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现斗——当代艺术名家【翰墨精品赏析】
更新时间:2025-04-28 14:28 浏览量:2
任现斗,男,1967年出生于山东菏泽,号鲁西居士,现任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孔子国际诗书画研究院研究员、菏泽书法家协会会员等职务。自幼研习、酷爱书法艺术,近50多年来,笔耕不辍,勤学苦练,精心思考,并受益名家指点。书法从唐楷入手,继而临习汉隶、魏碑、行草等历代名家法帖,精研传世经典,博采众长。
1988年,其作品在《全国书画篆刻大赛》中荣获优秀作品奖;其作品被西安“神墨碑林”收藏。2010年,其作品通过法语联盟文化机构作为文化礼品赠送法国友人,《羲之书画报》也有刊登。2011年,参加首次《书画家交流展》,其作品被国际友人收藏并获得一致好评。不但研究形式的创新,更是在内涵上下功夫,精心研究汉字笔法,细品运笔之法,同时从古代碑帖、古人诗画中汲取营养,从而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厚重的文化氛围和艺术灵气。
任现斗先生的书法艺术,犹如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构建起独特的美学范式。其以古代碑帖为根基,汲取二王法度之精髓,融合米芾意态之神韵,在书法创作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别具一格的创新之路。这种对传统的敬畏与创新的勇气,使得他的作品既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又散发着时代的气息。
从书法史的角度来看,二王书法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范式,代表着法度与神韵的完美结合,是后世书家取法的圭臬。任现斗先生以二王法度为灵魂,并非简单的模仿与复制,而是深入理解其背后的艺术规律与审美精神。他将二王书法中那种行云流水般的节奏感、含蓄隽永的韵味,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使其作品在严谨的法度之中,展现出灵动的生命力。米芾的书法以意态潇洒、奇崛多变著称,任现斗先生借鉴米芾意态,为作品注入了独特的风貌,使书法在朴拙中透出雅致,在平和中暗藏律动,于平和处见险峻之势,在张弛中显敛缩之妙。这种看似矛盾的艺术表现,实则是对书法艺术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与巧妙运用,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本质的独特把握。
“人格即风格,书品即人品”,在任现斗先生的书法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他的书法朴实无华、谦逊率真、温柔敦厚,处处流露出文静谦和的君子之风,这与他的人格修养息息相关。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书家情感与精神的外在体现。任现斗先生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的人生阅历、道德修养、审美情趣融入到笔墨之中,使书法作品不仅仅是线条与结构的组合,更是其人格魅力的生动写照。他对传统的继承,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体。这种对传统的创新态度,既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也彰显了他勇于突破自我、追求卓越的艺术精神。无论是楷书、隶书,还是行草书,在他的笔下都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如春兰秋菊,各有芬芳;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尺寸小品,都能给人以高雅古朴的审美情趣,展现出他全面而深厚的艺术功底。
任现斗先生的书法创作气象宏大,充满了自由奔放的艺术气息。他在创作时,摒弃了收束谨慎的束缚,以无所顾忌的姿态进行书写。这种创作状态,使得他的作品摆脱了刻意描摹碑刻圭角的匠气,呈现出自由挥洒之态。他写字果断、快捷,落笔成形,在笔墨之间尽情抒发内心的骄横与野犷之气,同时又能做到放得开、收得拢,灵活机巧。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源于他对书法艺术自由本质的追求,以及对自我情感表达的强烈渴望。在书法创作中,他将自己的情感与个性毫无保留地融入其中,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从美学理论的角度来看,任现斗先生的书法创作尚意取神,追求主体情意的自由表现,这与中国传统美学中 “以形写神”“得意忘形” 的审美观念一脉相承。他在字的造型上,不以形似为目的,而是以得其基本特征、轮廓与生意为足。这种创作手法,强调以意趣为美,其中的 “意” 既包括主体的情兴,也包含客体的生意,但以主体情兴为主导。脱略形似,正是为了获得主体情意表达的最大自由。在他的作品中,线条的粗细、疏密、曲直,结构的虚实、开合、奇正,都成为了表达情感与意境的载体。他通过对笔墨的巧妙运用,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审美理想融入到书法作品之中,使作品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近年来,任现斗先生积极参与社会各界举办的书画活动和慈善义捐活动,这不仅体现了他作为一名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弘扬中华民族书画艺术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些活动中,他通过自己的书法作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书法艺术的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书法艺术。同时,他的慈善义捐活动,也为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了温暖和关爱,彰显了一名艺术家的高尚情怀和人文精神。
任现斗先生的书法艺术,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是人格与书品的高度统一,是自由与法度的和谐共生。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书法艺术的领域中独树一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后世书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老师作品请随时联系我们。