退出这个组织,而退出后的去向早已被设计好。按照惯例,这些年轻女性通常有三种主要安排。

对于那些表现最为优异的成员来说,她们会被选拔进入朝鲜最顶尖的国家级艺术团体,比如备受推崇的牡丹峰乐团。

进入这样的团体意味着她们的艺术才华得到了最高等级的认可,并且在退出“欢乐组”后仍然可以继续活跃在舞台和外交场景中。

除了进入艺术团体,另一部分成员则被安排与军政高层子弟结婚。

这些高层子弟通常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可能是将军的儿子、政府官员的亲属,是权力和地位的代表。

嫁入这样的家庭意味着她们能继续保持政治上的安全,同时也延续了她们在组织中培养的高规格礼仪和交际能力。

而第三种去向是进入涉外部门。

这些成员凭借长期接受的语言、礼仪和外交训练,很适合在涉外工作中发挥作用。

举例来说,一名前成员在2017年嫁给了一位驻外使馆的武官,之后在瑞士日内瓦开设了一家民俗工艺品商店。

这家店位置非常特别,距离联合国总部不过两条街远。

这样的安排表面上看是一份普通工作,但实际上暗藏玄机。

像这样的店面能够成为朝鲜在国外的非官方联络点,具有一定的情报和文化交流功能。

这些涉外角色依然是朝鲜高层政治布局的一部分。

这种退出机制看似是简单的职业转型,实则是国家权力运作的一部分,延续着一种深层次的政治控制逻辑,同时也是了组织对成员个人和资源的持续利用。

参考资料:[1]张成泽:朝鲜政坛的关键人物[J].共产党员,2009(5):59-59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