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艺评 | 魏怀亮:大笔壮写泰山魂——孟鸣的山水画艺术

更新时间:2025-04-27 20:30  浏览量:4

大笔壮写泰山魂

——孟鸣的山水画艺术

魏怀亮

与孟鸣先生相识已近二十载,他身形魁梧,为人稳重豪爽,其性情恰似泰山般坚毅厚重。孟鸣生于泰山脚下,成长于齐鲁文化这片丰饶的土壤之中,是独具个性语言与学术品格的著名山水画家。身为山东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与硕士研究生导师,他不仅是一位学者型画家,更是一位以笔墨为纽带,将泰山视为精神图腾的虔诚艺术践行者。自幼,他便深受其父亲著名花鸟画家孟石的熏陶,之后又接受了系统的学院派专业训练。孟鸣的艺术生涯,始终围绕着对传统与现代艺术理念的深度思考,尤其是对泰山这一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主题,展开了不懈的艺术求索。以泰山为核心题材的山水画创作,于他而言,既是对自然山水的深情礼赞,更是对中华文化根脉的溯源与追寻。

东岳气象/40cmx42cm/孟鸣/2024年

泰山,自远古以来便被尊为“五岳独尊”,承载着政治、宗教、文化等多元且深厚的内涵。孟鸣在进行泰山题材创作时,并不局限于对自然景观的简单描摹,而是将泰山视作民族精神的重要承载实体。他笔下的泰山,有着帝王封禅时的庄重肃穆,如《稳如泰山》中那巍峨磅礴的构图,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的磅礴气势;亦有百姓祈福时的温暖祥和,就像《岱岳诗境》里所流露出的人间烟火气息;更不乏文人雅士登临抒怀的悠远意境,如同《泰山颂》运用深远透视所营造出的画面感。孟鸣通过“眼中之泰山”“物化之泰山”“艺术之泰山”“精神之泰山”这四个层层递进的层面,完成了从具象到抽象的华丽升华,使得画面不仅具备山石的坚实质感,更蕴含着浓郁醇厚、耐人寻味的文化底蕴。

在孟鸣众多的作品中,长达25米的《东岳泰山图卷》堪称极具代表性的鸿篇巨制。这幅图卷凭借其宏大的尺幅和精湛绝伦的技艺,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泰山的雄伟与壮丽,是孟鸣艺术理念与绘画技巧的集大成之作。

岱宗雅集/40cmx42cm/孟鸣/2024年

从构图手法来看,孟鸣在《东岳泰山图卷》中巧妙且娴熟地综合运用了平远、高远、深远三法。他以“仰视极顶”的高远视角,将泰山的雄伟壮阔展现得淋漓尽致。当观者的目光沿着画卷徐徐向上攀升,仿佛能亲身感受到泰山那直插云霄的磅礴气势,山体的巍峨高耸之感扑面而来,令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同时,孟鸣又以“由近及远”的纵深处理手法,展现泰山的深邃幽远。从近处的嶙峋怪石、苍劲古木,到远处的峰峦叠嶂、云雾缭绕,画面层次分明,空间感极为强烈,使观者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泰山之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泰山的雄浑与深邃。这种多元构图法的运用,突破了传统山水画单一构图的局限,为观者呈现出一个更为丰富、立体且生动的泰山形象。

在表现泰山花岗岩的坚硬质感时,孟鸣极为擅长运用斧劈皴法。他以枯笔浓墨精心勾勒出山石的轮廓,每一笔都饱含着力量,恰似书法中的劲道笔触,将山石的棱角与纹理清晰且细腻地展现出来。紧接着,再以淡墨晕染云雾,浓墨勾勒的山石与淡墨晕染的云雾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虚实相生的独特节奏感。在图卷中,云雾缭绕于山间,时而轻柔地掩盖部分山体,时而又让峥嵘的山势若隐若现,使得泰山在虚实之间更增添了一份神秘与灵动之美。这种对虚实的巧妙处理,不仅极大地增强了画面的艺术感染力,更深刻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中“虚实相生”的哲学思想,让观者在欣赏画作时,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一种空灵与深邃的意境。

东岳山下/40cmx42cm/孟鸣/2024年

画面中的细节之处,更是彰显出孟鸣的精湛技艺与深厚功力。例如,在对泰山松的描绘上,他以苍劲有力的线条勾勒出松树枝干的形态,松针则用细腻入微的笔触一一精心表现,疏密有致,仿佛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松树在山风中的坚韧与顽强。而在描绘山间的溪流时,孟鸣运用灵动流畅的线条和淡墨的巧妙渲染,生动地表现出溪水的潺潺流动之感,仿佛能让人听到水流的清脆声响。这些细节的刻画,不仅使画面更加生动逼真,充满生机与活力,更体现了孟鸣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深刻理解。

《东岳泰山图卷》不仅仅是一幅对泰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之作,更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孟鸣通过对泰山不同场景的细腻描绘,充分展现了泰山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图卷中既有泰山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也有泰山周边的人文景观,如古老的庙宇、蜿蜒的登山栈道等,这些元素的巧妙融入,使画面成为了自然与人文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的艺术盛宴。泰山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孟鸣在图卷中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精心描绘,深刻表达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崇高敬意与传承之志。

泰岱永固/40cmx42cm/孟鸣/2024年

孟鸣的笔墨风格巧妙融合了北派山水的雄浑刚健与南宗文人画的优雅飘逸。他继承了李可染“为祖国山河立传”的现实主义精神,同时汲取了黄宾虹“浑厚华滋”的墨韵精髓。在《东岳泰山图卷》中,这种笔墨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以焦墨勾皴山体,展现出骨力遒劲之感,又用湿笔淡墨渲染云气,营造出空灵飘逸的氛围。这种“书骨墨韵”的独特技法,既强调线条的书法性,使画面中的线条富有韵律和节奏感,宛如优美的乐章;又注重水墨的氤氲感,让画面充满了诗意与灵动之美,形成了“沉雄古逸,秀润空灵”的独特艺术风格。

早年研习水彩画的经历,让孟鸣在传统水墨创作中融入了西画的色彩元素。在《东岳泰山图卷》中,虽然整体以传统水墨为主调,但在一些细节之处也能看到色彩的巧妙运用。例如,在描绘阳光洒在山体上的光影变化时,孟鸣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来细腻表现,宛如用画笔捕捉光线的舞蹈;并巧妙地运用淡彩来渲染天空、云霞等,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活,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效果。这种“以中为体,以西为用”的大胆尝试,既保留了国画的写意性,又拓展了视觉表现的维度,为传统山水画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岱庙万古/40cmx42cm/孟鸣/2024年

孟鸣的作品始终贯穿着“正大气象”的美学追求。在《东岳泰山图卷》中,他以全景式构图展现出泰山“吞西华、驾南衡”的磅礴气势,画面中紫气东来、云海翻腾,隐喻着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这种“大美不雕”的审美取向,既与儒家文化的中正和谐相呼应,又彰显了泰山文化的刚毅坚韧。泰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这幅图卷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它不仅是自然之山,更是精神之山,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与文化自信。

泰山普照寺/40cmx42cm/孟鸣/2024年

作为土生土长的泰安人,孟鸣对泰山的情感超越了一般的地域认同。在《东岳泰山图卷》中,我们也能深切感受到他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他将泰山脚下的村落、溪流、古木等元素融入画面,从“家山”的独特视角重新诠释泰山,赋予了泰山更为亲切、温暖的情感内涵。这种对家乡的热爱与眷恋,使图卷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感价值,成为了连接家乡与艺术、传统与现代的情感纽带。

孟鸣的泰山题材创作,尤其是《东岳泰山图卷》,不仅是对传统山水画的传承与延续,更是对当代文化命题的有力回应。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他通过笔墨重新构建了泰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象征意义,为传统艺术注入了鲜活的时代活力。

孟鸣的艺术人生,是一场与泰山的永恒对话。他以笔为杖,以墨为路,在宣纸上自觉攀登艺术精神的高峰。《东岳泰山图卷》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既是个人艺术语言成熟的标志,也是中华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正如评论家何树华所说:“他笔下的泰山,既是传统的,又是时代的,更是自己的。”在这条“为泰山立传”的艺术道路上,他不仅描绘出了岱宗的巍峨壮丽,更铸就了民族艺术的灵魂,为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简介:魏怀亮, 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届理事、湖南美术馆首任馆长、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协河山画会会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书画频道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孟鸣作品欣赏

泰山朝晖/68cmx45cm/孟鸣/2023年

泰山春色/68cmx45cm/孟鸣/2023年

望岳/68cmx45cm/孟鸣/2023年

雄峙天东/68cmx45cm/孟鸣/2023年

挺然屹立傲苍穹/68cmx45cm/孟鸣/2025年

一夜新雨高士闲/68cmx45cm/孟鸣/2022年

孤亭独守冷月夜/68cmx45cm/孟鸣/2019年

静读岁月/68cmx45cm/孟鸣/2019年

【孟鸣简介】

孟鸣,山东泰安市人。山东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山东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理事、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山东水彩画会副会长,山东画院高级画师,中国中外名人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席等。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