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秀区这所“国字号”小学解锁传统文化传承密码
更新时间:2025-03-10 20:20 浏览量:6
被教育部评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的西秀区旧州小学,依托学校少年宫组建了旧州小学少年地戏队,创建了旧州小学地戏史,开设地戏体育课堂,并聘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詹学院老师亲自指导,通过多形式的教学,让古老的地戏文化在新时代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新的光彩。
走进西秀区旧州镇旧州小学,三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正在上体育课。今天的体育课内容和以往的有所不同,不是跳操而是在学跳地戏。随着音乐的响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招一式地学着地戏动作,站姿亮相、刁枪、比棍等一个个动作,同学们做得有模有样。
西秀区旧州镇旧州小学体育老师邹顺:“我们是通过向专业的老师学习,再在体育课上将我们学的动作按先后顺序来教授给学生,在地戏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能力。”
据了解,旧州小学的体育课除了传统的跑步、球类运动外,还将地戏教学融入到了二至六年级的体育教学当中,通过对地戏动作的精心设计,制定出适合不同年级的地戏教学计划,方便学生们逐渐深入学习地戏的基本动作。
除了学校体育课教授地戏以外,学校少年宫也开设了地戏课堂。每逢周二、周四下午的课后时间,从每个班级里挑选出来的优秀地戏队员组成的地戏队的小队员们,身穿地戏服装、戴着地戏面具开始每天的排练。随着铿锵有力的鼓声响起,小队员们迅速整队,手执兵器,跟着老师的唱腔和动作,边唱边跳。
经过几年的学习,大家对自己扮演的角色也是烂熟于心,《杨家将》《三英战吕布》《大战午朝门》这些剧目的唱词随口就来。
西秀区旧州镇旧州小学六年级学生舒方才:“我学习地戏已经四年了,我最喜欢的角色是关羽和曹操,因为他们两位都是大将,我经常在家里看到老人们跳地戏,所以非常感兴趣,来学校参加了地戏队,以后我也会继续学习地戏。”
据了解,学校少年宫地戏课堂的老师是向外聘请的当地有名的国家级地戏非遗传承人,他们把自己的毕生所学带到学校,带给孩子们。从台步、唱功,再到身段等基本功的教学,老师们总是耐心的传教。同时,通过向小队员们讲解地戏的历史文化,让他们从内而外的运用不同表演手法,以此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在老师的精心教学下,学校少儿地戏队的小队员们代表学校参加了众多的大型活动表演。
西秀区旧州镇旧州小学学校少年宫地戏课堂教师曾玉华:“因为自己的年岁已高,所以想尽自己的所能将地戏教给他们。在动作的教学当中,因为他们太幼小了,只能教给他们一些比较简单的动作,目前是要他们领会地戏的走姿,关键是让古老文化,地戏活化石不能失传。”
在旧州小学,地戏不再只是历史的回响,而是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通过老师们授课指导、“传帮带”等形式,屯堡人几百年来的精神依托、历史积淀和屯堡人智慧的结晶得以传承和创新。未来,地戏教学将以更多的新形式传承与保护,激发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热爱和传承。
西秀区旧州镇旧州小学校长陈小潘:“2017年,因地戏成果斐然,旧州小学被教育部评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我们还将地戏动作融入大课间,以此激发学生崇尚英雄、热爱祖国的情感。”
记者:罗 爽 陈乃静(实习)
编校:孟庆兰
编审:宾玉洁
监审:赵文全
监制:徐 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